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经济时代随想(一)

过去是一个工业经济为主导的时代,未来则是数字经济主导的时代。

过去是一个实体经济主导的时代,实体经济因供需结构变化、货币传导与滞后效应呈现周期性动荡;虚拟经济时代,数字经济的繁荣,目前来说还处于朝阳发展时期,我们还很难说,未来是否也会出现数字经济也会出现泡沫?数字经济时代最重要的资源是数据,数据是源源不断,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是可再生资源,其背后有虚拟的文化产品、个人IP、生产服务活动中产生的一切数据。目前,这一资源正在日益膨胀,日益成长,从小溪流汇成长江黄河,最终形成数据之海。

那么,从数字经济活动本来来说,必须研究数字经济活动中的供需关系。这也是研究传统经济市场的方式之一。数字经济中的供应是什么?是数据嘛?就我们来说,无效无意义无价值的数据,都不能进入数字经济供应的范畴进行考量。只有经济活动中产生、演进、提纯后的有价值的数据、才可以算是真实的供应。目前,我们已经处于信息泛滥的时代、处于数据的漩涡中,但是有效的有价值的信息,还需要我们通过技术手段、或者我们的大脑去过滤提取,分析判别,然后为我所用的数据,才算是有效有价值的数据。做个比方,大数据好比埋在地底的矿藏,只有我们去挖掘并提纯之后,才能真正产生价值。

目前,每一个人都在这个数字经济活动中生产数据,我们用微信、支付宝、美团、滴滴,每个人的衣食住行,都在源源不断生产数据,而头部的互联网公司,占据了这些巨量数据的入口,并处于绝对的数据垄断地位。这些互联网的巨头,在获取了这些数据之后,充分开发了数据挖掘的技术,对这些数据进行提纯冶炼,最终服务于自身的经济活动。

在这个活动中,我们看到,由于数字经济尚处于萌芽期,同时,个人的数据仅是沧海一粟,难以形成有效价值的数据,导致个人对数据的保护意识较为薄弱。随着近年来数据黑产的发达,网贷的普及,越来越多人在不断提高数据隐私保护,国家也在采取相关手段保护公民数据隐私。此外,我们的数据被分散在各大互联网巨头手中,我们是数据的创造者,但并非拥有者;同时,个人对于数据的挖掘开采和提纯技术,远远尚未普及开来;对于个人数据利用而获取收益的新商业模式,虽然在徐徐展开,但远未普及,我们也因此最终享受不到个人数据的最终收益。

在未来的数字经济时代,个人数据将成为个人私产,就像大家手里的房产、车产,应受到法律保护,并可以继承。这个时代的来临,结合上述分析,需要几个因素共同达成:一是公民数权意识的觉醒;二是政府对公民数据全力的立法,三是对数据技术挖掘利用的普及和大发展,包括一系列数据技术的融合发展,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最后是形成新的数据资产价值交易的商业模式。

在这样一个场景下,将解构传统的互联网生态,阿里巴巴、美团、支付宝这些中心化的平台,将被一系列自组织的去中心化的生态取代;当所有的数据归还于民后,这些公司最后或许能提供的就是技术服务,因为他们在数字技术方面的长期持续积累而形成的技术优势,将延长其在数字经济时代的红利。而当每一个人成为码农之后,技术的壁垒和垄断也将被打破;而我们的政府,也将逐步过度到适应新数字经济时代的数字治理,数字技术将越来越多参与到治国理政中来。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