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癱男孩以專業第一的成績成功考研,你還有什麼理由不努力?

2020年伊始,一場疫情席捲了中華大地。每年一度的高考也延期進行,雖然延期,也僅僅只剩下不到一個月的時間了。

大部分考生都在挑燈夜讀,爭取給自己交上一份滿意的答卷,即便不是最好的,但在這短暫的青春裏,努力過,爭取無愧韶華。

下面這位男孩的經歷,或許能讓我們心中重燃鬥志。

在廣東河源有一位男孩,他是一名腦癱患者,他的努力,讓他以專業第一的成績考研成功。說來簡短,可這份汗水與堅持,卻是無法言喻的。

劉威麟是一名腦癱患者,母親生他的時候由於缺氧造成了他的“異於常人”。在大部分人眼中,他的身體狀況,註定他是一個與學業無緣的孩子。

就連當初的小學老師也這麼認爲,劉威麟說自己小學三四年級時成績很差,老師都不想教了。

幸運的是,父親不覺得他和別人有什麼不一樣。他一邊鼓勵兒子好好讀書,一邊堅定地認爲不管兒子能不能學有所成,但學習的機會,必須給他!

父親對老師說:不管他學成什麼樣,必須讓他讀書,最多不參加學校考覈。

腦癱的後遺症可能會伴隨這個男孩一生,至今他說話仍然是慢慢的,咬字也不是很清晰。

但這絲毫沒有影響他成爲自己心中那個優秀的人。

 

就是這樣一個男孩,2016年他考上了揚州大學廣陵學院。

對他而言,考上大學比大多數人要困難得多。反觀我們自己呢?沒有任何學習困難,卻做不到劉威麟的成績。

不僅僅是考上大學,多年來養成的堅韌不拔的精神一直伴隨着他,最終,他以專業第一的成績考研成功!

老生常談,這一切都離不開他自己的努力。每天七點起牀,十一點睡覺,這期間,除了學習,還是學習。

可大多數事都是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

 

 

輔導員說:“我經常在學校值班,總是碰到他下了晚自習,自己一個人揹着書包回宿舍。”

雖然連自己都不想承認,強者往往伴隨着孤獨,可我們最不能忍受的恰恰就是孤獨。

就這樣,一年的時間,這樣一位腦癱男孩,做到了那麼多健全人都做不到的事情。

身邊有不少朋友抱怨,考研實在太難,一年非常難熬。

看一看劉威麟的故事,你還會這麼想嗎?

 

除了自己的努力,劉威麟父親的付出也是巨大的。

在兒子小的時候,父親便辭職專職照顧兒子,要知道,他的工作是摔到地上都不會碎的飯碗!

試問有幾人有這樣的魄力呢?

有着父親的支持、照顧,纔有劉威麟現在的成績。可以說他的成績有一半的功勞來自父親。

最後,希望這篇短短的文章會對大家有所觸動。如果仍然心如止水,請問自己一個問題:如果我是劉威麟,我能做到嗎?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