熬、悟、磨

熬、悟、磨,是藝術創作的三大境界。

好玩意兒都是“憋”出來的。所謂“憋”,至少有熬、悟、磨三層意思,這可以說是世界上一切藝術作品創作的共同規律。只有經歷了這三重境界,才能創作出精品。

著名音樂家伯牙在創作中一度遭遇瓶頸,總是達不到理想效果。老師告訴他,彈琴就要有一個漫長的過程去琢磨、領悟。伯牙在漫長的體驗和思索中明白了,琴曲是要與自然結合的。他來到空曠的海邊,全身心的觀察每一朵花、一片葉,仔細聆聽海浪聲、風聲,鳥鳴聲。他努力將自己的情感融入到演奏中,體會音樂的內涵,並精心編譜,最後一曲高山流水,名流千名,享譽後世。

優秀的藝術創作絕非一蹴而就,而是經歷漫長的過程憋出來的。只有在不懈追尋中思索領悟,在反覆琢磨中精進,才能在碰撞中擦出靈感的火花,在長時間的錘鍊後一鳴驚人。因此,在藝術創作中, “憋”的這個過程至關重要,它能在無形中啓迪我們,引領我們,給我們帶來出其不意的結果。


京劇大師梅蘭芳在學習不久後遭到瓶頸期,覺得自己找不到那種感覺,傳達不出戲中的神韻,他爲此而感到苦惱。後來,他靜下心來,全神貫注的觀察身邊的人物,他領悟到要在生活和日常的修煉中不斷追求更精湛的技藝,才能達到高的境界,在打磨中找到藝術創作的靈感。終於,梅蘭芳的無數經典作品震撼世人,經久不衰。


正是梅蘭芳在藝術創作的過程中去煎熬、領悟、磨練,最終才成就了傳世佳作。“憋”的過程看似痛苦而漫長,卻往往是我們獲得藝術創作靈感的絕妙契機。有了這一過程,我們便能在探索與追求中不斷提升、精進,在深度冥想中獲得領悟,將作品打造得更精緻,最終我們能破繭成蝶。


能打動人心、流傳於世的藝術作品,絕非簡簡單單就能完成,都是在一點一點的領悟打磨中憋出來的。只有明白了這個道理,我們才能明白藝術創作的真諦,創作出優秀的作品。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