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商务中的礼仪(下)

如何共乘电梯?

先按电梯,让客人先进。若客人不止一人时,可先进电梯,一手按“开”,一手按住电梯侧门,对客人礼貌地说:“请进!”
进入电梯后,按下客人要去的楼层数。侧伸面对客人。如无旁人,可略做寒暄。如有他人,应主动询问去几楼,并帮忙按下。
到目的地后,一手按“开”,一手做请出的动作,说:“到了,您先请!”客人走出电梯后,自己立即步出电梯,在前面引导方向。

七、电话礼仪

您会接电话吗?

不让铃声响得太久,应尽快接电话。若周围吵嚷,应安静后再接电话。接电话时,与话筒保持适当距离,说话声大小适度。嘴里不含东西。因为有急事或在接另一个电话而耽搁时,应表示歉意。
热情问候并报出公司或部门名称。如:“您好!康佳集团!”如果对方打错电话,不要责备对方,知情时还应告诉对方正确的号码。
确认对方单位与姓名,询问来电事项,按5W1H的原则记录。
听对方讲话时不能沉默,否则对方会以为您不在听或没有兴趣。
扼要汇总和确认来电事项。谢谢对方,并表示会尽快处理。
说声“再见”,对方挂后再挂。
上班时在电话里不谈私事,不闲聊。


您会打电话吗?

准备好电话号码,确保周围安静,嘴里不含东西,琢磨好说话内容、措词和语气语调。
如无急事,非上班时间不打电话。给客户家里打电话,上午不早于8点,晚上不晚于10点。
拨错号码,要向对方表示歉意。
做自我介绍,扼要说明打电话的目的和事项。询问和确认对方的姓名、所在部门和职位。记录对方谈话内容并予以确认。
如果对方不在,而事情不重要或不保密时,可请代接电话者转告。相反,应向代接电话者询问对方的去处和联系方式,或把自己的联系方式留下,让对方回来后回电话。
感谢对方或代接电话者,并有礼貌地说声“再见”。

您埋怨过代接电话的人吗?(1)

来电找的人不在时:告诉对方不在的理由,如出差。如对方问到,应尽量告诉他所找的人什么时间回来。
礼貌地询问对方的工作单位、姓名和职位,主动询问对方是否留言,如留言,应详细记录并予以确定,并表示会尽快转达。
如果对方不留言,则挂断电话。对方挂后再挂。
接到抱怨和投诉电话时,要有涵养,不与对方争执,并表示尽快处理。如不是本部门的责任,应把电话转给相关部门和人士,或告诉来电者该找哪个部门,找谁和怎么找。


您埋怨过代接电话的人吗?(2)

来电找的人正在接电话时,告诉对方他所找的人正在接电话,主动询问对方是留言还是等一会儿。
如果留言,则记录对方的留言、单位、姓名和联系方式。
如果等一会儿,则将话筒轻轻放下,通知被找的人接电话。
如果被叫人正在接一个重要电话,一时难以结束,则请对方过一会儿再来电话。切忌让对方莫名地久等。


打手机的讲究

在双向收费的情况下,说话更要简洁明了,以节约话费。
先拨客户的固定电话,找不到时再拨手机。
在嘈杂环境中,听不清楚对方声音时要说明,并让对方过一会儿再打过来或您打过去。
在公共场合打手机,说话声不要太大,以免影响他人或泄露公务与机密。
在特定场合(如会场、飞机上、加油站等)要关闭手机。


八、怎样拜访客户?

1、约定时间和地点

事先打电话说明拜访的目的,并约定拜访的时间和地点。不要在客户刚上班、快下班、异常繁忙、正在开重要会议时去拜访。也不要在客户休息和用餐时间去拜访。


2、需要做哪些准备工作?

阅读拜访对象的个人和公司资料。准备拜访时可能用到的资料。
穿着与仪容。
检查各项携带物是否齐备(名片、笔和记录本、电话本、磁卡或现金、计算器、公司和产品介绍、合同)。
明确谈话主题、思路和话语。


3、出发前

最好与客户通电话确认一下,以防临时发生变化。
选好交通路线,算好时间出发。
确保提前5至10分钟到。

4、到了客户办公大楼门前

再整装一次。
如提前到达,不要在被访公司溜达。


5、进入室内

面带微笑,向接待员说明身份、拜访对象和目的。
从容地等待接待员将自己引到会客室或受访者的办公室。
如果是雨天,不要将雨具带入办公室。
在会客室等候时,不要看无关的资料或在纸上图画。接待员奉茶时,要表示谢意。
等候超过一刻钟,可向接待员询问有关情况。
如受访者实在脱不开身,则留下自己的名片和相关资料,请接待员转交。


6、见到拜访对象

如拜访对象的办公室关着门,应先敲门,听到“请进”后再进入。
问候、握手、交换名片。
客户请人奉上茶水或咖啡时,应表示谢意。


7、会      谈

注意称呼、遣词用字、语速、语气、语调。会谈过程中,如无急事,不打电话或接电话。


8、告      辞

根据对方的反应和态度来确定告辞的时间和时机。说完告辞就应起身离开座位,不要久说久坐不走。感谢对方的接待。握手告辞。如办公室门原来是关闭的,出门后应轻轻把门关上。客户如要相送,应礼貌地请客户留步。


