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的意义

智能的意义是完成自然状态下难以完成的事。自然状态是相对而言的,对于人类社会而言,原始森林是自然状态,而沙漠对于原始森林而言又是一种更自然的状态。绝对的自然状态是不存在的,因为宇宙中的一切都有自身的规律,意味着没有什么是完全随机的,即使是原子也有智能,智能只是程度不同。

智能完成的任何事在自然状态下都可能发生,无论是使化学反应达到需要的温度、创造艺术作品,还是完成复杂的科学理论。人工智能先驱费根鲍姆(Edward Feigenbaum)认为,智能是一种在巨大的搜索空间中找到问题解的能力。问题解是一直存在的,只是需要找出来。典型的例子是无限猴子定理:无限只猴子用无限的时间会在打字机上打出莎士比亚的全部著作。当然,问题解在自然状态下恰好出现的概率极低,智能使得它出现的概率极大地提高了。

智能之所以能够提高概率,在于智能能够找到捷径。例如将自然界的规律反映在智能层次(如大脑)中,通过判断、推理等过程预见可能的结果,再做出选择。不同层次之间存在着鸿沟:自然发生的是一回事,反映到大脑中的是另一回事。自然过程再巧妙和严密,大脑不去研究的话都一无所知,而且大脑复杂到很高的程度才能反过来理解最简单的原理。大脑不是单纯地反映自然规律,有自己的特殊处理,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掌握和控制自然过程。为了弥补层次间的鸿沟,大脑不仅仅研究自然,也研究“研究自然的方法”。智能层次的另一个例子是互联网。互联网使得人类社会更加智能。即使没有互联网,人类也是互相联系的,存在着一张无形的网。互联网使得联系更加紧密、完善,并减小了信息传递的时间差等等,产生了更高层次的网络,从而更加具有预见性。例如武汉爆发新冠疫情后,不需要真实世界中的影响传递到更远的地方,信息已经更快更准确地传递到各地。互联网这种更高层次的系统完成了自然情况下无法完成的信息传递,因此也是一种智能。

既然智能完成的事都可能自然发生,为什么不直接随机发展呢?显然资源是有限的,而且随机发展的时间和空间开销是无法接受的,如果真的随机发展,那么可能一事无成。从这个意义上说,智能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例如用导弹攻击目标,如果计算得准确,那么弹药不需要很多;如果计算不准确,那么就需要更多弹药以保证杀伤目标。这种情况下可以用弹药的量来弥补智能的不足,在另一些情况下可能就无法弥补了,比如制造核武器。

人工智能专家杨立昆(Yann LeCun)认为智能的本质是预测。通过预测能够避免自然状态下很多未知和不可控的风险。过去,人类需要不断从错误中学习,而这是落后的方式,如果人类擅于总结和推广规律,能够正确预测和处理未知的事物,错误完全可以避免。值得庆幸的是,我们对未来的掌控能力在不断提高,不可控的风险在减少。然而,因为人类的影响力越来越大,未来犯错误的代价也会越来越高,所以人类需要不断提升智能。

智能之所以存在,是因为之前的智能完成了自然状态下无法完成的一些事,智能在未来又会继续这么做使得智能进一步发展。也就是说,智能在自发地进化和扩张。法国哲学家德日进(Pierre Teilhard de Chardin)曾提出欧米伽点(Omega Point):宇宙进化的终点。他认为届时宇宙已经演化得非常复杂,并且获得了意识。后世的人工智能狂热者认为正是智能扩张到整个宇宙导致达到欧米茄点,这是智能的终极意义。与此类似,美国物理学家巴罗(J. D. Barrow)和提普勒(F. J. Tippler)认为因为热力学中的熵增定律,自然状态下的宇宙最终将会走向热寂,从而死亡。智能体(如生命)的终极目的是使宇宙内部保持一种平衡,从而延长宇宙的存在。智能是宇宙中的自组织的力量,就像人类组建的自我管理的政府一样。智能的终极意义当然还有很多种观点,这或许会是一个永恒的问题。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