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很多人創業失敗-商業化探索

在接受多年的創業公司訓練之後,我越來越傾向於親自實操項目,機緣巧合2017年有了這個機會,我實操的第一個項目是:爲互聯網創業公司提供服務的企服項目。

項目是通過吐槽不好的產品體驗切入的,通過算法篩選、彙集有用的吐槽信息,然後把這些信息輸出給相關公司幫助他們改善產品。

項目主要的着出發點,其實是針對於很多互聯網創業公司因爲沒錢設置專門的用戶反饋渠道,而導致無法根據用戶需求來優化和迭代產品的問題。

爲什麼要採取吐槽方式?

這個項目剛開始是想以產品經理爲種子用戶切入的,因爲產品設計人員這個職業天然就很關注產品的用戶體驗,同時因爲工作關係也需要經常體驗不同的產品,最重要的一點是產品經理都非常重視用戶反饋的信息,明白用戶反饋對於一個產品的重要性,這些奠定了產品經理是有持續輸出吐槽內容的可能性。

當時清華正在舉辦創業大賽,我就拉着兩個清華的朋友參加了這個創業大賽-校長杯創業大賽;我最初的想法是,先把原型和BP弄出來,拿到融資之後再招人開發相應的產品。

憑着2014、2015年的市場情況來看,只要想法還不錯團隊有些經驗,拿投資相對來說不是那麼困難,同時清華這個平臺又可以幫助我們對接很多資源。

於是我花了一段時間畫了原型和寫了BP,然後參加一輪又一輪的宣講,見了一個又一個早期創投經理們,但其實結果並不好,至少很低於預期,大家都要產品相應數據,而那個時候我連技術人員都沒有更別說數據了。

我當時第一反應就是市場環境變了,現在已經過了只要有好想法就可以拿投資的時候了。

沒有數據這可怎麼辦纔好,我一時很是頭大,我們當時並沒有錢,根本無法支撐我們先招人把產品開發出來再拿數據。

出於無奈,我想到了藉助微博以話題的方式展開#產品吐槽#,同時先在產品經理這個小圈子裏發起,小範圍的轉起來之後產生一定的內容之後,再輻射外圍的其它用戶,然後再與B端連接。

雖然這個項目後來沒有做成,但這個選擇無疑是準確的,現在在看這個項目時,如果我是投資的人,我也不會投,理由很簡單:

一、市場空間太小了,二、商業模式不成立。

首先,這個項目是爲創業公司服務的,按2014年~2015年創業高峯期來算創業者人數大概在500萬人左右,其中高科技行業的創業者數量大概也就300萬不到,而2015年拿到融資的項目是1萬多家,成功融資率不到1%。

而我們項目的定位又是給那些爲了節省成本而沒有專門設立用戶反饋渠道的創業團隊服務的,也就是那些還未拿到天使輪或是剛拿到天使輪的團隊。

他們沒有錢專門設立收集用戶反饋渠道,我們幫助他們來收集,然後把收集到的信息賣給他們,收他們的錢。

但我當時並沒有數過,這種團隊專門招聘相關人員來負責收集用戶反饋信息所需的費用和我們賣信息給他們的費用,兩者之間的比例大概是什麼樣的;如果我們產生這些信息所需的成本高於他們招聘一個人所需的成本那這個服務根本就無法繼續下去。

也就是說這個商業模式是否能成立一開始就我就沒有精確的驗證過,而且也沒有考慮到這個市場量這麼小的情況下,到底能不能支撐成這麼一個項目,從投資人的角度來看如果一個項目不能讓他們的資金翻幾十倍,他們根本就不會投的。

在當時我根本沒有把業務天花板考慮清楚,其次,隨着我對創業的學習與摸索發現,那些沒有能拿到融資的項目某種程度來說他們根本沒有被服務的價值,因爲很多人創業的方法本身就是錯的,他們並沒有找到科學的創業方法,或者說很多創業者雖然想要拿融資但其實他們根本不瞭解投資人的投資邏輯。

依據投資人的投資邏輯和現在產品的開發方式,其實是可以推導出一套科學的創業方法論的,也就是說只有遵循創業的方法論,纔有可能獲得成功,而這些方法論背後的底層邏輯就是依託資本市場運行規律的。

