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2-10 許璇年譜簡編 張小宇

        載於2017年12月15日《浙江大學校史研究》(浙江大學檔案館校史研究室編)

      許璇(1876—1934),字叔璣,浙江省瑞安人。我國著名農業經濟學家、農業教育家。

      1913年7月,畢業於日本東京帝國大學農科,獲農學士學位。8月,任北京大學農科教授兼農場場長,歷任國立北京農業專門學校代理校長、國立北京農業大學校長、國立北平大學農學院院長。

1924年1月,任浙江省立甲種農校校長,歷任浙江公立農業專門學校校長、國立第三中山大學農學院農業社會系主任、國立浙江大學農學院院長、浙江省農民銀行籌備處主任兼浙江省合作人員養成所所長。1924年至1934年期間,十年連任中華農學會會長(理事長)。著有《糧食問題》、《農業經濟學》等是我國農業經濟學科的開創者。

光緒二年(1876)1歲

農曆十一月初九(12月24日),出生於現浙江省瑞安城關漁篁街(今屬玉海街道),家有“許太和”釀造坊。

父許黼宸(1855—1902),字祝酉(卣),或字竹卣,或稱竹友。清德宗光緒十五年(1889)舉人,以學行聞於時,弟子自遠方至者嘗十百人,許璇隨父課讀。同治十一年(1872),孫鏘鳴聘其爲孫家塾師,爲詒鈞、詒績、詒澤、詒諶等諸子授教,張棡在孫家隨讀,也爲門生。許黼宸爲人善良、隨和,不爭利、不爭名,熱心公益事業。

許璇共有兄弟六位,他居二,姐妹四位。長兄許伯寅(名、號不詳),三弟許燊、四弟許鑄、五弟許壬、六弟許徵。長兄許伯寅遵家規“父母在,不遠遊”未外出求學外。許璇與衆兄弟均留學日本,回國後各有建樹,被瑞安鄉人譽爲“許太和五傑”。

光緒十八年(1892)17歲

入縣學(入泮)。

光緒二十年(1894)19歲

補廩生員。

光緒二十四年(1898)23歲

戊戌變法失敗,轉習新學。

光緒二十七年(1901)26歲

入南洋公學(上海交通大學前身)東文學堂。

10月,南洋公學公開招考東文學堂東文“譯書之員”,東文學堂初定招生30名,“(報)到者三百二十七人”,經過初試、複試最終錄取40名,許璇榜上有名。

11月27日,東文學堂正式開學,《東文學堂擬定章程》“以使學者習東國語言文字,通各國曆史及政法之學,速成有用之才爲宗旨”,學制三年;學堂聘請羅振玉、王國維分別爲學堂監督、執事,日本學者藤田豐八等爲正、副教習。次年底,因“墨水瓶退學事件”東文學堂與特班、師範班同時停辦。

光緒二十八年(1902)27歲

10月,南洋公學東文學堂停辦,肄業於南洋公學。

光緒二十九年(1903)28歲

任瑞安中學東文教師。

8月,《欽定京師大學堂章程》規定,大學分科如下:政治課、文學課、格致科、農學科、工藝科、商務科、醫術科。農學科之目四:農藝學、農業化學、林學、獸醫學。

光緒三十年(1904)29歲

1月,《奏定大學堂章程》規定,農科大學農學門科目設有:理財學(日本名經濟學)、農業理財學(日本名農業經濟學)。

是年,供職於湖北學報館。《湖北學報》,旬刊,光緒二十九年正月十五日(1903年2月12日)創刊,由湖北官書局出版,主要是宣傳張之洞等人的教育思想,大多刊登教育學、歷史學、地理學、外交學等方面的日本學者論著。

光緒三十一年(1905)30歲

1月,任廣東學務公所編撰員。

夏,遊日本,9月,入京都第三高等學校預備班學習。同期瑞安赴日留學還有洪彥遠,黃家子弟:黃曾鍇、黃曾銘、黃曾廷,林家子弟:林大同、林大閭、林文潛(左髓),許家兄弟:許璇、許燊(三弟)、許壬(五弟)、許徵(六弟)等。

