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18%灰卡

    反射光亮度與入射光亮度之比定義爲某物體的反射率。一般鏡面物體反射率接近100%,白卡紙的反射率在90%左右,煤碳的反射率在4%左右。18%的灰是測光表對被測物體反射率的一個規定,也就是說如果被測物體的反射率不是18%的話,那麼這個測光結果不能被直接使用!所以18%的灰卡是反射式測光表的測光依據。市場上一般供應的灰卡是柯達公司的產品,所以也稱其爲“柯達灰”。由於該測試卡一般難以買到,所以你可以參考柯達公司135膠捲塑料盒的盒蓋顏色,它就是按照18%的灰爲接近目標來生產的。鑑於18%反射率的灰是一個特殊的規定,所以反射率高於它的灰色被稱爲淺灰,亮灰,而反射率低於它的則被稱爲深灰,暗灰,而它自己則被稱爲中灰


    測光表爲什麼要定義18%反射率爲測光依據呢?以反射式測光表爲例,測光表測得的物體亮度有二個方面的因素所決定:光源照度和物體的反射率.這二個都是變量的話,那測光值是沒有實用意義的!可以設想,黑卡紙在強光燈照射下測到的亮度,遠比白紙在弱光下的亮度要高!那不要得出黑紙比白紙更亮的結論了嗎?!所以測光表必須要將上面二個變量中的一個規定爲常量(不變量),纔能有"測光"的意義,所以物體的反射率必須得以規定.那麼規定怎樣的反射率好呢,廣義上來說都是可以的,但是這裏必須要說明的是,規定了哪種反射率,以後測光應用時,就必須對這種反射率的物體測光纔有意義!現在的測光表爲什麼要定義18%反射率而不是別的呢?這是個景物反射率統計平均值的問題,或者稱爲反射率"幾何中點"(不過許多人誤以爲是幾何反射率的平均中點,誤以爲應該是50%了.其實是平均反射率的幾何中點),就是收集儘可能多的測試樣本,測出各自的反射率,再取平均值的意思,有時也稱爲"積分灰".所以18%其實不是隨意規定,而是由統計平均值所決定的.最後一點,我們在測光應用時,就要以反射率爲18%的對象爲測光對象了,所以"灰卡"的結果是最準確的(對專業攝影師的要求來說)!當然,業餘條件下也可以採用替代測光法,就是用反射率接近18%的容易獲得的物體爲測光替代物,比如亞洲人的黃皮膚,草坪,柏油路面等等.但是文章看到這裏也可以明白了,這樣的測光結果也只是接近正確!好在99.99%的照片並不需要那麼準確或精確的曝光.

 

    如果沒有灰卡,手背也能代替一下,用手背測光時,取景框充滿測光範圍,比如局測,只要充滿大約中央的圓圈即可。

 

    用手背和用灰卡同樣要保證與被攝物光線一致。 

    18%灰是中間反光率,既不是白色,也不是黑色。在曝光控制中,18%灰板是一種精確的測光板,表面是漫反射,不會出現光斑。將測光表指向一張18%灰板時,測光表將會給出一個推薦曝光,這個值是18%灰,測到的光線與落到被攝體上的光線是完全相同的。

 

使用灰板要注意:

 

首先,保證照射到灰板上的光線與照射到被攝體上的光線基本相同。兩者應該具有同樣強度。  

其次,如果手投影在灰板的一個角上,而此時被攝對象暴露於陽光下,就要確保測量的不是此陰影。  

第三,灰板尺寸約爲8英寸×10英寸,顯得太大而不能放在攝影包中。可將它剪掉一半或剪成四塊,只要能在拍攝時可以近距離測光便足矣。  

第四,採用照相機中的內置式測光表來讀取灰板,效果與測光表是一樣的。  

第五,具有自動曝光功能的照相機,也同樣可以使用灰板。一是近距離讀取灰板數據,並按下曝光鎖。二是將這一曝光量鎖定在適當位置的同時,把照相機對準想要拍攝的場景並拍攝下畫面。如果照亮場景的光線與從灰板上讀取的光線相同,那麼曝光就是正確的。  

第六,用相機內測光對18%灰板測得的值,在實際攝影中必須根據攝影者的攝影意圖進行調整。如拍雪,測出曝光值後,增加曝光,則變白。

 

以d70爲調整相機:

1.將相機電源打開並設定在任一拍攝模式,撥動相機的主控制輪將白平衡設置到LCD顯示屏PRE位置,持續按住WB鍵保持3秒鐘以上,此時顯示屏Pre開始閃耀以提示可以進行手動白平衡設置。此時將鏡頭對準灰卡按下快門,如果測取成功則LCD顯示屏將顯示Gd.。
2.在測取灰卡灰度值時應保證與所要拍攝場景的光源及光照角度相一致。鏡頭與灰卡的距離應保持在15釐米以上爲宜,並儘量使灰卡充滿整個畫面,同時應避免任何投影投射到灰卡之上。
3.測取灰平衡的過程與鏡頭的焦距無關,此時可將AF自動調焦轉換爲MF手動調焦,並將鏡頭焦距調整到無限遠。目的是讓灰卡更加虛化及柔合。曝光補嘗功能可能會干擾測取數據,建議關閉曝光補嘗功能。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