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經濟時代隨想(三)——去中心化與數字經濟

去中心化是數字經濟時代最爲顯著的特徵,與傳統的農業經濟、工業經濟時代中心化的特徵形成鮮明的對比。這一特徵體現在生產力(算力、算法)、生產資料(數據)、和生產關係(區塊鏈)三大方面。

一、生產資料的去中心化

數據是數字經濟時代的生產資料,而數據的生產明顯呈現出去中心化的特徵。每一個人就是一臺去中心化的生產數據的機器,人們日常的衣食住行娛,都在每時每刻產生着數據。如果你戴上小米手環,甚至在你睡覺時,你的心率、體溫、睡眠狀況,都在產生數據。這些海量的由個人產生的去中心化的數據,成爲了互聯網巨頭爭相奪取的寶貴的資源。目前的巨頭,分別佔領了各個細分領域的海量數據,淘寶佔領了購物、微信、QQ佔領了社交網絡、美團擁有人們餐飲的數據,還有去哪兒、頭條等等。生產資料早已經是去中心化生產、但最終歸屬卻是中心化的,個人生產了數據,但不擁有數據,同時個人也不因爲數據是個人生產而獲益,這是當前互聯網經濟時代的最大的弊病,也成爲邁入數字經濟時代的最大障礙。

二、生產力的去中心化

算力和算法是數字經濟時代的生產力。由於數據的去中心化,也必然導致算力和算法的去中心化。

算力的去中心化

邊緣計算和霧計算是算力去中心化的體現。以人體爲喻,這一複雜的系統除了大腦做複雜的計算外,也必然存在無數個邊緣計算體系,來分擔大腦的工作。如人體自動反應系統就是一個微型的邊緣計算體系(冷了寒毛豎起來,起雞皮疙瘩,不由自主瑟瑟發抖——都是身體本能的反映,包括人的條件反射等屬於低延時的反應)。我們人的六根-眼耳鼻舌聲意所產生的六識,單個來說都是邊緣計算的範疇,眼睛的圖像處理、從物體到反應在大腦中的形象,這一個過程是邊緣計算,程序已經設定好,但是綜合調用眼耳鼻舌身意,多個感官功能的匯聚信息後,就需要大腦這個中心化的雲計算系統來處理。在工業系統中,較爲複雜的,維度較高的系統依賴中心化的算力處理,複雜程度弱、維度較低的可依賴去中心化的算力處理,也就是邊緣計算來處理。此外,2011年思科提出霧計算的概念,也是算力去中心化的體現。

(注:邊緣計算與霧計算的區別:霧計算是在局域網級的網絡結構上進行的,使用一個與智能網關和嵌入式計算機系統交互的集中式系統,邊緣計算處理的大部分數據來自物聯網設備本身;霧計算是在局域網級的網絡結構上進行的,使用一個與智能網關和嵌入式計算機系統交互的集中式系統,邊緣計算處理的大部分數據來自物聯網設備本身。)

算法的去中心化

生產力的去中心化還體現在算法的去中心化。在涉及到輕量級數據處理時,需要輕量級的算法,更多的小微模型算法來出現處理低複雜度和低維度的數據。人工智能的三個層級,一是強人工智能,二是類人工智能,三是弱人工智能,如果說AI-人工智能是基於複雜維度數據的類人工智能,對應的中心化的雲計算;那麼處理單一維度數據的邊緣計算、霧計算的算法可以說是弱人工智能,這個弱人工智能也呈現出去中心化的特徵。

三、生產關係的去中心化

由於生產資料和生產力的去中心化,必然導致了生產關係的去中心化。在數字經濟時代,區塊鏈技術的出現將催生新的生產關係。區塊鏈鏈接了數據、算力(共識機制——)和算法(智能合約),同時區塊鏈在數據存儲、維護方面也是去中心化的;在算力方面,即共識的機制的達成也是去中心化的,POW、POS、BFT等;在算法方面,可以根據實際需要部署相應的智能合約,也體現出算法上去中心化的特徵。

區塊鏈最大的優勢在於通過機器共識達成價值交換,是一臺高效的信用機器,有效降低社會各方的交易成本。傳統的強勢政府、大企業的建立、因爲管理和交易存在負外部性,因此才需要建立一套中心化的組織體系,來降低社會管理成本和交易成本。在區塊鏈技術的改造之下,未來社會組織、企業組織關係將越發扁平化,最終導致社會管理模式的扁平化的實現,強勢政府的管理模式也會趨於弱化,管理智能將更多的下沉到社區,政府更多地履行監管的智能,監管的職能會因爲區塊鏈技術的穿透性得到加強。

生產關係的去中心化,最根本的意義在於價值交換(交易)的去中心化。價值交易的去中心化,必將促進數字經濟更加繁榮;同時由於區塊鏈技術的穿透性,在監管手段日趨成熟後,基於區塊鏈技術的交易更加有序規範,使得數字經濟在繁榮發展的同時有規可循,有章可依,避免了工業經濟時代經濟大規模泡沫的產生,也將打破近代工業和資本文明由盛而衰、衰而竭的經濟週期律。

當前我們的社會仍處於工業時代向數字經濟時代轉型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中心化與去中心化相互競爭相互合作。因此,提倡絕對的去中心化是不現實的,有效的去中心化纔是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可行的實踐路徑。

注:該文於5月22日首發於公衆號:區塊思維實驗室,感興趣的朋友可以掃一掃關注我的個人微信公衆號,謝謝大家捧場。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