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离就应该被无端攻击么?

电话铃声响起,我拿起手机一看,是妈妈打来的电话,我和妈妈寒暄了一阵,妈妈总是会回到那个我不愿提却又怎么都绕不开的话题。

妈妈问我有没有什么好消息告诉她,我轻描淡写的回复,她听到我否定的回答,畅然而失落,叹息了一声,陷入暂时的停顿,突然间的空气凝固到可以让人窒息。

接着,妈妈的一声轻轻的抽泣打破了这个局面,然后说道:“我们家姑娘,虽不说美若天仙,却是一如既往的优秀,清新秀美,怎么会落得这样的。”极力想反驳的我也没有了言语,静静地听着她诉说心中的愤恨和不甘。

那一刻,我突然间明白,妈妈所承受的不仅仅是女儿未嫁出去,是被世俗的束缚的挣脱与挣扎,更是无处安放的爱。

每个人来世间皆过客,父母和儿女之间亦如此。父母陪伴孩子走的路越来越短,他们的内心充满恐惧,害怕他们的离开,谁来再陪我们走剩下的路。

在《我家那闺女》里,吴昕和朋友聊天时,她流露出对年龄渐长的恐慌,于是她不断吃各种保健品,研究化妆护肤。

对于选择对象来说,她不能选择比自己小太多的,比她大的已经是拖家带口的残酷现实,她内心其实很渴望自己能够找到归宿。

工作给她带来的焦虑使她想在事业中找到安全感的寄托,而一边又是求而不得的失落。滚烫的眼泪流出来,她说了一句:“太难了!”旁边的爸爸看着吴昕,眉头紧锁,心里定是波涛汹涌。

成年人的生活中就没有容易二字,都是一边前行,一边流泪,痛并快乐着。吴昕选择暂时逃离这个世俗的框,先给自己开一片地,这是她对人生的选择。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这个在中国传统社会是天经地义的一件事,越来越多的剩男剩女被迫成为一类人,被遗忘、被抛弃,却依然自鸣得意的人。真的是这样吗?

有个词叫做“去性别化”,这个时代不再是传统社会之下男耕女织的社会形态,对男人的定义就是家庭的主要劳动力,女人的职责就是照顾好家庭需要。

“奶爸”的出现,意味着带孩子做家务已经不再是女人的专属。职场女性越来越多被当作女性新生力量在宣传,在影视剧节目中频频出现。

社会对于性别的限定越来越模糊化,正是在暗示这个时代发生着悄然变化,变化中的认知,变化中的价值观。于是,传统的价值观和新的价值观之间的冲突就产生了。

父母那一代就是传统思想的代表,他们深受他们成长的时代影响,他们把节俭奉为美德,他们把吃苦耐劳当成一个人的生活品质,踏实可靠看成优秀的标配。

对于家庭,他们认为男人是家族的延续的纽带,女人成功的象征就是家庭合睦,婚姻幸福。若是家庭不幸福,遭遇变故,纵然你在事业上有多少成就,你也依然是个失败者。

我们挣扎着与传统思想对抗着,想找到生存的缝隙,缝隙往往是光照进来的地方。

我们想褪去那被世俗定义的外壳,活出自己精彩的模样,暂时逃离,播下希望的种子,总有一天,在这里我们会收获一个自己喜欢的自己。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