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落不可避免 甲骨文艱難消化Sun

今年4月21日,引爆IT業界的最大新聞無疑是甲骨文以74億美元收購Sun公司,各式各樣的猜測隨着最後埃裏森與麥克尼利的握手即將塵埃落定,更多的業內人士的目光轉移到了Sun公司在被甲骨文收購後將走向何方,當然也有很多人認爲,甲骨文收購Sun的目標就是要提高其在IT業內的更高地位,不僅僅是在軟件方面,也將在硬件等各層次挑戰IBM與惠普。

Sun這個品牌在被甲骨文收購後何去何從?在此前的數十年當中,我們已經看過來自不同領域被收購名單,其中不乏類似康柏、WESTWOOD、IBM PC部門等等,隨着時間的流逝,這些曾經在市場當中輝煌一時的品牌有的已經淡出我們的視野,甚至更多的已經消失。Sun會不會也步其後塵,稱爲一個逐漸消逝的品牌。

消逝的Sun帝國

就如同曾經的大英帝國在全球的殖民地一樣,Sun JAVA的咖啡標幾乎佔領了所有程序員的腦子,截止2008年底,Java編程語言已經在全球8億臺PC和21億部手機上運行,這也可能是甲骨文公司如此看重Sun的原因。

在硬件方面,2000年以前,Sun在Unix服務器、x86服務器等領域與IBM及HP進行對抗,但是前不久Gartner發佈的2009第一季度服務器市場份額報告當中,IBM以30.7%的市場份額高居首位,在Unix服務器市場,IBM市場份額也上升了2.1%,以35.3%的市場份額牢牢把握住市場,而Sun以Solaris操作系統爲主的Unix市場正逐步被IBM和HP等公司蠶食,逐年走低。

回顧Sun的歷史,在第一次網絡泡沫破裂之前一直在走上坡路,他們的崛起有着類似好萊塢電影一般的運氣。當時,聯邦政府是大學院校(包括斯坦福大學和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在內)計算機研究的重要資助者。強大的操作系統Unix成爲一個學術產品,被很多人以低價或者免費獲得(15年後的Linux也踏上同樣道路)。在這種背景下,早期的Sun工程師以閃電般的速度開發出他們的第一批產品,並立即在技術市場攫取成功,上世紀90年代,Sun利用所掌握的技術,成爲對手眼中不可能被打倒的敵人。Sun在上世紀90年代晚期打出的口號是我們就是.com前面那一點。在當時,幾乎所有網站的負責人都願意以高昂的價格購買Sun的產品。

恰恰就是因爲Sun在此前的市場當中太受歡迎,以至於在2000年網絡泡沫破裂之後,它仍舊在堅強支撐着全線產品,在現實世界裏,Sun這樣的做法無疑是過度自信了,除了硬件部門,Sun沒有盈利的能力。即使是Sun引以爲傲的JAVA和開源,除了能夠給Sun帶來無限的口碑之外,一直沒有尋找到自己的盈利模式。如果僅僅如此,Sun或許還能堅持更長的時候,而非在這樣的年份裏以如此低廉的74億美金將自己銷售給甲骨文。而今許多人開始正視Sun爲何會走向衰敗,市場研究機構451集團的併購分析師布萊恩戴利曾經指出:Sun沒有采用行業標準,並找出如何藉此盈利,而是隻採用自行開發的產品,並固執地認爲他們是唯一正確的公司。一直固守高端似乎在某種程度是正確的,但這種戰略應該在經濟狀況更好的時候堅持,至少現在所有公司的IT部門試圖壓縮自己的預算,而市場當中可以找到更多的替代者,Sun對那些不斷縮減預算的公司而言已經成爲代價高昂的代名詞。而採用標準硬件過遲也加速了Sun的墜落,1993年,Sun工程師拉里麥克沃伊就發出了警告。當時,微軟的軟件和英特爾的處理器正迅速成爲標準配置,並獲得了大量支持。憑藉成千上萬的客戶,兩家公司所銷售的技術獲得了強大的生態系統和規模經濟的推動,而這正是Sun所無法企及的。直到10年之後,Sun纔開始銷售基於AMD X86處理器的服務器。

