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時間宅在家裏,過多關注疫情,我們應該怎樣調整自己的心理?

        在疫情階段,我們長時間宅在家裏,過多關注疫情,會不同程度地產生擔心、無助、悲傷、焦慮、憤怒、鬱悶等情緒。

        那麼,應該如何自我調整?

1、面對恐懼,記住“你不是一個人在戰鬥”,如果還是不行,那麼暫停或者有選擇性地關注關於疫情的消息,注意力儘量轉移到平時能帶給自己快樂的事情上去;

2、面對鬱悶,記住“你在家就是在戰鬥”。把被疫情關在家裏的“被迫”理解成爲“主動隔離悶死病毒的戰鬥”,當自主性和自由感提高,居家的心理感受就會完全不一樣了。

3、面對孤獨,記住“隔離病毒,不隔離愛”。當前社交網絡如此發達,雲蹦迪、雲K歌、雲瑜伽都成了流行,甚至還出現了雲睡覺、雲相親!只有你想不到,沒有你做不到!

4、面對懶散,記住“生活需要儀式感”。如果可以,儘快進入居家遠程辦公,併爲自己設立一些有儀式感的行爲:比如設立上下班鬧鐘,辦公時穿上工作服,在固定地點辦公,固定時間舉行工作會議等;或者參與一些志願行動,其實是一種很好的恢復心理健康的辦法,它能提高自我效能感,發現自己還很有用,能幫助到別人,本身就是降低焦慮、處理創傷的方式。

5、面對突如其的委屈、難過,記住“大膽說出來”,不要因爲不好意思或忌諱,而逃避和別人談論自己的感受,要讓別人有機會了解自己;

6、面對強迫行爲,記住“沒什麼關係”,不用特別關注,也不用刻意阻止,順其自然。

7、面對居家引起的家庭矛盾增多,記住“退一步海闊天空”,有多少人因爲這次疫情失去了親人,在親人還在身邊的時候,有什麼理由不好好珍惜?

8、面對可能有的生活壓力,記住“與其擔憂,不如充電”,當你將焦慮轉爲實實在在的讀書和學習後,你會發現焦慮會降低。

9、儘量保證正常作息,保證充足的睡眠與休息,如果睡不好可以聽一些舒緩的音樂或做一些放鬆;保證規律飲食,食物和營養是戰勝身心創傷的保證。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