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遺願清單》

《遺願清單》(The Bucket List)是由導演羅伯·雷恩拍攝的並於2007年上映的美國電影。電影講述兩個患了末期癌症的病人如何面對癌症爲他們帶來的“死刑”,及他們在餘下的日子裏如何度過豐盛和歡樂的人生的故事。

 

人生,就是由一個遺憾、再一個遺憾累加組合而成的,當你最終即將面對死亡的時候,就會

發現這一生中,有太多值得嘗試的事情,卻被你無情地錯過了……Edward Cole是一家健康醫療機構的CEO,可是他卻發現自己也成爲了一名病人,入住到他自己經營的醫院裏。也許不知道何謂“風水輪流轉”,畢生都積極推行“一個房間兩張病牀,誰也不能搞特殊”的經營理念的愛德華,也只好自討苦喫地做好和別人共同分享一間病房的打算。但還是不忘記喝他的麝香貓咖啡,一種名貴的黃金之水,並邀請Carter品嚐,儘管遭到拒絕。

  愛德華在醫院的室友Carter Chambers,是一個來自於完全不同的世界的機修工人,八竿子打不到一起的兩個人,卻在生命最後的幾個月時間裏有了交集。卡特雖然出身於工人階級,而且當了一輩子的技工,其實他一直夢想着有朝一日能夠成爲一名歷史老師,只是命運與突發的事件打亂了他的計劃……可以想見,這對60多歲的老人最初的時候是多麼地合不來,因爲身份地位相差的太過懸殊,Carter更是處處表現出了一種謙遜隨和的卑微,存在於他們之間的惟一共同點,似乎就只有生命殘存的那幾個月的時間了。在兩人住院期間,病痛折磨着他們。Edward像一個剛來幼兒園的孩子,對醫院裏的一切都未知。做完化療的晚飯時間,他還在感嘆披薩好得不能再好,深夜卻在Carter的預料下,在衛生間嘔吐。Edward抱怨着醫院的一切,曾經雷厲風行的他不能容忍自己躺在醫院。而Carter一家早已經平靜地接受了他的癌症,並準備着抗爭,特別是他深愛的妻子Virginia——一個做了一輩子護士的女人。日子在無聊地熬,直到有一天,Edward的主治醫生告訴他,他只有六個月的生命了。當時,Edawrd正在用特殊的眼鏡看球賽;面對醫生的遺憾,他只說了一句話:“醫生,你擋住了我的視線。”而Edward向醫生提的最後一個要求就是知道Carter還有多久的生命。當壞結果一同來臨的時候,兩個人變成了同一根線上的螞蚱,曾經不相干的兩個人,變成了相依爲命的人。Carter甚至不惜代價,和妻子大吵一架,撇下全家,開始了和Edward的旅行。

  Carter有一個祕密的小本,上面記錄的都是一些他想做卻未曾實現過的願望,他稱之爲“遺願清單”。Edward在無意間偷看到了卡特時不時拿出來看看的清單,這個從未有過信仰、從不相信上帝、只相信自己的人,先是對着清單說了一大堆廢話,然後自顧自地做出一個決定:與Carter一起跑遍全世界,來實現清單上的願望……當然,作爲一名億萬富翁,Edward有充足的理由將自己的願望也加到了清單當中。面對Carter“幫助一個陌生人”,“大笑到流淚”,“欣賞最壯麗的風景”等願望,Edward嗤之以鼻。而他的願望看來瘋狂得多,“親吻世界上最美麗的女孩”,“文身”,“跳傘”,“去埃及看金字塔”,“獵獅”。就因爲他們共同的願望,他們穿梭在世界各地——極地冰原,印度,開羅,北京,香港,西藏……

  很快,Edward和Carter就經歷了各式各樣的歷險,包括從高空中的飛機一躍而出、駕駛着福特野馬賽車你追我趕、參觀金字塔、參加狩獵遠征等等……他們在天空飛翔的時候,Carter在擔心自己的保險,而Edward在空中高唱着“I feel in love, I feel I am Flying”。他們在飆車時,Carter駕駛着自己心愛的賽車,漂移,撞擊Edward,令Edward激動地大喊:“你激起了我心中的邪惡。”在非洲大草原上,兩個人像多年的老朋友,高聲唱着“Lions are sleeping tonight”。Edward還主張來一場和舞女的縱夜狂歡,但深愛妻子的Carter卻拒絕了這一行爲,即使Edward堅持說:“放縱不等於不忠,只是偶然的放鬆而憶。”當兩個人在埃及的時候,坐在高處遙望金字塔,說出了很多祕密。包括Edward唯一的女兒Emily,一個陷於愛情而誤解爸爸的任性女強人。她深愛的丈夫打了她兩次,Edward作爲一個強悍的父親,啓用黑道擺平了女婿,導致女兒對他破口大罵。同樣爲強人的Edward卻對女兒有很深的懼怕,很久沒有和女兒聯繫,只因爲女兒說“你在我心中已經死了“。同時Edward說這個就應該算在“欣賞最壯麗的風景”那條,但是Carter還是堅持去他的大山——珠穆朗瑪峯。但是喜馬拉雅山卻沒有歡迎他們,他們錯過了登山的季節,而下一次在半年後,他們應該已經離開了人世。兩個老朋友因爲這個“挫折”,也因爲Virginia的電話,而決定將計劃暫緩。直到在香港,Carter結識了漂亮的黑人女孩,並拒絕了女孩一夜浪漫的邀請,他突然決定回家。

