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o學習

 ADO是爲MS的強大的數據訪問接口 OLE DB 設計的,上一個便於使用的應用程序層。
OLE DB 爲任何數據源都提供了高性能的訪問,包括:
關係型數據庫非關係型數據庫電子郵件文件系統文本和圖形以及自定義業務對象等。

    ADO 2.0 實際上是基於 MSADO15.DLL 這個動態鏈接庫的,
這個庫文件的名字雖然和 ADO 1.5 的一樣,但是它實現了更新的接口。

   ADO 2.0 裏的新技術有:
       1、異步操作事件模型
       2、數據集的持續性
       3、層次化的數據傳輸

ADO特點概述

用ADO訪問數據元的特點可概括如下:

  1. 易於使用,可以說這是ADO最重要的特點之一。
    ADO 是高層數據庫訪問技術,相對與ODBC來說,具有面性對象的特點。
    同時,在 ADO 對象結構中,對象與對象之間的層次結構不適非常明顯
    這會給編寫數據庫程序帶來更多的便利。
    比如,在應用程序中如果要使用記錄集對象,不一定要先建立連接、會話對象,
    如果需要就可以直接構造記錄集對象。總是,已經沒有必要去關心對象的構造層次和構造順序了。
  2. 可以訪問多種數據源。和 OLE DB 一樣,使應用程序具有很好的通用性和靈活性。
  3. 訪問數據源效率高。
  4. 方便的Web應用。ADO 可以以 ActiveX 控件的形式出現,這就大大方便了Web應用程序的編制。
  5. 技術編程接口豐富。 ADO 支持 Visual C++、Visual Basic、VBS、JS等。

ADO 的對象

  1. Connection
    用於表示和數據源的連接,以及處理一些命令事務
  2. Command
    用於執行某些命令來進行諸如查詢、修改數據庫結構的操作。
  3. Recordset
    用於處理數據源的表格集,它是在表中修改、檢索數據的最主要的方法。
  4. Field
    描述數據集中的列信息。
  5. Parameter
    用於對傳遞給數據源的命令賦參數值。
  6. Error
    用於承載所產生所無的詳細信息。
  7. Property
    通過屬性,每個ADO對象藉此來讓用戶描述和控制自身的行爲。
  8. Set
    集合是一種可以方便的包含其他特殊類型對象的對象類型。 ADO 提供4種類型的集合:
    ●Connection 對象具有Error集合。
    ●Command 對象具有Parameter集合。
    ●Recordset 對象具有Fields集合。
    ●Connection、Command、Recordset、Field 對象都具有Property集合。
  9. Event
    事件模型是異步操作的基礎,這是 ADO 2.0 引進的新特性。

在 Visual C++ 中使用 ADO

1、引入ADO庫文件
  使用ADO前必須在工程的stdafx.h頭文件裏用直接引入符號#import引入ADO庫文件,
以使編譯器能正確編譯。代碼如下所示:

用#import引入ADO庫文件

基本流程

    			

 

(1)通過JET數據庫引擎對ACCESS2000數據庫的連接
m_pConnection->Open("Provider=Microsoft.Jet.OLEDB.4.0;Data Source=C://test.mdb","","",adModeUnknown);

(2)通過DSN數據源對任何支持ODBC的數據庫進行連接:
m_pConnection->Open("Data Source=adotest;UID=sa;PWD=;","","",adModeUnknown);
//m_pConnection->Open("DSN=test;","","",0);   //連接叫作test的ODBC數據源

(3)不通過DSN對SQL SERVER數據庫進行連接:
m_pConnection->Open("driver={SQL Server};Server=127.0.0.1;DATABASE=vckbase;UID=sa;PWD=139","","",adModeUnknown);
其中Server是SQL服務器的名稱,DATABASE是庫的名稱

 

◆先介紹Connection對象中兩個有用的屬性ConnectionTimeOutState
ConnectionTimeOut用來設置連接的超時時間,需要在Open之前調用,例如:
  m_pConnection->ConnectionTimeout = 5; //設置超時時間爲5秒
  m_pConnection->Open("Data Source=adotest;","","",adModeUnknown);

