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創業者有關的五個迷思

蓋茨、喬布斯、扎克伯格等傳奇人物的成功讓人產生一種錯覺:有一個給力的輟學生、一個車庫創意、再加上一個靠譜的風投,然後你就可以大獲成功。但這種事情並不常見,《華盛頓郵報》的專欄作家、杜克大學創業及科研產業化中心主任Vivek Wadhwa指出了與創業者相關的五個誤區,並一一拆穿。他講的雖然是美國,在中國也存在類似的誤區,不妨一看。

迷思一:科技創業者都20來歲,自古英雄出少年

Wadhwa帶領的杜克大學研究團隊對美國創業者進行了背景調查,發現這種觀點站不住腳。該小組對549家公司的創始人進行了調查,橫跨十幾個行業,結果發現創始人創業的平均年齡是40歲。50歲以上的創業者是25歲以下創業者的兩倍。60歲以上的創業者是20歲以下創業者的兩倍。70%在第一次創業時已經結婚,5.2%離婚,單身或喪偶。60%至少有一個孩子。43.5%有兩個以上的孩子。

創業者動機是厭倦了爲別人工作,想在退休前自己大幹一場。

迷思二:創業者好比是天才運動員,可遇不可求

硅谷有些投資者認爲成功的創業者都是家庭遺傳,從小就知道賣汽水賺錢。知名VC Fred Wilson更是認爲創業者是天生的,當沃頓商學院的一名教師告訴他創業者可以培養時,他當時就震驚了。

這些人都錯了。Wadhwa對創業成功者進行的研究顯示52%的創始人是家裏第一個創業者,比如比爾·蓋茨,拉里·佩奇、謝爾蓋·布林。他們的父輩是學者、律師、工人或者官員。只有39%父親是創業者,7%母親是創業者。

迷思三:輟學創業效果好

硅谷目前正在熱議Thiel獎學金計劃,爲大學生提供10萬美元鼓勵他們輟學創業。該項目發起者Peter Thiel認爲當前不存在互聯網泡沫,只有高等教育泡沫,理由是他認爲高等教育被高估了,而且不是必須的,比起學習毫不相干的課程,動手創業能培養更靠譜的創業者

有些天才不上大學也能成才。但研究發現美國科技公司的創始人大部分都接受過良好的高等教育。由大學畢業生創建的公司在銷售額和員工數量方面是輟學者所創建公司的兩倍。創始人學歷越高,創業失敗的機率越低,利潤、銷售額和僱員數越高。

迷思四:女性在科技圈喫不開

美國的科技公司中只有3%爲女性創辦。科技公司高管中女性寥寥無幾。她們只貢獻了5%的IT專利和1.2%的開源軟件。

實際上女生的數學能力絲毫不差於男生,接受高等教育的男女比例爲100:140;獲得學士、碩士學位中的超過一半爲女生,博士中近一半爲女生。

那麼是什麼讓女性遠離高科技行業呢?Wadhwa的研究發現女性創業者和男性創業者的動機、年齡、經驗等幾乎沒什麼區別。並非女性在商業方面無所建樹,而且Illuminate Ventures的研究發現女性掌管的公司資金效率更高。真正的原因在於父母不鼓勵女孩學習工程學;女性在工作場所中會遇到有偏見的人;當她們接觸VC時,會被問到一些有辱人格的問題,比如:“你有孩子,怎麼管理公司呢?”

迷思五,有風投纔有創新

全美風投協會吹噓會員對美國經濟的影響力,稱2010年創造了1200萬個工作崗位,創造了3萬億美元的收入(相當於美國GDP的21%)。

但這些數字無法反映風投的真正角色,實際上這些統計包含了與風投有關係的所有公司,包括各個階段。

實際上只有不到5%風投會投資早期公司。Wadhwa小組對500多家高增長行業的公司進行了調查,發現只有11%拿過風投。Inc.雜誌500強列表中只有16%獲得過風投資助。

風投只是跟隨創新。他們只是尋找那些已經有可行產品和靠譜的商業模式的公司,不會刺激創新。

豁然開朗了嗎?Just do it~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