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裏的離婚熱

上個週末,老家的四叔給父親打來電話,說,小堂弟又去相親了,女方帶一個3歲的小姑娘。小堂弟離婚兩年了,有一個6歲的兒子,平日裏都是四叔四嬸帶着。

我的家鄉在一個小縣城,原是緊靠城關外的小村子,這些年隨着縣城發展,早已成了縣中心地帶。農民土地不多,打下的糧食也僅夠自家喫用,多以副業爲生,比如開門面做點小生意的、去商場超市做售貨員,去小廠子裏做工人、建築工地上打短工等。

我曾經以爲,我們這樣縣城的人衣食壓力並不很大,家庭結構也甚是穩定。誰知,像小堂弟這樣離婚的年輕人真多。

我家所在的那條衚衕裏,20多戶人家,竟有一半家裏的兒女離了婚,多半是20多歲的年輕夫妻,還有一對30多歲,因縣城結婚早,數年夫妻,也鐵了心要離婚。

老人們不明白好好的日子怎麼就要離婚呢?現在都機械化了,地裏的活輕省了,不缺喫不少穿,夏天有空調,冬天有暖氣,生了孩子都是姥姥姥爺爺爺奶奶給帶着,怎麼就過不下去了?

老嬸們甚至懷疑,前幾年衚衕口蓋起的大樓壞了風水,要不然,怎麼這些孩子們趕着賽着地非要去離婚呢。

反過頭來,老人們又埋怨離婚的孩子們,喫不得苦,受不了累,咽不下一點委屈,事事都只考慮自己的感受,一個都不滿意就撂挑子不幹了。可不是嘛,都是80後,雖然不都是獨生子女,也都是寵着長大的。

父母離婚,苦的是老人和孩子。

離婚的家庭都有了1到3個不等的孩子,年齡從2歲的奶娃娃到10歲的小學童都有。孩子多半是留在婆家,偶爾也有生的是女孩的,男方讓女方把女兒帶走,若是生的兒子,女方是斷不能帶走的。

現在男女性別比例失衡,男多女少,縣城裏尤其嚴重。女孩不管是未婚的、二婚的都特別“搶手”,只有女方挑男方家的,沒有男方挑女方的。衚衕裏離婚的兩個女兒家,沒過多久就再嫁了。剩下的幾個年輕光棍帶着孩子跟着父母過活。孩子說是爸爸撫養,其實不過是擔個名,孩子從出孃胎就是爺爺奶奶帶着。爺爺奶奶們大多50歲以上、60歲開外,身體還算康健,爺爺要去打短工、給大院裏做保安,奶奶管着孩子的衣食住行、喫喝拉撒、入園上學。

三嬸家對門的英嫂子,比別人更累一些。她的兒子和前妻生下兩女一子,大的5歲,小的才2歲,去年離婚後,孩子一直是她帶着。今年兒子娶了新媳婦,進門之時,媳婦肚子已經大了。英嫂子照顧三個小孩之餘,還得照顧懷孕的兒媳婦,每每累得直不起腰來。

別人家雖然不如英嫂子家孩子多,卻也都存在着前兒媳婦、現兒媳婦生的孩子以後怎麼辦的問題。老人們有一條不得不接受的“默契”:前妻生的孩子由爺爺奶奶養着,新妻子生的孩子才由夫妻兩個養育,否則娶不了新媳婦進門。

我三叔家的堂弟也離了婚,孩子正上小學。每次我回老家,三嬸就跟我抱怨,現在學校花樣太多,以前是老師留了作業,孩子寫就是了。現在都是用手機了,老師把作業留在微信羣裏,還要求做完作業之後要拍照上傳、要錄製孩子讀書的視頻上傳到微信羣裏。孩子爸爸天天上班、出去玩,也不知道忙什麼,反正就是忙。她一個老太太,年歲大些,眼早花了,哪裏會弄這些,可是也不得不學着怎麼擺弄智能手機,實在弄不明白,就去對門麻煩英嬸子家的女兒。

對於媽媽的離開,誰也不知道,這些從小就跟着爺爺奶奶長大的孩子,內心裏有怎樣觸動。有人問小堂弟家6歲的侄子,想不想媽媽,小侄子說,“不想,媽媽是個大騙子,她說來看我,從來沒來過。”他不知道,她的媽媽已經再次結婚,前幾天剛生下了一個男孩。三叔家的孫子大一歲,懂事多了些,聽到爸爸說以後不許他去見媽媽了,小男孩拿被子蓋住臉,無聲地哭了起來。

前天,四叔又打電話來,我父親問起小堂弟相親的結果,四叔說,人家女方沒看上他,沉默了一會兒,說道,沒辦法,慢慢對付吧。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