光緒三十二年(1906)31歲

繼續在第三高等學校預備班學習。

光緒三十三年(1907)32歲

9月,入京都第三高等學校第二部學習。

宣統元年(1909)34歲

9月,臣部參事官羅振玉派充農科大學監督。

宣統二年(1910)35歲

10月,入東京帝國大學農科大學學習。

本月,官立浙江農業教員養成所建立,爲浙江大學農學院的前身。

宣統三年(1911)36歲

10月,辛亥革命爆發。

在日本東京帝國大學農科大學學習。

中華民國元年(1912)37歲

繼續在日本東京帝國大學農科大學學習。

是年,浙江農業教員養成所改組爲浙江省立甲種農業學校(校址筧橋)。

中華民國二年(1913)38歲

7月,畢業於日本東京帝國大學農科大學,獲農學士學位。

8月,京師大學堂改爲北京大學校,任該校農學科教員兼農場場長,薪俸250元(校長陸孝植300元,教務主任吳宗栻、程鴻書250元,梁希180元)。教授《殖民學》及附設農業教員養成所《畜產學》等課程。

中華民國三年(1914)39歲

3月,北京大學農科大學改組成立國立北京農業專門學校,仍任農學科教授兼農場場長。

10月,任國立北京農業專門學校第三期校友會編輯部長。

中華民國四年1915年40歲

10月,教授農學科《畜產學》,學校開設《農政及農業經濟學》(農學科第三年級每週學科時間表)。

中華民國五年1916年41歲

3月20日至4月20日,以農場場長身份,帶領17名農學科三年級學生赴日本、朝鮮考察。回國後,發表題爲《視察日本農業紀要》的長篇報告。

是年,最早響應成立中華農學會。《“五四”前夕成立的中華農學會》載“幾個主要從國外學農歸來的有識之士,聚會與蘇州,王舜成、陳嶸、過探先、陸水範等發起組織中華農學會,擬議甫出,立即受到中青年農學家的響應,最早的有梁希、鄒秉文、許璇...”。

中華民國六年1917年42歲

1月,中華農學會成立於上海。張謇爲名譽會長,陳嶸爲會長。

中華民國七年1918年43歲

1月,辭去農場場長。

8月,學校開設《農政學》及《農業經濟學》(農學科第三年級每週學科時間表)。教授農學科第一年級《肥料學》,第二年級《畜產學》,第三年級《畜產學》《農政學》《農業經濟學》《殖民學》等課程(同時教授林學科第三年級)。

是年,《中華農學會報》創刊。

10月,應準加給全年津貼四百元。10月30日,《教育部指令第一千三百四十二號》“令北京農業專門學校校長金邦正呈一件請給專任教員許璇全年津貼由。據呈已悉。查該校農科專任教員許璇歷充校職已滿五年,卓著勞勳。核與規定資格均屬相符,應準加給全年津貼四百元。仰即遵照。此令。”

中華民國八年1919年44歲

繼續教授農學科第一年級《肥料學》,第二年級《畜產學》,第三年級《畜產學》《農政學》《農業經濟學》《殖民學》等課程(同時教授林學科第三年級)。

8月,中華農學會第二屆年會在杭州召開。

是年,被推爲中華農學會北京地方幹事。

中華民國九年(1920)45歲

10月,改任教務主任。十月二十九日,教育部指令第一千九百二十八號“令北京農業專門學校校長吳宗栻呈三件...許璇兼任教務主任由。據呈已悉。該校所請延聘...許璇兼任本科教務主任各節。核與規定資格均屬相符,應並照準。此令。”

是年,被推爲中華農學會農學股幹事、學藝專員。

是年,率領學生赴日參觀。

中華民國十年(1921)46歲

8月,被推爲中華農學會總幹事(總幹事名額共十一人)。

9月,因教育經費困難,馬敘倫、王兆榮、譚熙鴻、許繩祖、許璇五人代表北京國立八校敎職員,往訪交通總長張志潭。

中華民國十一年(1922)47歲

10月16日,代表北京農專教職員赴教育部請見總次長,開陳“農專改大”由,堅請早日批示。

11月6日,教育部任令第三十一號:“令許璇茲派許璇暫行代理國立北京農業專門校長職務,仰即遵照。此令。”

