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幸是否還有存續的價值?

瑞幸是否會被退市?是否會破產清算?是否會被股民追償?其實際控制人和造假高管將受到什麼懲罰?亦或是瑞幸是否能翻盤頹勢?

一點財經 晏舒、王蔓|作者

穆 白|編輯

在恢復交易,股價創下1.33美元的盤中最低價後,5月26日、27日、6月4日和6月5日,瑞幸咖啡(Nasdaq:LK)單日大漲53.24%、21.6%、56.98%、36.05%,迎來資本市場的觸底反彈。截止6月5日收盤,瑞幸股價爲5.51美元,市值爲13.95億美元,較最低點反彈314%。

而在此之前的一段時間裏,瑞幸公司管理層也進行了大幅度“換血”,首席執行官錢治亞與首席運營官劉劍兩人被終止職務,公司董事會已任命公司董事兼高級副總裁郭謹一爲代理首席執行官,宣佈副總裁曹文寶和吳剛成爲公司新董事,意味着瑞幸公司的基本盤也迎來了“觸底反彈”。

從瑞幸曝出財務造假醜聞以來,山呼海嘯一般的批評聲讓這家此前集萬千寵愛於一身的公司深陷輿論危機,被要求退市的“審判”更令市場投資者不安。

不過,過去這兩個月,是各方情緒激烈混戰的階段,但瑞幸咖啡依然正常運行至今,仍在繼續爲消費者送出一杯杯小藍杯,這令投資者感到一絲絲欣慰。

接下來,瑞幸是否會被退市?是否會破產清算?是否會被股民追償?其實際控制人和造假高管將受到什麼懲罰?亦或是瑞幸是否能翻盤頹勢?

《一點財經》就瑞幸未來的各種可能方向,採訪了不同類型的投資者,以期多維度、多觀點的審視瑞幸是否有“存續”的價值?

01

宣判瑞幸死刑還爲時尚早

投資研究機構EqualOcean

瑞幸真正的問題是什麼?

“其真正的問題是規模擴張得太快,這導致每家商店平均售出的商品數量不能令人滿意,從而導致了店鋪層面的經濟危機以及造假事件的發生。”EqualOcean認爲,儘管巨大的不當行爲揭露了瑞幸運營過程中的失誤,但其通過技術驅動的模型爲消費者提供便宜而且方便的咖啡,並非是一個有缺陷的商業模式。

根據EqualOcean的說法,瑞幸事件是財務欺詐,這傷害的更多是投資者,但不是欺騙客戶——比如提供劣質產品。“只要公司像以前那樣順利運營,普通民衆就不會僅僅因爲財務造假事件而改變其行爲,這畢竟與他們購買產品的決策無關”。

在EqualOcean看來,“財務欺詐行爲讓瑞幸承擔了應該擔當的責任和後果,但其咖啡業務的基礎——供應鏈、用戶羣、店鋪經營並未受到明顯動搖。所以,目前宣佈瑞幸死刑還爲時尚早。”

那麼,瑞幸還能不能活下來?EqualOcean認爲,目前它至少可以採取三種策略置之死地而後生:

第一,關閉表現不佳的門店,尤其是在門店網絡密度較高的地區。過去幾年,瑞幸公司一直對規模擴張比較偏執,而不考慮單個門店的利潤率;

第二,放慢在茶飲料市場的擴張速度。因爲與咖啡相比,茶飲料是一種非標準化產品,而且它也無法利用瑞幸的咖啡供應鏈;

第三,將目標轉移到休閒食品類別上,瑞幸的未來之戰應該是針對便利店而不是星巴克。

按照這種邏輯,EqualOcean還稱“如果瑞幸能夠生存下來,其長期價值將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新聘的高管們能否促進銷售收入的集約化增長”。(該部分由晏舒 編譯)

02

最明智的做法是等待

專業投資人、美國特許金融分析師、英國特許證券和投資協會準會員Dilantha De Silva

任何一家公司的財務造假對投資者來說都是噩夢,現在瑞幸的投資者只能選擇咬牙度過難關。

美國特許金融分析師Dilantha De Silva認爲:“每一位投資者都希望在股票最高點時離場,但是現在已經沒有回頭路了。而現在最佳策略就是需要降低外界干擾,繼續拿着瑞幸的股票。”

財務造假醜聞並不意味着瑞幸咖啡的終結。其實,在美國,虛假銷售和其他類型的會計舞弊行爲對投資者而言並不新鮮,將此類醜聞泛化並假定涉及醜聞的每個公司最終都會破產是一個嚴重的錯誤。

比如,卡夫亨氏在2019年就成爲美國證劵交易委員會的調查對象,該公司不得不重新提交其2016年和2017年的財務報表,但是卡夫亨氏仍在運營,並有捲土重來的跡象。最近,通用電氣也被指責操縱賬戶藏匿鉅額虧損。所以說,一家公司並不會因爲一個醜聞而破產。

