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言令色者不仁

發現簡•奧斯汀筆下的反派有一個特徵。

喜歡拐着彎說男主角的壞話。

一言以蔽之,就是拔弄是非。

特別是在女主角的面前。

《傲慢與偏見》中,梅傑斯和伊麗莎白散步時遇到騎馬的達西先生之後,就委婉透露出達西先生心胸狹隘,對他排擠。

他當時優雅的風度,委屈的語氣,真摯的表情,深深地打動了伊麗莎白,差一點兩個人就要喜結連理。

《理智與情感》中,韋羅賓和梅琳艾熱切交談,提到勃朗德上校時,表面上在竭力誇讚他十全十美,完美無缺,卻暗戳戳說他傲慢無禮,固執己見。

本身就就覺得上校有點無趣的梅琳艾對此深信不疑。

特別是勃朗德上校因爲有急事而臨時放棄與大家出遊的,並很快離開的舉動,更加深了梅琳艾對他的誤會。

於是,女主角順理成章地被這些花言巧語的小人給矇蔽了。

伊麗莎白充滿了對梅傑斯的同情,更增添了對達西先生的偏見。

在她心裏,達西先生就是一個因爲嫉妒管家之子更受到父親喜愛,而葬送管家之子牧師之位的小人。

她對梅傑斯和顏悅色,在達西先生面前不冷不熱。

梅琳艾自此之後更是對勃朗德上校的示好和愛慕熟視無睹,對韋羅賓死心塌地。

她和韋羅賓言笑晏晏,勃朗德上校黯然神傷。

勃朗德上校只知道打獵而無趣得緊。

關鍵是,勃朗德已經過了而立之年,韋羅賓正是風度翩翩年紀。

梅琳艾火速墮入愛河。

後來呢?

情節急轉直下。

梅傑斯誘惑伊麗莎白不成,拉着她最小的妹妹私奔了——爲了躲避高額的賭債。

他本身,對小妹妹就是見色起意,最多一分真情。

他無法戒掉賭博的惡習,又不願意承擔後果,索性以小妹妹爲籌碼,看起來是兩個年輕人情投意合的浪漫出走,實際上逼着伊麗莎白一家給他善後,爲他解決麻煩。

伊麗莎白大感意外,傷心欲絕。

正在這個時候,達西先生從天而降。

達西暗地裏替梅傑斯擺脫了債務,還給他找了一條不錯的出路,讓他可以維持生活。

這使得本來就對他有一起心動的伊麗莎白大爲感動,併爲自己之前的偏見感到羞愧,她的心中,已經滿滿都是達西了。

而達西呢?

儘管第一次求婚被拒絕,達西先生還是鼓起勇氣,進行了第二次愛的表白。

伊麗莎白笑着答應了。

他們一個放下了自己的偏見,一個改善了自己的傲慢,成爲了無比契合無比恩愛的夫妻。

而韋羅賓,他的惡行更嚴重。

韋羅賓對梅琳艾始亂終棄,之前情意綿綿,後來又當着她的面和一位貴族小姐打得火熱。

梅琳艾給他的信是如此熱烈真誠,最後卻僅僅換來一封無恥卑鄙的回信。

梅琳艾痛苦不堪,一度病倒。

作爲花花公子,韋羅賓絲毫不曾考慮梅琳艾的心情,還引誘勃朗德上校年僅14歲的女兒,很快又脫身。

爲了維持他奢侈享樂的生活,他成功用花言巧語把一位有錢的小姐娶回了家。

當他得到財富之後,卻因爲妻子的疑心和不解人意,又想念起梅琳艾來。

她是如此善解人意,溫柔美麗。

只除了家境不如人意。

他通過梅琳艾姐姐艾莉洛進行辯解,說那封絕情的信不是他本意,是妻子逼迫下的不得已而爲之,甚至說他還愛着梅琳艾。

艾莉洛看穿了他。

他無法捨棄現在富貴奢侈的生活,同時又難以忍受妻子的疑心病和有點古怪的脾氣。他是一個被金錢富貴腐蝕的年輕貴公子。他善良正直的品行或許還在,卻被外物消磨得所剩無幾。

他試圖用妻子的霸道疑心來爲自己洗白。

這一點比梅傑斯高明,起碼梅傑斯壞得明明白白,和伊麗莎白小妹妹在一起之後,他就沒有想過再博得她的好感。

韋羅賓打得一手好算盤,可是梅琳艾在長時間的痛苦中,醒悟了。

她的感情之前是如此的火熱,現在,盡數消退。

梅琳艾絕對不會成爲她的情人。

她雖然感情用事,大病一場,再加上得知姐姐爲了自己忍受了長時間的委屈之後,她慢慢在放下韋羅賓。

勃朗德上校一直默默愛慕着梅琳艾。

他的溫柔和耐心解救了她,雖然三十五歲和十七歲聽起來不太搭,最後梅琳艾還是被打動了。

勃朗德上校治癒了她被傷害得千瘡百孔的心。

兩個人走到了一起,溫馨,幸福。


相對來說,梅傑斯比韋羅賓幸福,他對妻子還有一分真心喜歡,儘管這一分是見色起意。

韋羅賓的妻子卻比梅傑斯的妻子要幸福,她是家中擁有話語權的那個,有財力有手段,把韋羅賓看得死死的。

這樣兩個巧言令色的小人,註定成爲不了男主角——締造幸福婚姻的前提是真誠,真摯,遺憾的是,兩個人用話語上的“真摯”替代了行動,所以當考驗真正來臨,就會知道,擁有正直品質的人,可不是說說而已。

大概,這也是簡•奧斯汀想要告訴我們的,那就是,巧言令色的人,面具都不會長久,耽於甜言蜜語的時候,也要看看對方是否知行合一。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