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卑與超越》(李鵬祥):畫地爲牢?點化腐朽?

人生就像一場在平原上追逐太陽的旅行,自卑恰似日落偶然投下的陰影。

1932年《自卑與超越》首次出版暢銷全球80餘年,這本書提起來可能很多人都知道,但是讀過的人可謂少之又少,這是一本學術類書籍,讀起來並沒有那麼朗朗上口,所以可能很多人讀不下去。

本書作者是阿爾弗雷德·阿德勒,可以看到大師的名字和文章一樣啊,都不怎麼好讀,那爲什麼這本書還依舊能暢銷了80年了,當我讀完之後我才明白原來這本書說的是每一個人,每一個人都在童年裏受到了不同的傷害,才影響了今天的人格形成。

接下來給大家拓展一點小知識,阿爾弗雷德·阿德勒的老師是諾貝爾經濟學獎的獲得者弗洛伊德,弗洛伊德也是心理學家,獲得了經濟學獎,他證明人的一切行爲都和性相關,沒錯嗷,就是大家理解的那個性,阿爾弗雷德·阿德勒和老師有不同的觀點,後來兩個人就分道揚鑣了,阿爾弗雷德·阿德勒開始研究個體心理學,弗洛伊德的理論也被後人否定了,並不是所有的行爲都和性相關,阿爾弗雷德·阿德勒也成爲了與弗洛伊德並駕齊驅的心理學大師,《自卑與超越》也成爲了心理學必讀的經典。

阿德勒是個體心理學之父,因對自卑情結的論述而被大家熟知,因此,首先介紹一下這兩個概念。

個體心理學的定義:一種將個人作爲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一個統一體、目標導向的自我,在正常健康狀態下是社會的完整一員和人類關係的參與者的研究。而自卑情結(inferiority complex)是指由自卑感或缺陷感引起的應激狀態、心理逃避和對虛構的優越感的代償性驅動力。即如何超越那些因爲自卑而出現的不好的心理反應,化腐朽爲神奇!

作者提出自卑本是促使人進步的動力。因爲自卑會催生人制定發展自我的“優越目標”,如果一個人確定了自己的優越目標,他的生活方式將不再有偏差,一切行動都將切合這一目標。

而讓我們得不到發展,甚至更深地受困於自卑的,是我們對優越的解讀出現了偏差。這讓我們無法直面真實的生活問題,轉而忙於與虛幻的影子戰鬥,並以此來肯定自己的力量,從而獲得微弱飄搖的些許自我安慰。

五歲前兒童已經形成了一套完整而牢固的行爲模式,能夠開始用他們自己的方式來應對問題和任務,阿德勒將之稱爲“生活方式”。他們已經形成了個人最爲根深蒂固,也最恆定的概念,知道能對世界和自身期待些什麼。

在這一時期,如果一個孩子存在生理缺陷,那麼他將很容易經受苦楚和陷入對自身缺陷的過度關注中,除非有某位親近之人的引導,否則他們很容易過度重視缺陷,而忽視自身擁有的其他與常人無異甚至優於常人的地方。

第二種情況就是被溺愛。這令他們認爲自己的意願就是金科玉律,當他不再是衆人關注的焦點,其他人不再優先照顧他們的感受時,巨大的失落感會讓他感覺遭到了全世界的背叛。被寵溺的人長大後可能戴上冠冕堂皇的良善面具,或者變得非常“可愛”,卻只是爲了伺機左右他人,而不是與人平等協作。

第三種容易帶來錯誤觀念的童年經歷就是被忽視,這樣的兒童無從得知愛與合作爲何物。他們總會高估困難的程度,同時低估自己獲得他人幫助與善意的能力。

有多少種人類,就會有多少種他們解讀出的生命的意義。然而真正的生命意義絕不是完全個人化的,對他人無所裨益的。

所有真正的“生命的意義”都有一個共同標誌,那就是它們都具有普遍意義——能夠爲衆人所分享,爲他人所接受。它可以成爲解決他人問題的一種樣本,它將個人意義建立在對他人生命的貢獻之上,一想到我所做的一切於他人有益,我就真的很難再自卑下去。面對人生的三大任務:職業、社會和性,我們都需要與其他人類進行合作,才能更好地完成它們。學習合作本應是兒童時期要做的事,但我們不能因年幼時錯過的,就來認定自己的一生不可再更改,我們再也學不會如何與人合作了——並不是這樣!

如果過往的經歷,爲我們總結的慣用經驗是錯誤的合作方式,或者是根本無法與人合作的方式,在我們意識到這一點的時候,我們就能看清自己曾經是如何解讀它們,並將之化爲經驗的。

那麼我們也可以回到經歷本身,重新從中提取經驗和解讀,改變現有的處事模式,學會與人恰當合作,從而將自己拖出自卑的叢林,實現更美好的人生。

生活本身不足以使人自卑,令人低着頭無法前行的,是自己畫地爲牢。擦掉自己設下的圈套,擡頭看看敞亮的天空,這個世界上,還有許多比自卑更重要的事等着你去做。

是要化自卑腐朽爲神奇還是在自卑的路上走到黑,也得看自己有沒有遇到點化,而今你遇到了!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