Dilantha並不是對瑞幸的未來表示樂觀,也不是將瑞幸咖啡與上面任何一家公司相比。在他看來,投資者需要明白的是,瑞幸咖啡在中國市場擁有4500家門店,而中國的消費者有多少會因爲其財務欺詐而不去買他們更便宜的咖啡,這是一個重要的問題。如果公司繼續運營,當醜聞和與之相關的懲罰成爲過去式,股價是很有可能慢慢恢復的。

瑞幸目前面臨着很多不確定性,在會計醜聞的混亂局面下,不能讓情緒左右投資決策,Dilantha說,“最明智的做法就是等待。”

03

管理層面風險依然存在,但值得觀察

瑞幸股票投資者Martin

很多在美國上市的中國公司都是科技公司,這並非巧合。因爲許多科技公司在沒有盈利之前,就先尋求規模擴張,美國資本市場提供了一個理想的解決方案。

瑞幸股票投資者Martin告訴《一點財經》:“其實,當渾水聲稱收到了一份關於瑞幸造假的報告決定將瑞幸做空時,我並沒有搭理這個消息。”

Martin幾乎看過瑞幸的每一份簡報,在中國和美國,關於瑞幸故事的敘事風格是不同的。在美國,瑞幸被譽爲中國版的星巴克。瑞幸上市的第一天,就看到了投資者們的欣喜若狂——瑞幸股價上漲了48%。

而在中國,瑞幸經常會遭遇質疑之聲,被拿來與ofo比較。事後看來,ofo的商業邏輯是什麼?便宜、便宜、更便宜。瑞幸的市場策略呢?還是便宜、便宜、更便宜。

在瑞幸公司公佈財務造假之後,Martin清空了瑞幸股票。到如今,Martin依然不相信瑞幸公司的財務造假僅僅只是首席財務官和他的四位下屬策劃的一起完美的騙局,而CEO和其他高管一無所知。

“瑞幸公司在管理層面上的風險依然很大。現在爲止,我們既不知道新的管理層會如何帶領瑞幸走出低谷,也不知道瑞幸真實的數據。但既然有動手術的決心和行動,還是值得再觀察。”

Martin認爲,瑞幸的財務造假只是表面現象,應該看到更深層次的東西。“當瑞幸創造出虛幻的門店利潤,企業的虧損看起來就好像完全來自公司新開的、還未能盈利店面的支出,而使管理層忽略了有缺陷的商業模式。”

04

瑞幸有用戶這座“青山”就夠了

某城商行支行行長 (未具名)

股票的背後是生意+資本,資本固然重要,然而生意纔是根本。之前市場一直討論的焦點集中在瑞幸咖啡到底是想玩資本,還是實打實做生意。

瑞幸咖啡是在今年5月15日收到了納斯達克的除牌通知,一般來說,聽證會通常安排在交易所收到請求日期後的30至45天舉行。也就是說,聽證會最晚會在6月底舉行。

從目前美國社會環境(大規模示威遊行)和二級市場環境(多次熔斷)來看,瑞幸還是非常幸運的,現在股東或者機構出手護盤會對聽證會上論證企業自行披露財務造假後帶來的損失非常有利。

6月1日開始最近幾天,我們看到瑞幸咖啡的流入幾乎都是大單和中單,也就是說不管出於什麼原因,機構是願意買入的。雖然瑞幸自曝運營數據造假,但這個運營2年多的企業的業務基本面已經在這裏,而且也已經跑了起來。

出事後幾天,瑞幸的線下門店都遭到了爆單擠兌,我們當時還在討論,高管自曝-股價踩地-店面擠兌-破產倒閉,短短几天內可能這個企業就不行了。但現在回過頭來看,用戶恐慌大概在出事幾天後就消散了。

對於非投資人用戶來說,比起關心二級市場瑞幸咖啡的漲跌,他們更關心我是不是還能用這樣一個價格喝到咖啡。對瑞幸咖啡來說,有用戶這座“青山”就夠了。

可能瑞幸最後難逃從美股退市的下場,但這確實沒有什麼好辯駁的,上場就一定遵守這個場子上的遊戲規則,但APP會不會下架,決定權在消費者口中:用手投票or用嘴表決。畢竟,快消品其實也是一門好生意,追求單店盈利,還是有可能的,至少他的開店成本、人工成本相對還是可控的。

還有要說明的一點是,瑞幸咖啡不是造成中概股迴歸的引子,它只是中美貿易摩擦中被放大的導火索,真正的戰場可能還是在高端芯片和新能源。包含阿里巴巴、拼多多、網易等更多優秀的中概股擇機迴歸,其實也是基於對兩種資本市場的發展趨勢的判斷,然後去選擇一種更加穩健、更加良性的土壤去發展。

05

“資產和模式”可能是瑞幸翻盤的唯一機會

某機構新零售分析師肖海燕

資本市場向來是故事驅動的,而瑞幸咖啡,本身就是資本市場最喜歡的那類故事。

從投資角度來看,早期投資的本質要麼是投人,要麼是投市場,魚翅和熊掌往往難以兼得。早期初創公司沒有時間和能力達到兩全其美,這幾乎是不可調和的尷尬。而瑞幸咖啡,顯然不是這樣的常規案例。

從人上說,來自神州高管的創始團隊,怎麼看都是市場上的頂尖配置;從市場上說,全球最大市場的消費升級遇上咖啡從速溶轉向現磨的歷史潮流,怎麼看都是無法置疑的絕佳機會;從融資上說,來自陸正耀的天使投資已經把投資收益曲線上風險最大的早期部分強勢填平,怎麼看風險都已經得到了極大的緩釋和兜底。

於是,一個完美的劇本出爐了:“主角”是一羣經驗豐富的行業翹楚,“目標”是通過閃電戰佔領正在起飛的現磨咖啡市場,“對手”是星巴克和COSTA等傳統咖啡零售商,“結局”是幾何級增長的營收數據和肉眼可見的上市之路,中間唯一剩下的環節“努力”,就是資本的錢!