比如,如果創業失敗可以簡單的歸結爲錢花完了,那如何花錢基本上就是創業公司首先要學會的事情。

像我之前的想法,先把原型和BP弄出來,拿到融資之後再招人開發相應的產品,就很有問題,因爲這個想法背後的邏輯是,在需求是否存在和解決方案還沒有得到充分驗證的時候,就想着拿投資人的錢,說白了是想拿投資人的錢來驗證自己的想法,把投資人當傻子了。

這種想法就是典型的不瞭解資本市場運行規律的表現,根本不懂投資人的投資邏輯,正確的做法應該是:

需求已經被驗證是存在的了,解決方案也被驗證是可以跑的通的,至少最小單元的解決方案應該被驗證是跑的通的,在這個基礎上再去談融資。

拿融資的目的是讓解決方案產品化和系統化,而不是爲了幫助創始人驗證想法的。

所以之前我在沒有拿到融資的情況下,被迫藉助微博平臺以吐槽話題的方式展開,同時先在產品經理這個圈子裏啓動這件事,是非常正確的選擇,既節省成本又可以有效驗證需求的方式。

而且我之前還有一個很大的誤區,總覺得要拿數據就得自己先把產品開發出來,要不然怎麼拿下,殊不知這是最笨的一種方法用這個方法拿數據無疑就是自殺。

沒有一個需求或解決方案是必須要開發一個APP或者是開發一個網站才能夠去驗證的,如果你覺得有,那一定是因爲你對現在做的這個事情瞭解的還不夠深入,還不能把它拆解成更小的可執行單元。

如果你無法把某個想法拆解成最小可執行單元去驗證的話,那基本上你提供的產品解決方案也不會是最優的,因爲拆解能力就來源於產品的設計能力。

所以這其實也就註定了很多創業者一定會失敗的,因爲他們根本就沒有這種能力。

當然也有一些其它的路徑可選,比如自己先掏錢把產品開發出來,然後用產品來驗證需求,我最初加入創業團隊做的兩款產品,老闆都是這麼幹,但這樣的做法也就有錢人才能幹的出來,不適合一般人,而且結果很多時候都很不樂觀。

投資人如果不願意投你,真的是有原因的,而不是他們眼瞎看不到你項目的好。

關於創業公司如何花錢,還有另一個很重要的邏輯,投資輪次的邏輯。

我們經常在媒體上看到某某項目獲得了300萬或500萬的天使輪投資,某某項目獲得了1000萬或2000萬的A輪投資等。我以前一直理所當然的以爲都是根據估值來的嘛,沒有想過它深層次的意義,後來被投資人問多了之後才發現這裏面暗藏深意。

首先,根據現在互聯網公司開發一個產品的所需人員架構情況來看,天使輪基本只夠一個創業團隊一年用的,這就說明創始人必須要在一年之內獲得下一輪的融資,否則就會死掉。

而要想獲得下一輪的融資,必須要有良好的數據做支撐,而要想獲得良好的數據,必須保障合理的推廣時間與運營時間,這一步步的倒退基本上就能推出研發產品的時間了,最後推導出來的就是每個版本的規劃週期及每個版本的功能點,具體可看這篇文章,產品設計的節奏感與其底層邏輯

也就是說項目從一開始立項到每一版本要開發什麼功能,每個版本的上線時間等都是有一定的邏輯和節奏的,不按照一定的節奏開發,亂加功能最後的結果就是一年之內的數據肯定達不到融資下一輪的要求。

而沒有良好的數據一定不會獲得到下一輪的融資的,那融資下一輪具體需要產品哪些數據具體可見這篇文章,給產品制定數據指標的底層邏輯

這些底層的融資邏輯和產品設計邏輯並不是每一個創業者都瞭解的,或者說更多的創業者都不瞭解因爲很多人根本就沒有從0到1做過一個產品,更沒有相應的產品的設計經驗,把創業當成了開發一個APP或者是一個網站,把創業的成功當成玄學,不注重科學方法一定會失敗的,科學的從0到1開發產品可見這篇文章,產品從0到1都經歷了什麼

而針對於這類創業者提供企業服務自然而然也就不會有什麼好結果,所以如今在看這個企服項目時,就非常能理解爲什麼沒有獲得投資,真的達到投資的標準,而且就算獲得了投資憑我當時對創業和資本的瞭解程度應該也會失敗。

以上兩點都是從投資人的角度來解讀這個項目做不成的原因,但其實從產品經理設計產品的角度來看的話,這個項目更不能做,你知道爲什麼嘛?

如果你是產品經理或許可以嘗試着想一想。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