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熱片選型注意事項

一、散熱片成型方法

1、衝壓:
衝壓是靠壓力機和模具對板材、帶材、管材和型材等施加外力,使之產生塑性變形或分離,從而獲得所需形狀和尺寸的工件(衝壓件)的成形加工方法。
2、型材:
型材是鐵或鋼以及具有一定強度和韌性的材料通過軋製、擠出、鑄造等工藝製成的具有一定幾何形狀的物體。這類材料具有的外觀尺寸一定,斷面呈一定形狀,具有一定的力學物理性能。

二、安裝方式

1、使用導熱膠粘貼方式
使用導熱膠,將散熱片粘貼在器件的表面上。導熱膠是單組份、導熱型、室溫固化有機硅粘接密封膠。通過空氣中的水份發生縮合反應放出低分子引起交聯固化,而硫化成高性能彈性體。好粘導熱膠具有卓越的抗冷熱交變性能、耐老化性能和電絕緣性能。並具有優異的防潮、抗震、耐電暈、抗漏電性能和耐化學介質性能。
2、有固定焊接引腳
有安裝固定引腳,可以直接固定在PCB板上或者使用與結構搭配的某些工裝固定。

三、表面處理工藝

1、納米塗層
納米噴塗:熱噴塗方法制備納米結構塗層的主要優點是工藝簡單,塗層和基體選擇範圍大,塗層厚度變化範圍大,沉積率高,容易形成複合塗層等。
利用納米碳材料均勻塗抹於鋁合金基材上,利用碳原子間的高導熱效能,進行熱傳導;再利用碳原子高熱輻射效能,將熱能換爲紅外線射頻,傳遞散熱效能。將會大大提升鋁基片的散熱能力。
其他作用,耐高溫、耐腐蝕、附着力強,節能減排無污染。
2、鈍化
鈍化是對散熱片表面進行防止氧化的過程,氧化後表面粗糙度提高,會導致熱阻增加,影響散熱效果。
3、陽極氧化
陽極氧化(Anodic Oxidation),金屬或合金的電化學氧化。鋁及其合金在相應的電解液和特定的工藝條件下,由於外加電流的作用下,在鋁製品(陽極)上形成一層氧化膜的過程。陽極氧化如果沒有特別指明,通常是指硫酸陽極氧化。
爲了克服鋁合金表面硬度、耐磨損性等方面的缺陷,擴大應用範圍,延長使用壽命,表面處理技術成爲鋁合金使用中不可缺少的一環,而陽極氧化技術是目前應用最廣且最成功的。
陽極氧化的效果是要好於鈍化處理的,但是陽極氧化過程會產生環境危害品,所以該類公司在逐漸淘汰。而該類散熱片如果生產工藝無法進化,則該種散熱片逐漸被前面兩種取代。

四、價格

價格取決於你的採購量,如果採購量很大,這樣的話議價能力也很強。另外也取決於材質本身的成本,但是這種東西也是隨行就市,貴也貴不到哪去,畢竟芯片這種東西價格都能減一下、再減一下,散熱片必然也會價格合理。

五、實際散熱功效

1、仿真分析
使用專業的熱設計軟件,在同樣的模擬場景下對不同型號的散熱器進行熱仿真散熱分析,可以得到一定的趨勢,且大致可以代表實際的散熱情況。
比如,一款CPU的功率損耗爲3W,使用不同的散熱片做散熱器才,設置相同的起始環境溫度,等仿真完成後觀察期間溫升。
2、實際測試
搭配現有的實際機器,使用不同的散熱器來做散熱溫升試驗,來實際測試在正常環境下不同散熱器材導致的溫升,進而比較出其差異。
仿真分析在於看到一種變化過程和仿真溫升,簡單,一天可以做很多測試,但是大家會注意其實際準確性;實際測試可以看到實際的散熱效果,但是環境搭建較爲繁瑣,用時較長,實時性太差。

六、大小

一般而言,我們使用的大小,長寬高取決於我們產品的實際形態,比如手機,那你用納米塗層的更好,因爲其厚度可以到1mm;當然想要更好的散熱效果,就像華爲一樣逐漸使用銅管和液冷散熱。但是電視機等,用尺寸較大的器件也行,因爲其尺寸本身就比較大,相對於整機來講,一個小散熱片佔不了大的空間,但是超薄的這種除過。

七、重量

重量也取決於我們允許的所允許的重量;比如產品需要的重量很輕,則可以選擇小尺寸的散熱片;如果對於重量要求不高則可以選擇大尺寸的。同等條件下,單位散熱量越多尺寸約小的散熱片單價更高。

八、形狀

1、直接就是表面貼裝平板形狀;
2、型材具有散熱肋片的形式;故需要注意肋片間距、肋片高度、肋片寬度和基板厚度。

但是需要注意,表面貼裝形式的使用散熱膠、3M膠等直接就可以粘貼;但是使用型材的話就需要使用固定腳去焊接,可能多出來一道工序,是批量生產時成本考慮的一方面。

九、散熱與EMC

注意,散熱片一般是加在芯片上面的,可能是CPU處理器,這樣的話有可能因爲榮幸耦合導致CPU內部的輻射耦合到散熱片上,然後輻射到周圍導致電磁兼容測試超標。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