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成自己喜歡的樣子可以嗎?

    退休後的一次同事聚會聊天,得知五十歲的王姐退休四年中從沒有在外工作過一天,大家一致喫驚看向她的表情,讓王姐頓時凌亂了,手足無措的她頓時有了一種負罪感,退休後同事們都還在發揮着餘熱繼續工作,只有她一直待在家,不思上進,懶散成性。

    曾經的王姐那可是大家公認的能幹人,隻身一人來到這個城市,因爲愛情嫁的男人家庭條件特別差,婚後的生活自是艱難困苦,工作、家庭兩頭兼顧的她整日忙忙碌碌的猶如一隻從未停歇過的小蜜蜂,二十五年的辛苦終有了收穫,有了屬於自己的房子,工作也是出類拔萃、同行中的佼佼者。


    45歲特殊工種彈性退休後,絕大多數同事都急忙去應聘新工作了,超市營業員、飯店服務員、還有跑保險的,網商、網購推手等等,而王姐退休時心裏牽掛生病的老母親,不願意讓金錢捆綁她自由的時間,也就沒有想過要去多掙一份錢。

    都說人這一輩子要做的兩件事,一件是你必須要做的,把生養我們的和我們生的親人照顧穩妥;第二件才能去過我們想過的生活,王姐退休兩年後父母親過世,唯一的女兒同年簽約進了國企,工作穩定,每天忙完家裏的瑣事,王姐有了更多的時間,春暖花開的季節來一次說走就走的旅行,沿途除了能欣賞到不同的自然風光及各地特色風土人情,還能在陌生的地點放空自我,重獲一個不一樣的自己,冬天喜歡安靜獨處的她守在暖氣屋中拿起筆來,記錄平常生活點滴或整理自己出遊的遊記。

    村上春樹說過:“在自己喜歡的時間裏,按照自己喜歡的方式,去做自己喜歡做的事,對我而言這便是自由人的定義”。同理對於王姐而言,寫作純屬個人愛好,自己的所思所感所想,旅行、熱愛生活、文字輸入和輸出就是尋常生活中的意義,只要自己喜歡就好,趁着還能走的動就多出去走走看看,然後記錄平淡的生活,以留存美好的回憶,等到老了走不動了,閒暇之餘翻出來看看必定會有諸多的念想。


    人這一生總是在等,我們總說等我們掙夠錢了,等以後...,可真的有以後嗎?錢掙多少是個夠啊!經濟社會以命搏錢者比比皆是,慾望永遠都無法滿足,斗轉星移,人事無常,匆匆幾十年一晃而過,誰又會先知先覺的算到明天和意外哪個先來臨,只能爲一個“等”字而遺憾終生。

    道理相信衆人都懂,然而事實上我們一直都活在別人的眼光裏,無時無刻不被周圍的人所影響,按照從衆心理,大多數人必然是隨大流的綿羊,只有少數特立獨行的人能活出自己的精彩,像王姐這樣的當然就屬於另類了,鬱悶的王姐心事重重的往家走着,一路上一直在自我反省,難道衡量一個人成功的唯一標準就是有錢嗎?她這種不奮鬥、自由散漫的生活狀態真的錯了嗎?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