State屬性指明當前Connection對象的狀態,0表示關閉,1表示已經打開,我們可以通過
讀取這個屬性來作相應的處理,例如:
if(m_pConnection->State)
  m_pConnection->Close(); //如果已經打開了連接則關閉它

_ConnectionPtr pConn;

if (FAILED(pConn.CreateInstance("ADODB.Connection")))
{
    AfxMessageBox("Create Instance failed!");
    return;
}


CString strSRC;
strSRC="Driver=SQL Server;Server=";
strSRC+="suppersoft";
strSRC+=";Database=";
strSRC+="mydb";
strSRC+=";UID=SA;PWD=";

CString strSQL = "Insert into student(no,name,sex,address) values(3,'aaa','male','beijing')";

_variant_t varSRC(strSRC);
_variant_t varSQL(strSQL);
_bstr_t bstrSRC(strSRC);

if (FAILED(pConn->Open(bstrSRC,"","",-1)))
{
    AfxMessageBox("Can not open Database!");
    pConn.Release();
    return;
}

COleVariant vtOptional((long)DISP_E_PARAMNOTFOUND,VT_ERROR);

pConn->Execute(_bstr_t(strSQL),&vtOptional,-1);

pConn.Release();

AfxMessageBox("ok!");

 

使用_RecordsetPtr接口(以連接SQL Server爲例)



_RecordsetPtr pPtr;
if (FAILED(pPtr.CreateInstance("ADODB.Recordset")))
{
AfxMessageBox("Create Instance failed!");
return FALSE;
}

CString strSRC;
strSRC="Driver=SQL Server;Server=";
strSRC+="210.46.141.145";
strSRC+=";Database=";
strSRC+="mydb";
strSRC+=";UID=sa;PWD=";
strSRC+="sa";

CString strSQL = "select id,name,gender,address from personal";

_variant_t varSRC(strSRC);
_variant_t varSQL(strSQL);

if(FAILED(pPtr->Open(varSQL,varSRC,adOpenStatic,adLockOptimistic,adCmdText)))
{
AfxMessageBox("Open table failed!");
pPtr.Release();
return FALSE;
}

while(!pPtr->GetadoEOF())
{
_variant_t varNo;
_variant_t varName;
_variant_t varSex;
_variant_t varAddress;

varNo = pPtr->GetCollect ("id");
varName = pPtr->GetCollect ("name");
varSex = pPtr->GetCollect ("gender");
varAddress = pPtr->GetCollect ("address");

CString strNo =(char *)_bstr_t(varNo);
CString strName =(char *)_bstr_t(varName);
CString strSex =(char *)_bstr_t(varSex);
CString strAddress =(char *)_bstr_t(varAddress);

strNo.TrimRight();
strName.TrimRight();
strSex.TrimRight();
strAddress.TrimRight();

int nCount = m_list.GetItemCount();
int nItem = m_list.InsertItem (nCount,_T(""));
m_list.SetItemText (nItem,0,strNo);
m_list.SetItemText (nItem,1,strName);
m_list.SetItemText (nItem,2,strSex);
m_list.SetItemText (nItem,3,strAddress);

pPtr->MoveNext();
}

pPtr->Close();
pPtr.Release();

使用_CommandPtr接口

_CommandPtr接口返回一個Recordset對象,並且提供了更多的記錄集控制功能,以下代碼示例了使用_CommandPtr接口的方法:
代碼11:使用_CommandPtr接口獲取數據

_CommandPtr pCommand;
_RecordsetPtr pRs;
pCommand.CreateInstance(__uuidof(Command));
pCommand->ActiveConnection=pConn;
pCommand->CommandText="select * from student";
pCommand->CommandType=adCmdText;
pCommand->Parameters->Refresh();
pRs=pCommand->Execute(NULL,NULL,adCmdUnknown);
_variant_t varValue = pRs->GetCollect("name");
Cstring strValue=(char*)_bstr_t(varValue);