12月,因學生反對而辭職,教職員全體隨之辭去。17日,《教育公報》“通知派許璇爲編審員”。

是年,在《湖北省農會農報》第八期發表《設立糧食問題研究會》之建議。

中華民國十二年(1923)48歲

1月,任教育部編審員。

2月,晉給四等嘉禾章。

3月,北京農業專門學校改爲國立北京農業大學,設農藝、森林、畜牧、園藝、生物、蟲病害、農業化學等七系。是年,梁希自費留學德國,許璇贈詩留別,有詩稱“十年知己一青燈,昔日兒童皆老大,我愧無成”;“問君何日再歸來,相伴一樽話舊釣魚臺”。

是年,由中華敎育改進社、中華職業敎育社、中華農學會發起全國農業討論會,在北京日新農工銀行舉行第二次委員會,會議公決準定委員陶昌善、許璇規畫大綱草擬辦法,預定計劃以備“裁兵墾荒”,現擬延請專家前往邊省,實地調查計劃並徵求全國各界意見,以促政府實行。

中華民國十三年(1924)49歲

1月,出任浙江省立甲種農校校長。7月,該校改組爲浙江公立農業專門學校,許璇連任校長,浙江省農業高等教育由此開始。

7月,得三百十一票,當選爲浙江省教育會副會長。

8月,被選爲中華農學會第三任會長。

11月,任浙江省教育聯合會正幹事長。

12月,調任國立北京農業大學校長。

是年,提出了“融學術教育與農村事業於一爐”高等農業實踐教育思想。

中華民國十四年(1925)50歲

3月,孫中山逝世。作《挽孫中山先生聯》:“創中華新社會,闢人類新紀元,大志未酬,四海瘡痍餘涕淚;論肝膽則英雄,言心術則仁者,精靈不滅,千秋史冊有光輝。”

4月,因不屑與其上峯某(教育部主管)爲伍,憤辭國立北京農業大學校長職,8月繼續任教授。

中華民國十五年(1926)51歲

3月,赴日考察。

7月,代理國立北京農業大學校長。

9月,請求教育部要求駐軍騰讓校舍,“該校不獨經費支絀,而駐軍亦未退出,校長許璇曾一再呈請教部,交涉騰讓...”。

10月5日,國立北京九校校長總辭職。29日,派員與農村信合社聯繫,將開講習會。

11月,任國立北京農業大學校長。

中華民國十六年(1927)52歲

5月,北京農業大學設農藝、農藝化學、畜牧、農業經濟、森林、農業生物、園藝等七系。

6月,辭職國立北京農業大學校長,回任浙江公立農業專門學校教授。8月,該校改組爲國立第三中山大學勞農學院,仍任原職兼農業社會系主任。

7月,在浙江省政府一百三十五次會議上,建設廳提出擬任許璇、潘墨卿爲農民銀行正副籌備主任、通過。

8月,浙江省政府委任許璇爲浙江農務局局長。

9月,任浙江省考試任用人員監考考試委員。其他委員分別爲馬寅初、殷汝熊、經家齡、瞿曾澤、孟承、鄭宗海、蔡彬懿、劉貽燕、李振吾、張迭生、陳世璋、蔣尊第、陳燦等十三人。

9月3日,中華農學會在杭州舉行第十屆年會,演講《關稅自主與農業》。年會上,許璇當選爲正幹事長,陳宗一、吳庶農當選爲副幹事長,王企華、鄒秉文、唐荃生、過探先、吳桓如、譚熙鴻、吳覺農、陳方濟、朱鳳美、陳石民、錢天鶴、葛敬銘、包容、雷男、徐澄、湯惠蓀等爲幹事。

9月6日下午,赴筧橋參觀三中大(即第三中山大學)勞農學院農事試驗場、原蠶種製造場及蠶桑學校並遊覽名勝。當晚,在杭會員莊菘甫等在聚豐園招待年會,到會會員錢天鶴、莊菘甫、許叔璣、吳庶晨、熊熙圃、吳覺農、方仲友、倪紹霎等,相繼演說直至十一時,賓主盡歡而散。

11月,被聘爲國立第三中山大學勞農學院湘湖農場委員會委員。蔣夢麟、蔡元培等16人同爲委員,蔣夢麟任主席。

12月,農學院農村社會研究會成立,之後,許璇多次參加活動。

是年,在《中華農學會報》第58期發表《中國農業生產之將來》。

中華民國十七年(1928)53歲

6月,籌建任浙江省農民銀行,任籌備處主任。創辦浙江省合作人員講習所,任所長。

7月,國立第三中山大學勞農院改名爲國立浙江大學勞農院,仍任農業社會系主任兼教務主任。同年,被選爲中華農學會農學研究所所長。中華農學會正幹事改稱委員長,被選爲委員長。