多元化是企業能夠佔領更多市場,攫取更多利潤的方式之一,但是這柄達摩克利斯也很容易造成企業資源不足,尤其是在艱難的歲月當中,許多大公司紛紛採用出售非盈利部門來保障企業主體業務的繼續發展,而善良的Sun一直喜歡採用頻繁的、少量的裁員方式來解決問題,在2000年網絡泡沫破滅之時,COO愛德贊德曾力主大裁員,但內部人士透露,這一建議遭到時任CEO斯科特麥克尼利(Scott McNealy)的極力反對,結果是自2002年後,Sun持續進行了9次重組。由於Sun不願犧牲任何一項業務,導致其裁員過於頻繁,而每次人數又過少,使得員工士氣遭到打擊。正是因爲這種無休止的內耗以及混亂導致Sun沒有抓住自從網絡泡沫破裂後重生的一次機會,也是Sun在1984年就提出的網絡即計算機的Web 2.0。當Sun在2006年和2007年開始大張旗鼓地銷售標準x86服務器時,IBM、戴爾和惠普卻開始改變,他們針對雅虎、亞馬遜、MySpace和Facebook等網絡公司的大型數據中心銷售定製服務器。戴爾和惠普針對這些客戶成立了專門的部門,去除多餘的配件或者應VIP客戶的要求,重新設計電源。而與此同時,Sun仍在向所有客戶銷售標準化產品。

瘋狂的歲月已經過去,Sun不再光芒萬丈,誰也無法阻止日落西山。在金融危機的襲擊下,Sun已經無法挽回頹勢。2008年第四季度,據IDC統計,Sun的銷售額僅爲13億美元,在新興的中國市場,Sun似乎也丟失了陣地,它的刀片服務器幾乎根本不爲中國用戶接受。2009年第一季度,Sun業績虧損高達16.8 億美元。Sun更宣佈在全球裁減5000-6000個職位,佔員工總數15%-18%。

甲骨文的瘋狂

當甲骨文確認收購Sun的消息發出之後,幾乎所有的分析師都衆口一詞的認爲Solaris和Java是甲骨文最需要的資源,而在Sun此前所披露的一份文件當中也提及在3月,甲骨文曾經發出過僅收購軟件業務的要約。掌控了Java就等於掌控了將來的產品維護趨勢,將增加甲骨文用戶的忠誠度。而如果哪家廠商對Java的依賴程度很高,Oracle接手Sun後,他使用Java開發軟件的難度將增加。這無疑將使甲骨文在與同行競爭中掌握極大話語權。雖然如此,當開源的Java遇到商業的甲骨文,誰都無法預料最後的結果。而Solaris 操作系統和Sparc服務器曾經是甲骨文數據庫的主要平臺。這一緊密的關係,對於甲骨文極具誘惑力,特別是在新一代硬件出現後,以此爲基礎的硬件將會爲甲骨文數據庫進行優化。拉里森談到Sun的Solaris時,也說它是迄今爲止最好的Unix技術,按照 Oracle的意思,是想依託Solaris大有所爲。但事實上,在全球三大操作系統市場,來自Unix的市場份額正在不斷遭到Windows 和Linux的蠶食。而且,Oracle在內部使用的是Linux,甚至有自己的RHEL(Red Hat企業版Linux)和堅不可摧的Linux計劃。現在拉里森對於Unix的支持,聽上去似乎很仁慈,但作爲一種企業行爲,卻沒有太多意義。隨着時間推移,再加上Oracle一貫的對成本控制的雷厲風行,很難預料未來其對Solaris還會如此重視嗎?這無疑給其命運蒙上濃重陰影。

在這次大型的併購完成之後的很長一段時間,許多業界人士都在觀望Sun的硬件部門會如何處理,一些華爾街分析師和業界分析師建議甲骨文出售Sun硬件業務,集中精力搞有長期發展前景的軟件業務。這樣,Java將成爲埃裏森的一張王牌。例如,Oracle可以在Java上投入大量、有效的銷售力量,與諾基亞和其它手機廠商簽約。畢竟,甲骨文在此前並未硬件業務的經驗。雖然甲骨文高管在電話會議上表示,可以向包括電信、零售和銀行業在內的行業捆綁銷售Sun的硬件與Oracle軟件。但Sun在全球服務器市場的份額只有區區4%,其大部分營收來自於與Sparc芯片相關的服務器業務。實際上,由於基於英特爾和AMD芯片的行業標準服務器常常更爲便宜,消費者已紛紛放棄Sparc服務器。雖然埃裏森在接受一家媒體的採訪時說,我們不會退出硬件業務。與只設計軟件的公司比,同時設計軟、硬件的公司能夠開發出更好的系統,這就是蘋果iPhone的表現遠遠優於使用微軟軟件的手機的原因。但如此一來,繼續維持服務器業務勢必傷害到甲骨文高達46%的營業毛利率。

