教育隨筆:期末帶來的思考――盡力並非盡心,用力卻未用心

懷揣着信心去看成績,得知成績的我愕然了……

這半學期,從一開始瞭解到這倆班孩子們的數學基礎相對比較薄弱,我就下了決心幫助他們提升成績。每天研究試題,每天想着如何解說重難點,如何高效上好每一堂課。下課時間,一有空就找學生,每天讓他們堅持做計算,自己晚上還思考應對計算頻繁出錯策略等等。每逢節假日想盡辦法監督他們的學習與作業,微信閱卷,微信解答疑難,洋蔥每日一練……。臨近考試前也是軟硬並施,好話歹話說盡,絞盡腦汁幫助孩子們找好學習狀態,提升成績。模擬試卷也從未鬆懈,堅持做到每一份批改,每一份都有成績,並及時不斷激勵孩子們。着急孩子們的成績,着急到甚至夢裏都在思考,有時候還會失眠,每天都感覺身體被掏空一樣的疲憊……可以說,自己真的盡力了,用盡力氣,用我所能來幫助孩子最後一博。可,世事難料,卻最後一次跌的如此厲害……

心如絞割般疼痛,曾一度的無力失望,怎麼會這樣!

這樣做,自己真的是問心無愧嗎?漏洞到底出在了哪裏?真的就把責任往孩子身上一推“是學生不爭氣,我已盡力”?

不。

老師,是孩子學習的指明燈。老師指引孩子的前進方向,即使孩子曾迷失了自己,老師也有責任把迷失孩子拽回來。所以,孩子考不好,不在狀態,種種理由都必須由老師承擔。

回想一下,是不是自己用的力用錯了方向?

心中帶着失落和憤懣,走進了13班的家長會,在一旁旁聽。班主任用暖心的笑容解讀這學期我班學生的學習與生活表現;兩個小主持人用不熟練的話語介紹着家長會的每一個環節進程。還有孩子們的詩歌朗誦,家長和孩子們的互看信件等環節。這一幕幕映入我的眼底,他們的天真與誠摯感染着我,感動着我。看着孩子們一個個天真的臉龐,考差了的學生對視後與我害羞一笑,考好的同學眼神充滿着自信……原來他們還可以這麼可愛,原來他們的感情這麼純粹美好!

此時,我心中釋然。

有多久沒有靜下心來,好好看看這些孩子們;有多久沒有坐下來,心平氣和的與他們聊聊天;有多久沒有用心去感受身邊的這些孩子的好與壞;有多久自己沒有融入到孩子們當中去。

是自己與孩子們的相處方式出現了問題,是自己太急功近利導致忽略了與孩子的誠摯相處。原來,自己與孩子們一直隔着一層面紗在往來交流。真的是自己弄錯了方向。這些許日子,是自己走的太急以致於疏遠了和孩子們的距離……

教學,課堂,學習,本就是一個整體,是老師和學生互通的共同體,是經驗和求知的交流體。而我卻把他們給分離了。課堂上,拉着他們走,忽略他們的學情,忽略了他們內心的變化,忽略他們的情緒。沒有了共通,沒有了融合,變成了一個人的課堂。

一堂好課,是學生輕鬆的學,開心的,忘我的學。而我卻相差甚遠。拉近與孩子們之間的距離,是接下來需要努力做的。用心教學,而非簡單的用力教學。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