  回去的路上,Carter和Edward不歡而散,只因爲Carter私自安排了Edward和女兒的會面。在女兒別墅的門口,Edward發怒了。他認爲他不是泛泛之輩,他不需要像其他人一樣,有人陪着死去纔不覺得孤單,他不要像女兒求饒。Edward將自己的清單撕碎,並揚長而去。回家後的Carter和全家幸福地度過最後的日子,而Edward一個人在和方便食品生氣,甚至孤單地痛哭。直到有一天,Carter突然的暈倒,癌細胞轉移到了腦子,死亡再次逼近了他們。Carter再次病倒,躺在病牀上,他拿出了一張紙,上面介紹着麝香貓咖啡的來歷。這種昂貴的東西竟然是貓的糞便,兩個朋友開始哈哈大笑,直到眼淚流出。Carter拿出自己的清單,把“大笑到流淚”劃掉,並把他交給了Edward。兩個朋友不捨得分別,但還是分別了。Carter進了手術室,再也沒有出來;Edward拿着Carter的信,來到了女兒家,親吻了世界上最美麗的女孩——他的外孫女。影片此刻對比着拍攝,一邊在經受着死亡和離別,一邊經歷着相認和擁抱,眼淚和笑容的背後,閃爍着生命特殊的光芒。Carter的葬禮上,Edward這種從不出席這種場合的人,做了感人的發言。而這個葬禮結束後,Edward創造了奇蹟,於81歲時去世。

  影片的結尾,結束在珠穆朗瑪峯。Edward的祕書,一個曾經和他老闆毫無感情的年輕人,幫助着兩位老人完成了他們遺願清單上最後一個願望——欣賞最壯麗的風景。當他登頂後,刨開一個鐵箱子,放入了Edward的骨灰,與Carter的骨灰並排而放。而裝他們骨灰的盒子,竟然是麝香貓咖啡的鐵罐,就像他們在泰姬陵外面討論的那樣——Carter不喜歡叫骨灰盒,而喜歡叫罐子。當一切安排妥當,祕書拿出兩人的清單,將“欣賞最壯麗的風景”,這條特意爲珠穆朗瑪峯準備的計劃劃掉。我在自己的眼淚中,聽見Carter的聲音:“最後,我們的骨灰埋在了世界的最高峯上,但這是違法的,我相信Edward會喜歡。”

 

  隨着清單上的列項一條一條被劃去,卻有更多的願望加入進來。生命的最後幾個月,讓卡特和愛德華真正明白了生活的含義,他們用時間賦予給他們的洞察力和幽默感,令生命變得徹底地圓滿,同時也發現了那個一直隱藏起來的真正自我。生命在快要結束的時候,盡情地綻放,就像麝香貓咖啡罐中的無限。

 

Carter Chambers: You once said you're not everyone. Well, that's true. You're certainly not everyone. But everyone is everyone.

 

  卡特?錢伯斯:你曾經說你不是普通人。哦,的確。你當然不是普通人.但每一個人都是凡人。

 

曾經有這麼個調查:有一千個人被問及,若有可能事先獲悉,想不想知道自己確切的死亡時間,96%的人選擇了不想,我總覺得自己屬於另外的4%。如果能知道自己的生命還剩多少,我覺得這其實是一種解脫。但事實證明,我不屬於那4%。基本上我們已別無選擇。(卡特)

 

“我大一的時候,一個哲學教授,給我們佈置了一項人生前景規劃的作業,他稱之爲‘遺願清單’,將此生想做的事情列成一份清單。我就寫了‘賺一百萬’啊、‘成爲首位黑人總統’啊之類的年少輕狂的想法。現在我想重寫這份清單,但是……”(卡特)

 

   我原本想當一名歷史系教授。”“我一個黑人,年紀輕輕一貧如洗還拖家帶口,能有份待遇不錯的工作還不趕緊接了?我一直想回去,但45年一晃就過去了。”(卡特)

 

 “總比沒機會犯好。”“我回去上班,然後傻坐着,聽別人說着融資次貸的事情,假裝自己還關心那些該死的錢;你呢回家,沐浴焚香穿好壽衣,任由身邊的人圍着你,看着你嚥氣,而你還要安慰他們?那就是你想要的?在同情和悲痛的氣氛中慢慢窒息?我可不願意。在你的內心深處,相信你也不願意。”(愛德華)

 

“知道麼,古埃及人對死亡有種美好的信念,當他們的靈魂到了天堂門口,神會問他們兩個問題,天堂的門是否開放,取決於問題的答案。”“在你的生命中,是否有過快樂?有沒有給別人帶去快樂?”(卡特)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