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最正確的決定,就是做了這件事

    2020年4月26日  星期日  晴

去年下半年,把住了十幾年的“窩”重新進行了裝修。短時間作的決定,純屬計劃之外,但回想起來,卻是2019年最值得記憶的事。

之前幾次裝修,都是自己親自操刀(完全外行,千萬別笑掉牙~),怎麼佈局、用什麼材質等,都是自己想當然的“設計”安排。

對着平面圖和工地,勾畫出大致的想法,再跟安裝師傅逐項溝通實施。

聽多了裝修坑人的故事,對裝修公司有一種天然的牴觸,更沒想過要花費設計這筆額外的開銷。

閨蜜家裝修的時候,請了好幾家公司出圖紙,反覆溝通對比,最終選定了Z家,整個完工後覺得效果還不錯。

後來聊起家居環境的時候,她建議可以請Z設計師上門實地看看,是否對現居處進行必要的改良。

至今還清晰地記得,設計師第一次上門的情景。

夏日的餘溫還在,設計師帶着一男一女兩名員工上門查看房子的情況。

設計師(男)和那名男員工都在頭頂紮了一根小辮子,頗有型的樣子,或許是爲了體現設計的職業特性。

另外,設計師還手持一把紙扇,時不時打開搖兩把。

這與我平時交往的羣體還真有些不一樣。

看完一圈,他指出了原先裝修存在的各種問題。

原本只想簡單改良下,經他這麼一說,不重起爐竈貌是不行了。

掙扎了幾日,最終說服自己,拆吧拆吧,舊的不去新的不來。

搬空所有物品,剩下一個空殼時,驚覺空無一物的房子就像一個沒有靈魂的人。

它,已不再是過去的它。想到它即將面目全非,心中難免心生留戀,畢竟曾一起度過了那麼多歲月。

沒過幾日,設計師便拿出幾套初稿,供選擇探討。

拿回家細細研究,根據日常的生活習慣、需求路徑展開想象。

在幾個初稿基礎上,整合自己的想法,跟設計師溝通,開始想象未來房子的模樣。

我提需求,他負責從專業的角度判斷是否可行及把控整體的設計效果。

方案溝通的差不多的時候,設計師說,“想象你每天住在星級酒店一樣的環境,是什麼感覺?”

恩恩,應該是挺美的。話說閨蜜家就是民宿一般的存在,哈哈!

發現專業的事還是要交給專業的人來做。

但交給設計師,並不意味着可以當甩手掌櫃了。

因爲最瞭解自己的人,永遠是自己。

通過溝通,讓設計師充分了解自己的喜好、習慣、需求,從而設計出最適合自己的居住空間。

之前看到有篇文章,爲設計費正名。

大意是說,設計費不只是幾張圖紙那麼簡單,還藏着設計師讀過的書、走過的路,對生活的理解、人生的感悟及藝術的涵養等等。

爲了省事,除了設計外,還跟設計師簽了半包裝修合同。

除去定製木櫃,購買地磚、衛浴用品、木地板等大件物品,其他都有裝修公司承擔。

說起來真的很巧,第一次跟設計師面談的時候,他就告訴我有另外一個客戶J(也是閨蜜的朋友)跟我的戶型一樣,裝修的時間也差不多,所以建議兩家一起開工。

這樣一來,裝修公司可以省下不少人工成本等不說,我們業主買大件物品的時候也好有個伴,相互有個照應。

在設計師和閨蜜的引薦下,跟J很快接上了頭。

此後,每當需要採購物品,或者裝修中有什麼疑問,隨時call對方。

有時候緣分真的很奇妙。不管買什麼,兩個人的眼光、心裏價位都超一致。

常常不需要費多少功夫,事情就辦好了。有時候辦完事還一起喫個飯,聊聊天,就像是已經認識很久的姐妹。

兩個人時常感嘆,有如此合拍的姐妹一起裝修真是太幸福了。

當所有工序完成,一所嶄新的房子展現在眼前,那種感覺真是太美妙了。

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是每個人不變的追求。居住環境,或許比你想象中重要。

我們樂意花錢去飯店、咖啡廳等消費,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在消費優美的環境。

事實上,我們完全可以在經濟允許的範圍內,把家打理的更加整潔和舒適(而不是一味追求豪華),讓人在與環境的互動中產生更多正能量。

日本作家有川真由美就曾在《極簡生活:簡而美地活》一書中寫道,

“家應該是一個愉悅身心、放鬆心情的地方。舒心的空間會爲我們注入無窮的正能量。家不僅能讓我們痛痛快快地做自己,更是‘追逐夢想、實現目標的大本營’”。

入住後某一天,J帶着女兒來串門。我們圍坐在榻榻米上,聽着優美的背景音樂共進晚餐,可謂素年錦時。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