甲骨文沒有硬件的渠道,也沒有硬件的市場經驗,甲骨文也許真的沒有去改善這些的必要:試想,它瞧準時機一擊得手,消滅了自己的潛在對手,完善了軟件和操作系統,還有現成的硬件產品線來提供載體。儘管埃裏森一直在聲稱Sun的各個部門都非常重要,更在近期聲明不會出讓硬件部門,但是沒有人會將這當做永久的諾言。畢竟,對一家企業來講,它應當考慮最多的,就是自己的利益。如果甲骨文與Sun完全整合,打造一個從硬件層面到軟件層面俱全的IT巨頭,不僅需要甲骨文付出巨大的努力改變目前的現狀,同時更大的挑戰則是,甲骨文在以前的合作伙伴將就此成爲敵人。面對惠普、戴爾、EMC等等昔日毫無衝突的親密合作夥伴如今變爲直接競爭對手的局面,如何平衡與他們之間的關係,是橫跨在甲骨文面前的一道難題。

如果甲骨文要確保對Sun的收購能夠收到實質性的好處,他們就不得不進行大規模的成本削減,比如大量裁員,這顯然並不是麥克尼利或者施瓦茨願意看到的。但Endpoint Technologies總裁凱伊指出,在去年當中,Sun的銷售、運營和管理開支都明顯要超過甲骨文的水平,裁員是勢必發生而且不可阻止的,對於甲骨文而言,這種大刀闊斧降低成本的事情已經是駕輕就熟。在此前,《商業週刊》就此次收購案曾經發表評論文章認爲,甲骨文積極而富有進攻性的銷售策略以及在職位升遷方面嚴格而不留情面的規定,似乎很難與Sun積極鑽研和探索工程學的文化相融合。

後記

甲骨文股東將是最終受益者,埃裏森以相對低的價格獲得了與IBM、惠普、思科、微軟、英特爾和其它大廠商競爭的入場券。而對於Sun,這是一種結束,卻也是另一種形式的開始。麥克尼利也好,舒瓦茨也罷,少數Sun的長期頂尖管理者或許纔是交易的最大贏家,他們將拿着爲數不菲的美元走人哪怕他們搞砸了一家曾經長期領先的硅谷先鋒,同時伴隨着Sun從高山跌入低谷甚至消逝。

由於甲骨文過於重視Sun的軟件業務,Sun的硬件業務,尤其是當年引以爲傲的Unix服務器、小型機市場是否會越來越小,而由此引發一些此前用Sun高端服務器的用戶向IBM或者HP轉移。在甲骨文正式宣佈收購Sun之前,IBM分別在今年4月以及5月宣佈,通過與HP及Sun產品的競爭,IBM系統贏得了全球100多家企業的青睞。根據公開數據顯示,Power Systems方面,IBM在2009年第一季度通過競爭贏得了62個新增合約,其中就有28個來自Sun系統的客戶遷移至IBM系統。同時IBM公司還啓動了遷移至IBM系統爲了繼續促進客戶的遷移,IBM宣佈將Power獎勵計劃的遷移服務額度翻倍,以此吸引採用Sun SPARC、UltraSPARC及SPARC64處理器服務器的客戶向IBM Power Systems遷移。

本來就處於節節敗退的Sun硬件部門在被甲骨文收購之後將面臨更多的問題,衆多分析師對甲骨文目前所承諾的絕不出售硬件部門的言論不以爲然,包括甲骨文也在收購後發表言論承認,原本並無意收購硬件部分,未來收益也不會主要來自硬件,而是軟件和服務。此外甲骨文原來在硬件業務上已與HP有着良好合作,爲了保持合作伙伴關係,也極有可能拋售硬件部門,更爲重要的是Sun近期面臨的賄賂法訴訟將影響甲骨文對其的最初獲益估計,並加快出售硬件業務步伐。Bernstein Research分析師託尼薩科納吉表示: 從戰略上看,甲骨文在此次收購上要走的路還遠。甲骨文以前曾支持硬件業務商業化,而這與其收購Unix服務器廠商的行徑並不一致。基於其最初意圖,如果此次交易能被股東通過,甲骨文可能不會真正願意保留Sun的硬件業務。而業界預計甲骨文將於此次收購結束後不久售出Sun的硬件業務,即使不會很快發生,這也將導致Sun的硬件業務面臨諸多不確定因素,從而令其客戶墮入泥潭。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