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願意給你好多好多的愛和耐心

父母的關愛和耐心,理解和接納,是一切良好親子關係的起點,是孩子一生自信健康和幸福的基石。

今早看到武志紅的一篇公衆號文章,文中引用一個親子故事做開端來講述親子關係,這個故事是年糕媽媽在她的新書《你的親子關係價值千萬》中,對自己生活的一次真實記錄。

文中是這麼講述的:

如果你家孩子喫飯能力很好了,但有天掉了一勺飯在地上。

你隨口問:怎麼把飯掉地上了?

於是孩子特別招打的又舀起一勺飯,把勺子一斜,飯又掉到地上了。

這時候你會怎麼辦?

書中故事的發展是這樣的:眼看爸爸快要爲孩子的“挑釁”爆發的時候,媽媽走過去抱住被嚇哭的孩子,平靜的問他:“你幹嘛要故意把飯倒到地上?”

孩子委屈的回答:“爸爸問我怎麼把飯掉到地上的,我要給他示範看是這樣掉到地上的!”

這是孩子的思維邏輯

年糕媽媽感慨:如果父母不給孩子一個說話的機會,就不可能知道孩子的真實想法。孩子也不可能在一次次溝通中明確知道,他可以把想法說出來。也許有錯的部分,但是爸爸媽媽會聽到,會幫助他。

對此,我深有體會,小孩也曾經這麼給我上過深刻一課。

一個週末的早上,小孩五點多就醒來跟我去跑步。跑步結束回家的路上,我要買早餐,讓他選自己想喫的,小孩選了紅豆餅和油條。於是,我告知老闆娘拿一個紅豆餅,一根油條,再加一張爸爸愛喫的蔥花餅。

沒想到小孩在拿到紅豆餅的時候,突然崩潰,情緒失控,大聲叫嚷:媽媽,我要的是三個紅豆餅!

你喫不掉啊!

不行,我就要三個紅豆餅!

XXX,你怎麼回事?媽媽不想發火哈,你告訴我一個還是兩個?

我就要三個。小孩倔強地雙眼圓瞪,和我劍拔弩張。

我當時能明顯感覺自己心裏有火升騰起來:這小孩今天是怎麼回事?!

但是,我極度慶幸自己在下一個瞬間,蹲下來,攬着小孩的腰,看着小孩的眼睛,溫柔平靜地問他:你告訴媽媽,爲什麼非要要三個紅豆餅啊?

媽媽,我就想要三個紅豆餅,爸爸一個,媽媽一個,我一個。小孩一邊抽泣一邊說。

我的心就那麼一下子被擊中,無比柔軟:你覺得紅豆餅很好喫,所以想要爸爸媽媽都能喫到,對不對?

嗯。小孩語氣裏有一絲委屈。

謝謝你,寶貝。謝謝你這麼愛我們,真的很愛你。你知道嗎寶貝?媽媽今天喫不下紅豆餅,爸爸更愛喫蔥花餅,媽媽已經幫他買了,所以我們今天只買你喫的,下次爸爸媽媽想喫的時候我們再買,好不好?

嗯,愛你媽媽。

然後,我們手拉手,愉快地往家走去。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