關於數據類型轉換

由於COM對象是跨平臺的,它使用了一種通用的方法來處理各種類型的數據,
因此Cstring 類和COM對象是不兼容的,我們需要一組API來轉換COM對象和C++類型的數據

_vatiant_t
_bstr_t就是這樣兩種對象。它們提供了通用的方法轉換COM對象和C++類型的數據。

執行SQL命令並取得結果記錄集

爲了取得結果記錄集,我們定義一個指向Recordset對象的指針:
        _RecordsetPtr m_pRecordset;
併爲其創建Recordset對象的實例:  
        m_pRecordset.CreateInstance("ADODB.Recordset");

SQL命令的執行可以採用多種形式,下面我們一進行闡述。

◆(1)利用Connection對象的Execute方法執行SQL命令
Execute方法的原型如下所示:

_RecordsetPtr Connection15::Execute (_bstr_t CommandText, VARIANT * RecordsAffected, long Options )
其中
  CommandText   是命令字串,通常是SQL命令。
  RecordsAffected  是操作完成後所影響的行數,
  Options    表示CommandText中內容的類型,Options可以取如下值之一:
       adCmdText:  表明CommandText是文本命令
       adCmdTable:  表明CommandText是一個表名
       adCmdProc:  表明CommandText是一個存儲過程
       adCmdUnknown: 未知

Execute執行完後返回一個指向記錄集的指針,下面我們給出具體代碼並作說明。 
try
{
 _variant_t ra;
 
 m_pConnection->Execute("CREATE TABLE 學生信息(學號 INTEGER,姓名 TEXT,年齡 INTEGER,生日 DATETIME)",&ra,adCmdText);
 m_pConnection->Execute("INSERT INTO 學生信息(學號,姓名,年齡,生日) VALUES (112105, '程紅秀',22,'1982-08-16')",&ra,adCmdText);//往表格裏面添加記錄
 m_pRecordset = m_pConnection->Execute("SELECT COUNT(*) FROM 學生信息",&ra,adCmdText);   //執行SQL統計命令得到包含記錄條數的記錄集
 
 _variant_t vCount = m_pRecordset->GetCollect((_variant_t)(long)(0)); //取得第一個字段的值放入vCount變量
 
 m_pRecordset->Close(); 
 CString message;
 message.Format("共有%d條記錄",vCount.lVal);
 AfxMessageBox(message);  
}

catch (_com_error e)
{ ...}

 

◆(2)利用 Command對象 來執行SQL命令
 try
 {
  _CommandPtr m_pCommand;
  m_pCommand.CreateInstance("ADODB.Command");
  
  m_pCommand->ActiveConnection = m_pConnection; //關鍵的一句,將建立的連接賦值給它

  m_pCommand->CommandText="INSERT INTO 學生信息(學號,姓名,年齡,生日) VALUES (112105, '程紅秀',22,'1982-08-16')";
  m_pCommand->Execute(NULL,NULL,adCmdText);
 
  m_pCommand->CommandText="SELECT COUNT(*) FROM 學生信息";
  m_pRecordset=m_pCommand->Execute(NULL,NULL,adCmdText);

  _variant_t vCount = m_pRecordset->GetCollect((_variant_t)(long)0); //取得第一個字段的值
  
  CString str;
  str.Format("共有%d條記錄",vCount.lVal);
  AfxMessageBox(str);  

  m_pRecordset->Close(); 

 }
 catch (_com_error e) {...}

在這段代碼中我們只是用Command對象來執行了SELECT查詢語句,
Command對象在進行存儲過程的調用中能真正體現它的作用。下次我們將詳細介紹。


◆(3)直接用Recordset對象進行查詢取得記錄集
例如
  m_pRecordset->Open("SELECT * FROM 學生信息",_variant_t((IDispatch *)m_pConnection,true),adOpenStatic,adLockOptimistic,adCmdText);

