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感於培訓機構和高校的區別

      我以前總是給學生做這樣一個比喻:大學就是個超市,只不過這個超市是階段性先付費的,進來之前先要繳費,進來之後你就可以按需索取了,當然,取的是知識,多少沒有限制,但購物時間是有限制的,每年都會讓你重新“續費”,你最多可以在超市裏呆8年,你想出去,ok,拿的少了不行,學的太少畢不了業(當然,也不排除有“心好”的超市管理員,託託關係,拿的少了,也讓你“畢業”),拿的多了,鼓勵,有的還能帶個大紅花(一堆的“優秀”、“十佳”稱號),有的還能有物質獎勵(獎學金、助學金、補助,現在優秀的學生獎學金就能抵學費了),這個比喻個人感覺還是比較貼切的,至少讓學生明白,上大學是有成本的,成本就是父母血汗錢和自己寶貴的青春,上大學必須要主動索取回報(注:這個詞不恰當,爲了不打斷思路,做個標記)的,回報就是自己知識儲備和能力培養,至於回報是否大於成本,是“盈利”還是“虧了”,那就只有靠社會來檢驗了。我身邊就有很多例子,同樣的學費,同樣的大學,同樣的畢業證書,有的學生工作後年薪20萬以上,有的學生“畢業=失業”,有的學生五年聚會感謝母校,有的五年聚會恨母校,有的讚揚,有的謾罵......不是這個社會太殘酷,不是高校太無能,是“適者生存”的規則太無情。

      最近,近距離體驗了近幾年來“風生水起”的就業培訓機構後,不禁感慨,同樣的知識,在不同環境下,“價值”差別太大了!

      靜下心來,仔細思考自己前面的那個“超市模型”,發現忽略了“消費心理學”的因素,這個超市在不同環境下,“消費者”心態是不一樣的,高校裏,“混”的思想蔓延,“60分萬歲”的心態佔據了主流,與正常的消費心理相反,感覺少拿了東西,能“騙”過超市管理員,就是佔了便宜。而在培訓機構裏,“搶”的思想蔓延,大家主動性很強,總覺得不能比別人少拿一針一線。“消費心理”的差別,決定了最終的結果,高校課堂,上課質量不盡如人意,培訓機構裏,熱情高漲。

      這真是太讓人疑惑了(很不符合市場經濟的相關理論吧),都是交“學費”(高校一年4000學費,可以學習15門以上的課程,培訓機構一般10000-20000的學費,學習一種技術,2-6個月),爲什麼心態差別這麼大呢?

      說到這裏,很多人會說,大學課堂知識和社會嚴重脫節,培訓機構是和社會需求緊密相關的。這一點我不同意,現在高校已不再是封閉辦學了,以我所在學院爲例,50%以上的老師都是緊密貼近社會的,通過縱向橫向項目時刻跟蹤最前沿的技術和理論,根本不會脫離社會,今天還有一箇中等規模的公司,把員工組織起來,在我們樓上實驗室聽課,聘請的就是我們系的講師,講的就是課堂上的內容,做的就是課堂上的實驗。

       還有種觀點,說教師的實際經驗太少,理論與實踐脫離嚴重,這也是太個別的現象了,那我們網絡工程系的老師來說吧,一半以上的老師都是學校網絡中心工作過的,根本不存在脫離的問題,都有豐富的網絡規劃、建設、維護和管理的經驗,還有一部分老師每年都要參加企業級的培訓,像軟件外包、甲骨文數據庫、CCNA、3G技術等,一直在“充電”。

       責任心?我經常看到周圍的同事熱火朝天的再搞“開放實驗室”,在組織“興趣小組”,在把自己的經驗整理後無償提供給學生,在加班給學生加實驗,在通宵備課......培訓機構有幾個老師下了班還呆在辦公室的?有幾個會主動“加班”的?

還有什麼原因呢?

      哎,“這究竟是爲什麼呢?”

      無語

      感慨

      之後還是無語

 

如果你有更好的解釋,請一定要告訴我!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