九、接待预约和临时访客

1、接待预约访客

看到客户后,微笑着打招呼。如坐着,则应立即起身。
握手和交换名片。
将客户引到会议室。奉茶或咖啡。
会谈。会谈结束。送客。


2、接待临时访客

确认访客所在单位、姓名、拜访对象、拜访事宜和目的。
如本人无时间接待,尽量安排他人接待,不要让访客空手而归。如果暂时脱不开身,则请访客在指定地点等候,并按约定时间会见访客。
看到访客后,微笑着问候,并握手和交换名片。
如果访客找的是本人,则直接带访客到会议室会谈。
如果访客找的是其他人,则迅速联系受访对象,告之访客的所在单位、姓名和来意。
依受访者的指示行事:1、带到会客室。奉茶或咖啡。告之受访对象何时到。2、将访客带到办公室,将其引导给受访对象后告退。3、告诉访客,受访者不在或没空接待,请访客留下名片和资料,代为转交。约定其他时间来访。表示歉意。礼貌送客。


十、餐饮礼仪

1、您会奉茶或咖啡?

准备好杯子、杯垫、托盘、奶精、糖、抹布等器具。各项器具要洁净、完好无缺。
不管份数多少,一律使用托盘端送。右手拿抹布,以便茶水或咖啡洒在桌面上时,可以立即擦拭。
先将托盘放在桌面上,再端送给客人。若会客室关着门,应先敲门再进入。进入时面带微笑,点头示意。
奉茶或咖啡的顺序:客人优先;职位高者在先。
留意奉茶或咖啡的动作:双手捧杯,视状况从客人的正面或斜后方奉上。奶精和糖放在大家方便取用处。
双手拿起托盘,后退一步,鞠躬或致意说一句“打扰了”,然后退出,把门关上。


2、中餐礼仪(1)

将餐巾放在膝盖上,不可用餐巾擦脸或嘴。完餐后,将餐巾叠好,不可揉成一团。
照顾他人时,要使用公共筷子和汤匙。
传染病毒携带者应自觉谢绝参加餐会。
喝汤用汤匙,不出声。
嘴里有食物时,不张口与人交谈。嘴角和脸上不可留有食物残余。
剃牙时用手挡住嘴。咳嗽、打喷嚏或打哈欠时,应转身低头用手绢或餐巾纸捂着,转回身时说声“抱歉”。
说话时不可喷出唾沫,嘴角不可留有白沫。不可高声谈话,影响他人。


2、中餐礼仪(2)

忌用筷子敲打桌面或餐饮器具。
忌往桌子对面的客人扔筷子或其他餐具。
忌把筷子架在或杯子上,忌把筷子插在饭碗或菜盘里。
忌讳筷子交叉放置、放反了、一头大一头小。
谈话时不要挥舞筷子,也不要把筷子当牙签用。
不要把筷子伸到他人面前,也不要插入菜盘深处。
不要翻覆挑拣,也不要使筷子在菜盘上游动,不知夹什么菜。
夹菜时不要一路滴汤,筷子不要粘满了食物,也不要用嘴吮吸筷子。


2、中餐礼仪(3)

用双手举杯敬酒,眼镜注视对方,喝完后再举杯表示谢意。
碰杯时,杯子不要高于对方的杯子。
尊重对方的饮酒习惯和意愿,不以各种理由逼迫对方喝酒。
不抽烟,不往地上和桌子底下扔东西。不慎摔碎餐具,应道歉并赔偿。
用完餐离座时,将椅子往内紧靠着边。

3、怎样吃西式自助餐?

原则上按照生菜、色拉、主食、甜点、水果顺序取菜,一次取2至3样。盘子如果堆得太满,既不雅观,又混淆原味。选用牛排、猪排、鱼排等食物时,须遵照西餐的礼仪食用。
不要混用专用菜夹。用过的餐盘不可再用。
既不可浪费,又不可抱着“捞本”和“不吃白不吃”的心态,暴饮暴食。


4、您知道西餐的基本礼仪吗?

(1)餐具的使用

左叉固定食物,右叉切割食物。
餐具由外向内取用。
几道菜会放置几把餐具,每个餐具使用一次。
使用完的餐具向右斜放在餐盘上,刀叉向上,刀齿朝内,握把皆向右,等待服务的侍者来收取。

(2)进食的方法

主菜:用刀切割,一次吃一块。不可一次切完再逐一食用。口中有骨头或鱼刺时,用拇指和食指从紧闭的唇间取出。
色拉:用小叉食用。
面条和面包:面条用叉子卷妥食用。面包用手撕成小块放入口中,不可用嘴啃食。
汤:用汤匙由内往外舀,不可将汤碗端起来喝,喝汤时不可出声。
水果:用叉子取用。嘴里有果核,先轻轻吐在叉子上,再放入盘内。


(3)座姿与话语

座姿端正,不可用嘴就碗,应将食物拿起放入口中。
取用较远的东西,应请别人递过来,不要离座伸手去拿。
嘴里有食物,不可谈话。
说话文明,并不要影响邻座的客人。

最后我想说的是:

女士:容貌+气质
男士:风度+学识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