Open方法的原型是這樣的:
HRESULT Recordset15::Open ( const _variant_t & Source, const _variant_t & ActiveConnection, enum CursorTypeEnum CursorType, enum LockTypeEnum LockType, long Options )
其中:
 ①Source是數據查詢字符串
 ②ActiveConnection是已經建立好的連接(我們需要用Connection對象指針來構造一個_variant_t對象)
 ③CursorType光標類型,它可以是以下值之一,請看這個枚舉結構:
   enum CursorTypeEnum
   {
    adOpenUnspecified = -1, //不作特別指定
    adOpenForwardOnly = 0, //前滾靜態光標。這種光標只能向前瀏覽記錄集,比如用MoveNext向前滾動,這種方式可以提高瀏覽速度。但諸如BookMark,RecordCount,AbsolutePosition,AbsolutePage都不能使用
    adOpenKeyset = 1,  //採用這種光標的記錄集看不到其它用戶的新增、刪除操作,但對於更新原有記錄的操作對你是可見的。
    adOpenDynamic = 2,  //動態光標。所有數據庫的操作都會立即在各用戶記錄集上反應出來。
    adOpenStatic = 3  //靜態光標。它爲你的記錄集產生一個靜態備份,但其它用戶的新增、刪除、更新操作對你的記錄集來說是不可見的。
   };
 ④LockType鎖定類型,它可以是以下值之一,請看如下枚舉結構:
   enum LockTypeEnum
   {
    adLockUnspecified = -1,  //未指定
    adLockReadOnly = 1,   //只讀記錄集
    adLockPessimistic = 2,  //悲觀鎖定方式。數據在更新時鎖定其它所有動作,這是最安全的鎖定機制
    adLockOptimistic = 3,  //樂觀鎖定方式。只有在你調用Update方法時才鎖定記錄。在此之前仍然可以做數據的更新、插入、刪除等動作
    adLockBatchOptimistic = 4, //樂觀分批更新。編輯時記錄不會鎖定,更改、插入及刪除是在批處理模式下完成。
   };
 ⑤Options請參考本文中對Connection對象的Execute方法的介紹


記錄集的遍歷、更新

根據我們剛纔通過執行SQL命令建立好的 學生信息 表,它包含四個字段:學號,姓名,年齡,生日
以下的代碼實現:打開記錄集,遍歷所有記錄,刪除第一條記錄,添加三條記錄,移動光標到第二條
記錄,更改其年齡,保存到數據庫。

 try
 {
  _variant_t vUsername,vBirthday,vID,vOld;
  _RecordsetPtr m_pRecordset;
  
  m_pRecordset.CreateInstance("ADODB.Recordset");
  m_pRecordset->Open("SELECT * FROM 學生信息",_variant_t((IDispatch*)m_pConnection,true),adOpenStatic,adLockOptimistic,adCmdText);
  
  while(!m_pRecordset->adoEOF)
  {
   vID = m_pRecordset->GetCollect(_variant_t((long)0));    //取得第1列的值,從0開始計數,你也可以直接給出列的名稱,如下一行
   vUsername = m_pRecordset->GetCollect("姓名");  //取得姓名字段的值
   vOld = m_pRecordset->GetCollect("年齡");
   vBirthday = m_pRecordset->GetCollect("生日");
   
   TRACE("id:%d,姓名:%s,年齡:%d,生日:%s/r/n",
    vID.lVal,
    (LPCTSTR)(_bstr_t)vUsername,
    vOld.lVal,
    (LPCTSTR)(_bstr_t)vBirthday);  //在DEBUG方式下的OUTPUT窗口輸出記錄集中的記錄
 
   m_pRecordset->MoveNext();    //移到下一條記錄
  }
  
  m_pRecordset->MoveFirst();    //移到首條記錄
  m_pRecordset->Delete(adAffectCurrent);    //刪除當前記錄
  
  
  for(int i=0;i<3;i++)    //添加三條新記錄並賦值
  {
   m_pRecordset->AddNew();    //添加新記錄
   m_pRecordset->PutCollect("學號",_variant_t((long)(i+10)));
   m_pRecordset->PutCollect("姓名",_variant_t("王斌年"));
   m_pRecordset->PutCollect("年齡",_variant_t((long)21));
   m_pRecordset->PutCollect("生日",_variant_t("1930-3-15"));

