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陪你一世流离,多情才子生命中的三个女人

苏轼可以说是一个十项全能的人,他稳居宋代文学的“男神”地位。苏轼一人包揽了诗、词、文、书、画所有领域的顶尖地位,成为当时的文坛领袖,可谓是彪悍的人生不需要解释。

我们眼里的苏轼,有着“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豪迈潇洒,有着“老夫聊发少年狂”的豪气干云,还有着“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的不羁洒脱,更有“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的豁达从容。

苏轼是奔放豪迈的,而他骨子里却有着似水的柔情,他为心中所爱的女子所作的诗词不多,但是都透着情深义重。这个豪迈不羁的热血男子,也有着“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的一面。

1.悼念亡妻千古第一词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这一首《江城子》,是苏轼在妻子逝世十周年的时候写给亡妻的。妻子王弗逝世十周年的夜晚,苏轼梦到妻子对镜梳妆,夜半惊醒,难言的相思,难忍的悲痛,不由得泪湿双眸。

苏轼对发妻王弗的思念,融进了血液之中,虽然伊人已逝,然而不思量,自难忘,那个曾经相思又相亲的佳人,如今只能在梦中相见。而梦中,也只是相顾无言,泪千行。

王弗知书达理,秀外慧中,与才子苏轼可谓是才子佳人,珠联璧合。王弗不论从待人接物、诗词赏析,都能给苏轼带来惊喜,她沉静内敛,温柔典雅的性情给了苏轼一段生命中最美的时光。

正应了红颜薄命这句话,幸福的生活因为王弗的病逝戛然而止,给诗人留下的是无尽的思念。即使后来苏轼又再娶王弗的堂妹王闰之,但是王弗一直在他的心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2.平凡烟火里的爱

在发妻王弗去世的第四年,苏轼续弦,娶了王弗的表妹王闰之。王闰之也是一个温柔贤淑的女子,也许是她和王弗相似的眉眼吸引了诗人,她守在苏轼身边整整二十五年,给了苏轼世俗烟火的平凡生活。

王闰之不是最懂苏轼的那个人,她不能像王弗一样时常提点苏轼为人处事的不当之处,闲暇时还能与他吟诗作对,但是她一个知足的女子,她知道苏轼的心底有着一个她走不进的世界,但是她依然简单知足,惜福长乐。

王闰之曾经陪伴苏轼飞黄腾达的风光岁月,也曾经陪伴苏轼度过穷困潦倒的落魄时光,她给他生了两个儿子,她善解人意、温柔大度,他们之间的爱情,多了一些人间的烟火气。遗憾的是,在苏轼深陷乌台诗案的那段提心吊胆的日子里,她甚至一把火烧掉了苏轼许多珍贵的手稿,颇令后世遗憾。

《蝶恋花》是苏轼为王润之所作:

泛泛东风初破五。 江柳微黄,万万千千缕。 佳气郁葱来绣户, 当年江上生奇女。一盏寿觞谁与举。 三个明珠,膝上王文度。 放尽穷鳞看圉圉, 天公为下曼陀雨!

在苏轼的诗作中,为发妻所作的《江城子》成为了传唱千古的经典,他也曾为王闰之和王朝云这两个陪伴他风雨人生路的女子,写下过真情流露的诗词,这三个女子在都在他心中占有一席之地,这世间情爱千万种,唯有陪伴最是长情。

3.一阕伤春曲,肠断多情女

苏轼经历了命运的跌宕起伏,仕途的风云变幻,这世间还有什么事情令他恐惧呢?那恐怕就是难以割舍的“情”之一字。

苏轼是一个多情的才子,可是多情自古空余恨,发妻王弗早逝,王闰之在伴他数载之后也离他而去,让多情的诗人暗自伤怀,身边只留下了侍女朝云。

熙宁七年,苏轼在杭州时,收朝云为侍女,侍奉苏轼二十三年,随他颠沛流离、起起落落直至惠州。朝云美丽贤惠,善于歌舞,陪伴苏轼度过了无数艰难,一道承受了无数打击,是苏轼至亲至爱的患难伴侣。

这首《蝶恋花》是苏轼为朝云所写: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这首词才情横溢,充满了激情,感叹春光易逝,家人难遇的“多情的烦恼”。

相传在惠州,一日苏轼与朝云闲坐,“时青女初至,落木萧萧,凄然有悲秋之意。”于是,请朝云唱《蝶恋花》词。朝云歌喉将口转,满目噙泪,苏轼问其缘故,答曰:“奴所不能歌,是‘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也。”说罢不禁泫然流涕,不能成声,自此终日惆怅,不久抱病而终。真是,一阕伤春曲,肠断多情女。此后,苏轼亦郁郁寡欢,终生不再听人唱此词。

苏轼在《蝶恋花  密州上元》一词中,抒发了在阖家团圆的月圆之夜,清冷孤寂的他思念着远在异地的红颜知己,此人正是王朝云。

灯火钱塘三五夜,明月如霜,照见人如画。帐底吹笙香吐麝,更无一点尘随马。

寂寞山城人老也!击鼓吹箫,却入农桑社。火冷灯稀霜露下,昏昏雪意云垂野。

杭州城的元宵夜,灯火通明,明月好似霜,那隐约躲在月亮轮廓后面的影子似乎是朝云的身影。帐底吹笙,燃香的香气好似麝香,更无一点尘土随着马而去。

上天是厚待苏轼的,他生命中三个女子都是温润如玉,贤惠体贴,带给他诸多美好,但是上天又是苛待苏轼的,这三个女子都先他而去,留下孤独衰老的他独自留在世间。

尘世之苦,莫过于生死离别之痛。情如浮云,消散无烟。正如苏轼那首《西江月》: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新凉?夜来凤叶正鸣廊,看取眉头鬓上。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

苏轼六十六岁时,天下大赦。他在回朝赴任的途中病逝。

苏轼一生大起大落,大悲大喜,他生命中的三个女子,陪他一世流离,却都先他而去,香消玉殒,让他饱受了情伤和思念之苦。

苏轼的诗词中饱含了对坎坷人生路的悲切之情,他却在逆境中高歌,把潦倒活成了潇洒。但是他也通过诗词中的所思所感,告诉人们,多舛的命运也能从容地体味苦乐酸甜,窘迫的生活也能活出别样的滋味,在坎坷和不幸中才能体悟到生命的真意。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