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得有个书虫

为了让成绩不好的学生也能写点作业,我使用了分层布置作业的方法,基础差的孩子,只完成简单的就行了,就这,照样有人不愿干。一次开组长会,一位指了指脑袋对我说:老师,你别管XX了,他这里和别人不一样!确实如此,每次只要问他要作业,他就装迷糊,唉,顺其自然吧。

第一次月考很快就来了,作文是《——让我温暖》,学生们写的不错,他竟也写了满满一大张,却偏题了,说只在小时候感受过温暖,现在,见到的多是人与人之间的虚伪与冷漠。

我对特殊的孩子,往往更有兴趣,他的作文是跑题的,但我很惊奇地发现,他脑子一点问题都没有,文字流畅,思路清晰,观点鲜明,我破例给他打了四十多分,他对温暖的感受,让我心里不是滋味。

一次语文课后,我想找他聊天,他坐在班级最后一个窗户旁,我敲敲玻璃,示意他出来,他扭头望着我:“老师,我没犯错误吧”,我一怔,吞吞吐吐说:“没……没犯错,有些话想对你说。”

“就在这说吧。”

“听说你爱读书,都读的什么书?”

他拿出一个小本,上面写满密密麻麻半页人名,指着其中一个名字问我:“妇好,你知道吧?”我一时没想起来。

“就是商朝时武丁的妻子,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性军事统帅……”

“哦,想起来了,在《中国通史》里听过她的故事,挺厉害的一个女人……”

这是我们的第一次交流,我在屋外,他在屋里,我站着,他坐着。

慢慢的发现,他对语文有了些兴趣,有时竟不睡觉,头擡得高高的,聚精会神听我讲课。

他最兴奋的时候,是图书馆开门的时候,怀里抱着一摞书,两眼发光,兴冲冲地向图书馆跑去。

九年级讲了好几篇先秦文学,有时走到他旁边,他会给我说几句话,对我课堂提到的人物进行补充。

几次晚自习上完课,他就站在教室门口等我,跟我聊他读过的书,他特别爱读史书,《明朝那些事儿》读了三遍,说到王阳明、曾国藩、张居正等,他滔滔不绝,我则像个十足的学困生。

讲《邹忌讽齐王纳谏》时,我用了从网上找的课件,他指着上面的人物对我说,那个头像是大禹,一个模糊的古装人物而已,他竟能一眼看出是大禹,不得不令我刮目相看。

现在,课堂上讲到历史时,我常把眼光望向他,全班同学也会一起扭头看他,他就会滔滔不绝给大家解说,各个朝代的兴亡时间,各个朝代的君臣及事件,他张口就来。

一次上课前,在教室外面发现一个陌生的身影,我走过去问,是这位同学的爸爸,说他家上周开了家庭会议,讨论这个孩子的上学问题,孩子愿意接受家长安排的补课,愿意完成作业,家长不放心,偷偷到学校来看看。

一天,他突然问我:“你是以成绩看人的老师吗?”“你说呢?”我反问,“我说不是”,接着又继续聊读书的事。

他课堂还是会睡觉,还是不爱写作业。我有一天鼓励他说:“你在学习上也用点心,以后读一个喜欢的大学,找个对口的工作。”“这事远着呢”,一提学习的事,他还是会不高兴。

我的这个学生,学贯古今,却被挡在应试教育之外,不知道该怨谁,也许会有一条路适合他,可面临中考,他又有什么选择呢?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