8月3日,中華農學會在首都金陵大學舉行第十一屆年會。以幹事長身份主席,並致開會辭,提出“應將農業農學鎔於一爐、又本會是中華農學會、尤宜察審中國農業之現狀與農民之一切情形、謀一適當解決之方法、是所望於本會同志也”。

8月,被農礦部添聘爲設計委員。其他委員有:侯朝海、沈宗翰、董時進、劉運籌、錢天鶴、何尚平、姚枬、陳殖、王沚川、張宗成、金永昌、何恢宇等。

11月,受聘爲南通大學校董。南通大學校董共十九人,分別爲:李煜瀛、于右任、李宗仁、秦汾、何玉害、線永銘、褚民誼、張軼歐、許璇、榮宗敬、周威、吳兆曾、徐肇鈞、張孝若、王志鴻、李希賢、陸費執、戴尙文、張誼。

中華民國十八年(1929)54歲

1月,國立浙江大學勞農院改稱爲國立浙江大學農學院,仍任農業社會系主任兼教務主任。

3月,任上海市社會局糧食委員會常委委員。上海市社會局成立糧食委員會在萃秀堂開成立大會、並舉行第一次常會,到會委員許璇、朱羲農、顧復、葉惠鈞、蔡裕焜、吳覺農、馮柳堂、吳桓如、秦晉元、顧良輔、朱子香、範和笙、黃枯桐、嚴筱泉、黃光鬥、餘樸、王炳坤、陸文韶及張市長代表俞鴻鈞、潘局長代表倪人瑞等二十餘人。

5月,被敎部增聘爲譯名委員會常務委員。茲錄其常務委員名單如下:文學:鄭奠、林語堂,敎育:朱經農、趙廷爲,哲學:黃建中、戴夏,心理:陳劍修,政治:陳石珍、龔賢明,天文:竺可楨,工科:謝樹英、楊公兆,法律:戴修駿、餘敦和,經濟:余文燦、葉元龍,土質:翁文灝,化學:黃守中、張邦華,物理:方光圻、熊正理,數學:張鎭謙、何魯,生物:李亮恭,農學:譚熙鴻、梁希、許璇,醫學:洪式閭,藥學:於達望。

5月,任浙江大學“大學(部)校務會”會議委員。浙江大學校務會由大學部、文理學院二部分組成。《(浙江大學)各項會議委員名錄》載,“大學(部)校務會”委員共28人、列席7人。委員有:蔣夢麟、邵裴子、譚熙鴻、蔡邦華等。

5月20月,參加第一次校務會。邵(裴子)副校長報告:本會議之組織,以處理本大學各學院共同事項,以免分歧爲目的。

6月-10月,浙江省政府在杭州舉行了西湖博覽會,任評議部委員兼陳列品研究委員會農業品部委員、出品審查委員會委員。講演《合作制度之效用》,該講演稿刊登在《西湖博覽會總報告書》上。同時在《西湖博覽會總報告書》扉頁上題詞:“湖山有美,文物恢張,民生攸賴,邦國之光。”

8月17日,參加中華農學會在南通大學農科舉行第十二屆年會。作爲會議主席致詞:“略謂本會成立已十三年、經費困難影響會務之進行、但近來與五年來已見進步、農業建設爲各項建設之基礎然非旦夕事、須羣衆力量科學方法、始能獲效而科學方法、非空致而須求諸實際、端賴同人努同共進。”

