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自己喜欢的事,才能长久热爱


毕淑敏说,人生有三件事情是不能节俭的,一个是旅行,二个是学习,还有第三个是锻炼。

旅行,是身体的出走,让我们接触更加广袤的世界,看不同的人学习不同的文化,积累出让我们生命更加厚重的地域文化。

学习,是丰富我们的心灵,开阔思维眼界,让我们的内在不断迸发出新能量,去从容不迫的应对今后未来的每一天。

锻炼,是为拥有健康的身体,人所有的一切都是建立在健康的基础上,好的体魄是我们活着的一切资本。


以上三点要是都坚持做到,那人生路也就没所谓的虚度了吧,都在自己的规划里行走,这是在不断探索人生的奥秘。

来说说我年初的规划吧,刚开始是阅读、写字、绘画、摄影、学习、摘抄。

开始的时候我都列了表格,每天按规定的来走,完成任务了的就打勾。

每天都要看表格上有哪项没有完成,没做好的就赶快补上,有些时候做某样事物会很喜欢,比如摄影,只要看到好看的就拍下来,然后回家后修图,一张自己喜欢的图片就好了。


当然在绘画的过程中,刚开始的素描越画越能静心,到最后也有丝不耐烦了,从水彩到素描再到钢笔画,坚持画了一个多月的每日一画,后来也计划崩溃了。

其它的都有坚持,但都在一段时间里掉队了。

阅读和写作是唯一能够坚持到现在的,与其说是坚持,还不如说习惯了这种有输入和输出的方式,也在慢慢地适应这种方式,以前会受外界的影响,现在才明白过来什么担忧顾虑都是书看太少了。

之前有听人说到,股神巴菲特,每天要坚持看五百页书后,我就特别不淡定了,人家名利、地位、金钱什么都不差的人还能在百忙之中抽空看五百页书,而我什么都没有的人,一天只能看完一百页,这让我感到十分的羞愧。


活到老该,学到老,这应该是我自己最喜欢的一种活着的方式,我们都说余生漫长,其实是流年似水,匆匆一梦罢了。

随着时间的流逝,看着自己表格上渐渐多起来的空白格,还是停下来想一下挑自己喜欢的来完成吧,虽然这些都是在鞭策自己改变,让自己成为最好自己的方式,但终究人只能深耕一个领域和方向。

在践行这些过程中,被一位老师邀请去练习毛笔字,答应了,又每天进行每日一字的练习。

这次在写书法的时候,连自己都感到比之前几年的进步都大,这个发现然很开心,同时也意识到以前的自己有多差劲。


每天下来看似非常的充实,也确实是没把时间花在其它的地方,连和人闲聊的时间也没有了,但总感觉这些都不是我现在想要去完成的。

只有一种方式列外,那就是书在手上的时候才最安心,仿佛书就是一颗定心丸。

这些年也只有书本,能平复我内心的焦虑,在公交车上的时候,坐在拥挤不堪的火车上时,甚至在医院看病排号的时候,都要拿着它,就连包里也要随时带着书笔和本子才好。

年初的计划里面最终留下的还是“图文”深得我心,摄影是用第三只眼看世界万物,写字是用心在和这个世界无声的交流。


输出和输入又要对等平衡,在维护这个过程中,也是让自己成为比过去那个有新进步的自己。

“你生而有翼,为何竟愿一生匍匐前行,形如虫蚁。”

读到贾拉尔.阿德丁.鲁米这句话时我惊到了,我们每个人生而平凡,但在这一生一世里,独一无二的个体里又是那么的不凡。

我一直都相信文字是有力量的,它的力量是蛰伏在血液和细胞里的,等待唤醒,更在蓄意长出飞翔的翅膀。

只是匍匐久了,别忘了终将要飞一次的呀!

我也一直相信,只有做自己热爱的事情才有无限的动力,坚持自己喜欢的,才能守住,才能拥有!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