這樣的存在,資本怎麼可能視而不見?而且從資本機構的追求的“結局”上來看,瑞幸確實成功上市了,先是守住了發行價,後來又強勢上漲,這簡直是夢寐以求的完美標的。

然而一切都止步於瑞幸自曝財務造假那一日,高管層除了要面臨刑罰,瑞幸的品牌價值也一落千丈。未來不太好說,畢竟肅清現有高管、挽回瑞幸品牌名譽操作做起來還是非常有難度的,同時還要維持企業運營。重生需要一個過程,但不是都有企業都能扛過這一關。

只不過,唯一機會還是在瑞幸的部分資產(最重要的是用戶數據)和模式(門店網絡、用戶滲透度等)上,這些可能也會吸引此前一些本土競爭對手。

除此之外,也不排除有投機資金對賭瑞幸退市之後回國上市的可能,只不過鑑於瑞幸咖啡財務造假性質嚴重,迴歸國內獲批的概率可能也很低。當然這也只是一些市場猜測,沒有任何消息來源和依據。

06

瑞幸股票回漲背後邏輯是什麼

美股投資人劉峻榜

說實話,我有點兒看不懂瑞幸了。我以爲股價都判了死刑了,結果現在一點點在往回漲着。我和其他投資人交流了一下,多數人覺得這可能是因爲瑞倖存在一定的併購價值。

也有一種是純資本操作的模式,就是啓動困境反轉策略。困境反轉型企業具備以下這三個重要特徵:

一是企業經營基本面經歷了瀕臨死亡的境地,財務風險已經充分體現在了股價上,比如企業爆出大幅虧損之後,股價基本處於歷史低點位置;

二是公司經營管理層得到了置換,新的經營班子在經營管理方面具有優秀的業績,對目前公司的經營具有較大的影響力,公司經營有望扭虧爲盈;

三是從清算價值的角度來分析,公司目前股價處於低估階段,股價具備了較高的安全邊際。

瑞幸可能偏向於第三類。

所以現在看,瑞幸未來比較好的歸宿是有巨頭以一個相對較低的價格把他們給併購了,但給予瑞幸獨立運營權,原來的供應鏈、設備、技術、員工繼續工作,可能就是收購公司會派一些駐場管理層,維持兩邊的協同。

07

瑞幸不能倒

美股投資者RYAN

“瑞幸已經度過了最壞的市場階段,並且經歷了股價大幅殺跌之後,空頭機構已經‘收割’的差不多了,所以現在存在一些交易性的機會。影響其後續走勢的變量因素在於中美監管機構的調查結果和股民可能的索賠。”

在RYAN看來,無論後續資本市場如何發展,瑞幸咖啡很難走向破產清算,更大的可能在於通過一系列的“大手術”,瑞幸的資產得以存續,爲“翻盤”贏得機會。

這其中還有一個邏輯在於瑞幸財務造假已經帶給整個中國公司在海外的口碑以及中概股在國際投資者眼中的形象已經帶來了衝擊和影響,如果這一輪的危機瑞幸沒能挺過去,還會對中概股帶來二次衝擊,所以從這個角度而言,瑞幸必須搶救,必須得搶救回來。

“實際上,我們得釐清兩個層面的問題:一是瑞幸的資產到底有沒有價值,有多少價值;二是責罰應當把板子落在造假者身上,嚴懲不貸。”從投資者的角度,RYAN認爲保全瑞幸的上市資產,使其能度過難關的話同樣也是在保護投資者的交易利益。

從基本面判斷,瑞幸CEO、COO等核心高管的“剝離”在公司內治方面也算是“止血”,現在就看新的管理者能否迅速端出解決方案,穩定住瑞幸的盤面,進而贏得“存續”的可能,這很關鍵。

“另一方面,我觀察到瑞幸的門店也在進行適當的‘優化’調整,並沒有出現大規模的關店潮,這很重要。畢竟瑞幸咖啡在年輕消費者族羣裏還是有羣衆基礎的,如果能夠迅速在財務賬面上扭轉頹勢,後面就會相對有利很多。”

RYAN認爲,現在時間是個關鍵因素,因爲留給瑞幸爭取存續的時間很短,加上目前整個美股市場對於中概股的風向非常不利,所以從投資者的角度而言交易性機會並不意味着瑞幸的股票能夠迎來觸底反彈,一切還得等到正式的“裁決”之後。

但RYAN相信,即便是退市,瑞幸也不會輕易“倒下”。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