8月,出席中華農學會年會“專題食糧問題討論會”。

是年,在《中華農學會報》第71期發表《合作事業之失敗與成功》、《信用合作社與農業倉庫》。

是年,在浙江大學農學院編寫《農業金融政策講義》、《農政經濟特別講義》。

中華民國十九年(1930)55歲

4月,出席浙江大學十九年度校務會議。

4月,任農學院湘湖農場設計委員會、學術設備及材料會議、出版委員會、學生補助委員會委員。

4月21日,參加浙江省森林學會第二次會員大會並演講。

5月,任《國立浙江大學農學院要覽》(民國十八年度)編輯委員會委員,負責收集教務部、推广部及(農業)社會系的資料。

9月,發佈《國立浙江大學農學院消費合作社章程》,《章程》規定,本社以依自治及互助的原則,購置學業上及經濟之上必需品之社員,兼樹立合作模範推廣合作事業爲目的。

11月,任浙江大學農學院代辦高級農科中學委員會主席。

是年,任第七屆溫州旅杭同鄉會常務委員。

是年,浙江省教育廳在全省範圍內招考留美學生,許璇推薦金善寶、趙才際、盧守耕出國留學。

中華民國二十年(1931)56歲

3月28日,參與浙大全體敎職員再電呼籲經費,“國立浙江大學經費向由浙江省財政廳就代徵國稅項下劃撥,自本年一月起,裁釐財廳以無代收國稅欵項不允繼續撥發該校經費,...昨特電呈蔣主席請求迅予解決電雲,...”。

4月,回任北平大學農學院長。4月15日,接受《世界日報》訪談,主張“農學不能空談,必須注重功課之研究及與農民之接近,始能將心得實際應用於農場,推廣至農村”。

5月,爲北平大學農學院撰寫《1931年畢業同學錄院長序》。

8月19日,組織舉辦中華農學會十四屆年會,任主席團成員及北平籌備委員主席。24日,接受《世界日報》採訪“中華農學會救濟水災問題”。

11月,調任浙江大學農學院院長。“農學院全體學生列隊相迎,並燃放爆竹,許院長即下車對歡迎者表示謝意,復登車”。

12月9日,晚間七時,農學院教職員在該院蠶場開會歡迎新院長許璇,到者約有70多人。

12月,在北平大學農學院《農業經濟學會會刊》第四期發表《農業金融上之債券問題》。

中華民國元年1932年57歲

8月,中華農學會第15次年會在無錫江蘇省立敎育學院舉行,主席團(成員)許璇、劉運籌、黃枯桐、陸費執、吳覺農、孫恩、胡昌熾、沈宗瀚、陳嶸等。

11月,任(浙江大學)招生委員會及訓育委員會委員。

11月30日,在浙江大學農學院農村社會研究會講演《米價問題與米穀關稅》。

是年,在《浙江省建設月報》第2期發表《販賣合作社與農業金融》。是年,《國立浙江大學二十一年度職員一覽》載,農學院院長許璇,農業社會系主任黃枯桐等。

中華民國二十二年(1933)58歲

2月,中華農學會計劃編著大批農學叢書,許璇負責編著《內地殖民論》。

4月,郭任遠任浙江大學校長。

4月,任招生委員會委員。

5月15日,在《申報》“經濟專刊”欄目發表《農村復興與農民之關係》。

5月29日,在《申報》“經濟專刊”欄目發表《洋米徵稅與食糧自給》(署名許叔璣)。

6月14日,《申報》報道,浙江大學農學院院長許璇因辦事棘手,已向校長郭任遠辭職,聞該院敎授亦向校長提出總辭職。

8月,拒絕農學院設立“火腿系”,上峯責其抗命,許璇憤而辭職。

9月,任北平大學農學院教授兼農業經濟系主任。

是年,爲《申報》的“農業林蓄水產業及農村現狀”課題“供給有價值之材料”;在第3-4期《寒圃》發表《論綏遠振興畜牧》;在第二卷第一期《蠶聲》(浙江大學農學院編輯)發表《對於蠶絲業問題之我感》(著於浙江大學農學院),編寫《農業經濟學講義》第四章、第五章第三節(著於北平大學農學院)。

中華民國二十三年(1934)59歲

8月,中華農學會第17屆年會在南京召開,因事未能來南,委託北京大學農學院院長劉運籌代表赴會。

11月9日,猝發腦溢血逝世於北平大學農學院,終年59歲。逝世之前正在編寫《農業經濟學講義》第六章、第七章、第八章,《農村合作論講義》。

11月11日,“接三”祭奠在南溝沿許宅舉行。是日到場參加者極多,除許宅親友外,大半爲北平教育界中人士,及國立北平大學各學院同事與學生,其中、農學院之學生尤屬蹌蹌躋躋、曾受許先生訓誨而現服務於平大農院者,如劉運籌、殷良弼等,並特設祭奠,茲錄祭詞於左:

「維中華民國二十三年十一月十一日,學生劉運籌、殷良弼、賈成章、徐承鎔、朱延晸、何養苞、楊汝南等,謹以清酌案饈之儀,致祭於我許叔璣夫子大人之靈而言曰:嗚呼!惟我夫子,恭儉溫良,畢生爲學,勿厭勿忘。三島歸來,執教上庠,誨人不倦,講學有方;憫予小子,同侍門牆,廿年風雨,時聚一堂。昊天不弔,斯道中喪!追念先德,能不心傷!嗟我夫子,學術文章,永傳不朽,千古流芳!嗟我夫子,魯殿靈光,清風亮節,山高水長!今來祭公,憑弔竚望,神歸何處?四顧茫茫!生芻一束,布奠傾觴;公如有知,來格來嘗。哀哉尚饗!」

11月17日,國立北平大學第二次校務行政委員會會議,決議校葬許璇等事宜。

12月16日,在北京報子街聚賢堂開弔,同日,國立北平大學舉行公祭。

12月30日,北平大學農學院舉行追悼大會。

中華民國二十四年(1935)

1月12日,杭州舉行許叔璣追悼會。

3月,遺作《糧食問題》由商務印書館出版。

5月9日,舉行校葬典禮、下半旗致哀,十時,移棺下葬。是日,前往參加者,有國立北平大學徐校長及各學院院長、教職員代表、學生代表、農學院全體教職員學生及許宅親友共五百餘人。九時半先由徐校長親將北平大學校旗覆於許先生之棺上,然後舉行公祭,茲附錄祭文於下:

    維中華民國二十四年五月九日,國立北平大學代理校長徐誦明,女子文理學院院長許壽裳,法商學院院長白鵬飛,醫學院院長吳翔鳳,農學院院長劉運籌,工學院院長張貽惠暨全校教職員學生等,謹致桂漿椒酒之奠,爲文以告於農學院故教授許公叔璣先生之靈曰:嗚呼!自公之舍吾儕之永歸也,已六閱月於茲。冬枯易文夏錄兮,撫時序而增悲:具塭鯷而卜宅兆兮,將九原其永綏。在昔漢唐之世兮,有賜瑩之盛儀。給葬而旌墓兮,琢石樹闕而題碑。非徒寵夫舊勳,固報功崇德之所當爲。是本人心所同然兮,禮蓋從乎所宜。是故有功於民國則國葬兮,有功於一校,則校葬何疑?經詢謀而僉同兮,出衆意而無阿私。遂乃尋牛眠于山塢兮,相壟丘之高卑。惟校舍之比鄰兮,堽陵蟠曲以逶迤。設窀穸於此地兮,公之靈當安之。挹西山之佳氣兮,觀南畝耘耔。聽諸生之講習兮,猶若登杏壇而列緇帷。雖室邇而人遠兮,緬教澤而永懷思。神之車其常臨兮,駕素虯兮驂青螭。瞻佳城之鬱郁兮,奄松楸之離披。戒樵牧使無近兮,閉幽扃而絕殆危。魂魄永永戀此兮,千秋萬歲常在斯,薦苾芬而灌鬱鬯兮,鹹恭恪以陳詞。尚饗!(《中華農學會報》138期)。

7月,《許叔璣先生紀念專刊》(中華農學報第一三八期)出刊。

本年,馬敘倫撰《故北京大學教授瑞安許叔璣之碑》(手跡今藏國家圖書館)。馬與許訂交二十年,稱之爲“益友”。

中華民國三十二年(1943)

4月,遺作《農業經濟學》在原講義基礎上,由當年浙江大學農學院助教杜修昌先生整理,中國地政研究所編輯,商務印書館出版。


【主要參考文獻】

1、俞雄選編《張棡日記》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3年6月。

2、陳偉玲主編《蘭臺存真-瑞安中學檔案史料選編》光明日報出版社2016年9月。

3、歐七斤編著《上海交通大學史(第一卷1896-1905)》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2011年3月。

4、王步崢、楊滔主編《中國農業大學史料彙編(1905-1949)》中國農業大學出版社2005年5月。

5、鄒先定主編《浙江大學農業與生物技術學院史》(1910-2010)浙江大學出版社2010年12月。

6、中華農學會編《中華農學會報》138期1935年7月。

7、中國農學會主編 華恕《中國農學會66週年紀念刊(1917-1983)》1985年。

8、上海《申報》。

9、杭州《東南日報》。

10、《浙江大學校刊》(1929-1933)。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