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角,遇到“生長”

“找到一種教育方法,使教師因此可以少教,但學生可以多學,使學校因此可以少些喧囂、厭惡和無益的勞苦。獨具閒暇、快樂及堅實的進步”                               

                                        ——誇美紐斯 

今年是我教學的第四個年頭,從到講臺的惶恐,到如今已能夠泰然坦蕩蕩的站在這方講臺。但,這就代表我是一名稱職的教師了嗎?第一年摸爬滾打,過了一年。第二三年所帶班級比較優好,講課也很找到屬於自己的方式,順暢的度過了兩年。直到去年,自己悟出了一個錯誤想法:在前幾年的奠基下,自己覺然上課已可輕鬆應對,除上課外,重要的就是管理學生。當時的自己,莫名其妙的想證明自己一把,抓學生可謂是“見縫插針”“天衣無縫”,導致出現了令班主任“瞠目結舌”的感慨:班裏學生,學習數學都學瘋了,上課學,下課學,去了宿舍睡覺前還在學,甚至過分的上英語課前一分鐘,還在學!恩,可以肯定的是,抓學生我已是做到了最好,加上課堂的熟練,所以滿懷信心的期待學生的佳績。錯誤的教學理念,總會給你機會提醒。最後,在我所謂管理的“天衣無縫”下,學生的成績“居下不高” ……

爲什麼呢?我沉思。

  直到今年與“生長數學”偶遇,讓我欣喜若狂。生長數學把我又拉回了專業之路,喚醒了心底裏對教育的夢想追求。對於生長數學,書中是這樣描述的:生長數學,是對教育本質的迴歸,讓數學教學回到原點,以保證促進學生更好的生長、成長和有序健康地發展,讓學生在每個日子裏,都能感悟自我生長的內生力量,享受外部生長的陽光雨露。讀到最後一句話,內心是開心的,享受的。這纔是作爲真正的一個數學人所追求的!

  章建躍說“理解數學是教好數學的關鍵”。看着生長數學裏面的一個個的教學設計和教學思路,才明白,自己離“合格”二字真的還相差甚遠。看完生長數學才明白,原來真正的數學課是這樣上的!學生並非一張紙,而是一顆種子,她帶有收藏的密碼,帶有春夏秋冬的記憶。而數學教學應爲學生成長助力,注重種子的生長,教的不僅僅是知識,還有思維。要教架設結構的過程,要教形成思想的過程,要教揭示本質的過程。而對於數學知識的高位理解,自己還需進一步努力和學習。一堂優秀的課,不是追求所謂管理和技巧就行了,一堂優秀的課需要的還有教師自身的成長,需要教師自身專業素質和自我修養.生長數學,指引了我教學的方向,燃起了我學習的慾望,激起了我教育的激情。

  生活總是這樣,驚喜有時會接連不斷。

  就在前兩週,微信中看到生長數學公益講堂——劉密貴老師的備課和上課之路。心中再一次激動和狂喜不已,盼望着5月20日的到來,盼望着聆聽與學習。

  看一場優秀的講座,如之食飲,看一次不夠,還需多嚼幾遍,回味無窮。看一場也不夠,還需多看幾場,才能飽腹。於是,聽完了講座又觀看了劉老師實戰課堂。真的是收穫頗豐。加固了我對生長數學的理解。

一,技術。經過這次疫情洗禮,帶給我一個深刻的認識,作爲一名老師,不僅要有“軟件”還得有“硬件”。與時俱進,是任何一個人不可丟失的。劉老師手中一筆一板,把一場講座,一堂課,上的是精彩紛呈、妙趣橫生!

二,讀書。從劉老師的整堂講座中,從他的桌墊上印寫的字句,可以看出他“腹有詩書”。不管自己處在何處位置,只有讀書,纔可以讓自己內在的自我得到修煉,讓自己儲存能量,讓自己眼界寬廣、思維活躍、心存智慧。

三,鑽研。鑽研課本,鑽研課堂,鑽研學生,鑽研數學。數學老師的多數心聲“做了很多遍,做了很多題,孩子們還是學不好,學不會”。生長數學給我們帶來了福音,啓迪了思想,指明瞭方向。比如“做一題,會一類”“一個題的思維風暴”。比如“x(x+5)=6”可以看成一個普通的方程,還可以看成兩種函數的關係,抑或是表示某個圖形的面積。一個題就可以講出“數學的乾坤”,這樣的課既有趣,又可以鍛鍊了學生的思維,教會了學生思考,一箭多雕!還比如,劉老師的公開課“四邊形的面積之謎”,整堂課只講一道題,可以嗎?當然太棒了!劉老師,通過層層的問題,像剝洋蔥一樣,做到題的最後,讓同學們或者老師感覺“別有洞天”,剝出了思維,剝出了智慧,剝出了人生哲學!當然,這些優秀課堂的背後離不開劉老師的高效備課,體會出備課也要有“乾坤”!我們可以選擇一節課只講一題,但一題如何確定?肯定不能隨便拿來一題就可以講一節課的。確定講什麼題,還得設計如何提問,如何引導等等之類的後續工作。如果,把我們的課堂比如爲一場節目,那麼我們老師就是主持人,一場節目比如“朗讀者”有多精彩,我們的課堂就可以有多精彩。同樣,一個節目的策劃需要多少功夫,我們一節課的設計就需要多少功夫。所以,一堂優秀的課堂也必然承載着許多付出和努力。所以,這個方向,我必須付出很多努力學習,付出更多努力去做。

四,作業。從去年去北京的學習到如今聽劉老師的講座,還有我教學上的一個改觀就是作業。從小的認知,作業都是枯燥無趣,數學也只是做題。但如今,我發現,作業也可以“設計”,也可以有趣,也可以別有洞天!

不知不覺,自己竟寫了兩千字!這也是生長數學帶給我的生長。發自內心感悟很多,生長數學不僅可以打開學生的思維,讓學生在數學中生長,還打開了我的思維,讓我突破傳統的數學認知,打開我對教學的認知,指明瞭我努力的方向,。書中說到“這種與生活遙相呼應的東西也是人心往之的東西”,這句話,對於我們老師也是,生長數學符合我心中課堂的理想,符合我曾經模糊追求的教學理想,感謝卜老師給模糊的我們指明前進的路!

在最美的花季,與生長數學相遇,在我的教學困頓之時,與生長數學相遇,真的太美!生長數學不僅教會我如何上一堂具有“生長力”的課堂,生長數學還告知了我什麼纔是真數學,什麼纔是“數學人”,也讓我得到了生長!一堂數學課也可以讓人回味無窮,一堂數學課也可以開啓學生的“科學實驗探究”,一堂數學課竟也可以甚至比語文課還有韻味! 

轉角,遇到你,生長數學,讓學生生長,讓老師生長!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