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阿里P8程序員徵婚"事件看如何正確的審視自己

2019年9月下旬的一個網絡熱點知乎鏈接:如何看待「86年男生阿里 p8 年薪近兩百萬,就想找一個90後獨生女」一事 ?

附一下我比較欣賞的@Cat Chen回答

  • 感覺是偏科狀元想要匹配全科優才生,既不會說配不上,但也不至於強大到任意通喫,所以就看緣分咯。
  • 我把他定義爲偏科狀元,因爲他在描述自己時說的主要就是一個維度:錢。無論是房子車子,最終都是錢。父母退休不用擔心,那主要也是錢,雖然錢夠了之後其實還有些別的事情要操心。最後身高體重只能說明自己普普通通,沒有明顯缺陷。
    到他描述他對別人的要求時,突然就從一個維度變成多個維度了:外貌身材要有一點,性格要有一點,才華也要有一點,除此之外要願意顧家和有願望生兩個小孩,最後錢雖然我願意給你很多但你至少也要有一點。簡單來說,他希望別人願意跟他降維結婚。(我只聽說過降維打擊呢……)
  • 有很多回答說既然他那麼有錢就應該以此去吸引那些特別在乎錢的人而不是要求對方也有點錢,因爲已經有點錢的人就沒有那麼在乎你的錢比她多多少了。這在錢的需求方看來是合理的,但在供應方看來是不合理的。一個數學偏科狀元可以接受對方數學成績一般般,但跟一個數學學渣在一起很可能就會有溝通問題,因爲對方都不理解自己在說什麼。
  • 但同樣的道理可以應用到他要求別人有而自己沒說有沒有的維度上……外貌、性格和才華這些東西,如果別人有一點,但你一點都沒有,或者是別人有跟多但你落後太遠,別人也會覺得跟你不是同一類人
    因此我說這是個隨緣的事情,雙方正好匹配那也可以,但如果對方在他有需求而自己沒有的維度比他好太多,那就沒辦法了。要解決,要麼自己升維,要麼需求降維。需求降維很簡單,直接說自己要找個行業內的 P7,可以是產品經理、設計師甚至是商業運營,那都很容易。別人很容易理解你 P8 的價值在哪裏,也理解自己爲什麼只是個 P7。(這個「只是 P7」是不是已經嚇倒了一批人?)
  • 要升維,就要多做很多自己不一定能做或不一定喜歡做的事情。如果對對方外貌有要求,那自己的外貌也要有點基本要求,那就要花時間去健身啊、做髮型啊、搭配衣服啊。如果對對方性格有要求,那要證明自己性格也不錯,不會隨隨便便就虐別人。至於才華,那自己琴棋書畫也至少要有一樣搞起來吧。這些都是花時間花精力的事情,至於一個 P8 有沒有時間去做這些,或者做完 P8 的工作後還有沒有動力去做這些,那就要看人了。

假設故事爲真非釣魚,那麼當事人都做到了阿里P8竟然還需要去網絡徵婚,那麼很可能是自身某些方面無法滿足自己中意類型姑娘的要求了,就跟前面@Cat Chen的加粗回答一樣,可能當事人還沒意識到。當事人作爲青年才俊之前肯定是被介紹過很多的,能夠滿足當事人要求的也是自然有的可能還不少,既然一直沒有成,那麼就要覆盤歷史,思考根因了。而不能只一味擴大徵婚範圍嘗試,要更加正確的審視和善自己纔行。

說到這,想到了技術很厲害卻總無法在大公司很好施展的垠神 http://www.yinwang.org/,很多技術厲害的人事業發展不好或者遇到瓶頸時,技術已經不是最重要的一環了,一定是其他方面的問題。還是 @Cat Chen回答,摘取部分:

我覺得王垠這個故事最值得借鑑的地方在於:如果一個人在 people 和 direction 上不及格,technical 就算滿分也永遠突破不了底層。爲什麼要把一個人的行爲劃分爲 technical、direction 和 people 三個方面來看?因爲這樣比較容易解釋清楚大公司的級別系統是如何運作的,以及爲什麼王垠不可能拿到更高的級別。

  • 最容易說明白的就是 technical,這就是你能解決多難的問題,以及解決得有多好。給你很難的問題你解決不了,自然 technical 不行。給你容易的問題你解決了,但代碼質量低、架構混亂、維護成本高,這同樣是 technical 不夠高的表現。總的來說,technical 側重於解決問題,也就是中國應試教育擅長培育的項目。
  • 與之對應並且相反的是 direction,也就是定義問題,一箇中國應試教育從來沒有教過你的項目。這個世界上有千千萬萬的問題,爲什麼你要解決這個問題而不是解決那個問題?如果你選擇瞭解決這個問題,哪些事情屬於這個問題的範疇哪些事情不屬於?這些都是 direction 關注的問題。
  • 所謂的 people,最終還是要服務於你的 technical 和 direction 的,或者至少是服務於整個公司的 technical 和 direction 的。你要讓 direction 跟你不一致的人信服你,或者至少是能夠跟他們做交易:我幫你這件事情,你幫我那件事情。你要讓 technical 不夠好幫不上忙的人成長起來,讓他們變得能夠幫忙。


大公司裏面,不依賴於其他人的成功是幾乎沒有可能的。

  • 一方面,你要選擇正確的 direction 就需要收集很多信息,例如公司未來計劃是什麼,重點會在哪方面投入,近期最大的障礙會是什麼。這些信息都在不同的人手上,你需要很多的溝通才能收集回來。
  • 另一方面,一個人的 technical 再怎麼厲害也是有上限的,你要你的輸出程指數級增長,唯一的辦法就是藉助別人的 technical 能力幫你解決部分你的問題,否則你達到自己的上限了就上不去了。
  • 對於科技公司來說,級別增長對於輸出的要求都是指數級增長的,線性增長是沒辦法幫你晉升的,只能拿更多的獎金。

程序員不能唯技術輪,也不能想當然認爲錢就可以解決自身的所有問題。要全面的思考這個世界運行的客觀規律,自己遇到的不如意的事情或者困境的背後的真正原因到底是什麼,真正做到正確的審視自己!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