  }
  
  m_pRecordset->Move(1,_variant_t((long)adBookmarkFirst));    //從第一條記錄往下移動一條記錄,即移動到第二條記錄處
  m_pRecordset->PutCollect(_variant_t("年齡"),_variant_t((long)45));    //修改其年齡
  m_pRecordset->Update();    //保存到庫中
  
 } catch (_com_error e){}

關閉記錄集與連接


記錄集或連接都可以用Close方法來關閉      
 m_pRecordset->Close(); //關閉記錄集 
 m_pConnection->Close(); //關閉連接

在stdafx.h中進行宏定義:
#if !defined CATCH_ERROR
#define CATCH_ERROR           /
  {             /
   CString strComError;       /
   strComError.Format("錯誤編號: %08lx/n錯誤信息: %s/n錯誤源: %s/n錯誤描述: %s", /
        e.Error(),                  /
        e.ErrorMessage(),           /
        (LPCSTR) e.Source(),        /
        (LPCSTR) e.Description());  /
   ::MessageBox(NULL,strComError,"錯誤",MB_ICONEXCLAMATION); /
  }
#endif

使用方法:
try
{  ...}
catch(_com_error e)
{
 CATCH_ERROR;
}

 

#import "c:/program files/common files/system/ado/msado15.dll"no_namespaces rename("EOF" adoEOF")

這行語句聲明在工程中使用ADO,但不使用ADO的名字空間,並且爲了避免常數衝突,將常數EOF改名爲adoEOF。
現在不需添加另外的頭文件,就可以使用ADO接口了。
其最終作用同我們熟悉的#include類似,編譯的時候系統會爲我們生成msado15.tlh,ado15.tli兩個C++頭文件來定義ADO庫.

2、初始化OLE/COM庫環境
必須注意的是,ADO庫是一組COM動態庫,這意味應用程序在調用ADO前,必須初始化OLE/COM庫環境。
在MFC應用程序裏,一個比較好的方法是在應用程序主類的InitInstance成員函數裏初始化OLE/COM庫環境。

 

BOOL CMyAdoTestApp::InitInstance()
{
if(!AfxOleInit())//這就是初始化COM庫
{
AfxMessageBox(“OLE初始化出錯!”);
return FALSE;
}

……

}

3、ADO接口簡介

ADO庫包含三個基本接口:_ConnectionPtr接口、_CommandPtr接口和_RecordsetPtr接口。

_ConnectionPtr接口返回一個記錄集或一個空指針。
通常使用它來創建一個數據連接或執行一條不返回任何結果的SQL語句,
如一個存儲過程。使用_ConnectionPtr接口返回一個記錄集不是一個好的使用方法。
對於要返回記錄的操作通常用_RecordserPtr來實現。
用_ConnectionPtr操作時要想得到記錄條數得遍歷所有記錄,而用_RecordserPtr時不需要。

_CommandPtr接口返回一個記錄集。
它提供了一種簡單的方法來執行返回記錄集的存儲過程和SQL語句。
在使用_CommandPtr接口時,你可以利用全局_ConnectionPtr接口,也可以在_CommandPtr接口裏直接使用連接串。
如果你只執行一次或幾次數據訪問操作,後者是比較好的選擇。
但如果你要頻繁訪問數據庫,並要返回很多記錄集,那麼,你應該使用全局_ConnectionPtr接口創建一個數據連接,
然後使用_CommandPtr接口執行存儲過程和SQL語句。

_RecordsetPtr是一個記錄集對象。
與以上兩種對象相比,它對記錄集提供了更多的控制功能,如記錄鎖定,遊標控制等。
同_CommandPtr接口一樣,它不一定要使用一個已經創建的數據連接,
可以用一個連接串代替連接指針賦給_RecordsetPtr的connection成員變量,
讓它自己創建數據連接。
如果你要使用多個記錄集,
最好的方法是同Command對象一樣使用已經創建了數據連接的全局_ConnectionPtr接口,
然後使用_RecordsetPtr執行存儲過程和SQL語句。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