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經驗---複試篇

考研經驗—複試篇

上一篇文章已經詳細地介紹了個人的考研初試情況,傳送連接。這篇文章主要介紹一下自己在參加考研複試的過程中的一些經歷

時間:2019年12月23日-2020年3月24日

在考研初試結束後的第二天,也就是2019年12月23日,就去了學校安排的實習了,實習結束後,去北京玩了幾天,就回了家,剛剛回家的時候會有幾天新鮮感,但是過幾天后,大家都懂得……,而今年又趕上疫情,這個寒假特別的長,每天在這個假期中把c++的知識點過了一遍並做了筆記(讓我印象比較深刻的就是多態,比以前更明白多態的作用,以及多態的本質),還有就是看了下MOOC上北京大學老師講的tensorflow2.0,學了一點基礎,再次看c++基礎知識有兩個目的,一個是西電按照往年會有上機做題這個環節,二是考不上的話找工作也需要,看tensorflow是畢設需要,還有就是人工智能特別火,在出成績前的一個星期左右,每天刷微博,看看哪個學校官網有漏洞可以查成績,看看哪個學校出成績了,一個星期就是這樣的度過去了。

時間:2020年3月24日上午10:00

在2020年3月24日上午10:00初試成績可以查了,實際上每個人心中都會有一個目標成績,當時筆者的目標成績就是320分,要是低於320分,就不可能西電上岸了。(事實上,320分西電也沒有上岸),當成績查出來以後,320分,筆者認爲還有機會上岸西電,又投資了600元左右的複試資料。

時間:2020年3月25日-2020年4月14日

成績出來以後,就開始發郵件聯繫老師,老師的聯繫的方式會在每一個的學院的官網找到,筆者就開始一個個的看老師的信息,於是寫了自己的簡歷(模板是志偉哥給的,不得不說志偉哥的能力確實強,光一個簡歷就讓我很震驚),一開始的時候,只是給一兩個老師發郵箱,沒消息,又發了幾個,還沒消息,於是就開始海投了,筆者基本把計算機學院的老師都發遍了,但是回覆的老師是少之又少。於是慢慢就懶得發了。

接下來就是複試的專業課複習,複試的專業課又有三門(離散數學、操作系統、計算機網路、上機實驗)。這三門課程也就是操作系統對於筆者來說不是新學的,其他的兩門課程本科學過,但是效果不是很好,尤其是離散數學中的一些概念:代數、格,這些概念就沒有聽過。在家學習的效果可想而知,效率低下,在家複習的結果只是把:計算機網絡的內容過了一遍,跟着課程把課件抄了一遍,但是沒有再進一步的複習,離散複習的內容只是把課本的知識點過了一遍,只限於過課本、看知識點,沒有進一步的做題來鞏固,操作系統也只是講ppt抄了一遍。

上述就是這段時間的複習內容吧,好消息傳來了,就是可以開學了,接下來就是學校的生活了。

時間:2020年4月14日-2020年5月26日

開學以後,筆者就開始認真地複習離散數學、計算機網絡、操作系統等課程,複試的時間也一步步的臨近,直到4月25日,西電的XXX學院的XXX老師收調劑生,就參加了,考試的內容是:C語言。結果到了4月30日,收到短信,被擬錄取,當時的心情……,額,趕緊給我爸打了電話,然後就是一通高興,然後就開始看XXX學院真正複試要考的科目:數字信號處理,這本書看了十多天吧,這十多天的感覺什麼也沒學到,只是瞭解幾個關鍵詞:時域分析、頻域分析、傅里葉變換。高興了十多天後,然後又來通知,說沒調劑名額,直接涼涼。哎,最後的感觸就是沒有走官方的調劑,一切的調劑都是瞎扯。

知道XXX學院的調劑名額沒有了以後,就又開始準備計算機學院的複試了,從準備XXX學院的複試花費了半個月左右,導致計算機學院的複試也是一塌糊塗,這裏具體說一下西電計算機學院複試流程:自我介紹(英語),英語水平測驗環節,專業課測評環節,老師問答環節。自我介紹就不必再說了,自己私下裏多準備準備就ok了,然後最讓我頭疼的就是英語水平測驗環節,老師的兩個英文問題,把我問的懵了,聽都沒聽懂,更別說回答了,英語測驗環節就這了,接下來就是,專業課測驗環節,也是回答的很差,編程題:char x[] = "abc"和char y[] = {‘a’,‘b’,‘c’}這兩個的區別,當時沒有想到。操作系統:第一個開始選的那個題。題目就有半頁A4紙那麼多,換了一個題目:具體記不清了,就是關於可變式分區的。計算機網絡:ARP協議的作用,在一個局域網內兩個主機之間信息的傳輸,又換了一個題目,換成一個IP地址有那兩層組成?心裏想着IP地址應該是由網絡號和主機號組成的啊,也就是這樣回答了,然後就是離散數學,題目就是:n個命題變元可以構成多少種不同的命題?回答:2的n次。最後就是老師的問答環節:老師的問題是:在本科期間,你最印象深刻的一次競賽或者是印象比較深刻的課程設計?答:哇哩哇啦,說了老半天,說完了。老師說:面試結束。這樣西電計算機學院的面試就結束了。

當西電的計算機學院面試結束後,就知道了,上岸西電已經沒有可能了,就趕快開始找調劑了。

調劑首先是要確定你要往哪個學校進行調劑,然後再到該學校的官網上找對應的招生信息以及錄取信息,如果合適的話,感覺自己有機會調劑的話,就可以繼續看看這個學校的老師信息,如果感到沒機會的話,就直接換學校吧。而我第一個選擇的學校就是現在上岸的學校:桂林電子科技大學。桂電今年計算機學院一志願上線7個,學碩1個,專碩6個,然而這個學校招生人數比較多,最主要是這個學校的計算機專業還不錯,所以就開始查看老師信息了,一個個查看,看每個老師的研究方向,科研成果。最終找到一個老師,在他的主頁上有着他自己的qq號,也就是我現在的導師,這樣就加上了,然後老師問了問專業問題,看了看簡歷,最後要了一份本科成績。在5月20日凌晨,第一個填的調劑學校就是桂林電子科技大學。然後就是準備複試科目:數據庫、程序設計。然後參加複試,最後的結果就是被桂電擬錄取。

最後上一張圖擬錄取的圖: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ps:參加了一次研究生考試,重新把大學裏學的專業基礎課程重新學習了一遍(計算機組成於系統結構、數據結構、離散數學、計算機網絡、操作系統、程序設計、數據庫系統概述)。最後總結一句話,在沒有真正的官方信息的情況下,不要輕易相信老師給你的任何答覆。

附上曉豔老師的一句話:真正的勇士不是流淚的人,而是含淚奔跑的人。


下面的是筆者的微信公衆號,歡迎關注,會持續更新c++、python、tensorflow、機器學習、深度學習、計算機視覺、雷達原理等系列文章。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