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病逝后,中年出轨的父亲说了一句话,让人潸然泪下 1 2 3 4 5

1

我的夫家离娘家并不远,走几里路,再过座桥就到了。

我打小就喜欢窝在母亲身边,即便后来为人妻为人母,只要稍有空闲,我就会带着孩子回娘家,晚上也总要跟她聊聊天才入睡。

直到我的孩子在城市结婚生娃后,为了照顾小孙子,我第一次离开家乡,第一次离开母亲那么远,那么远。

刚到城市生活,我每天都会给她打电话,说说一天发生的琐事,母亲在电话那头总要千叮咛万嘱咐:注意安全,注意身体。

那年我46岁,逢年过节我总要回去一趟,除了家里的祭拜外,更重要的是陪陪母亲。

这样的日子过了三年,一切都好。

直到我49岁那年的某一天,二妹打来电话,说母亲癌症晚期,让我抽空回去一趟。

我紧紧地握着电话,一再跟二妹确认,是不是搞错了。

因为母亲身子骨一直很硬朗,虽七十有六,但能吃能喝能侃大山,笑起来声音震天响。

二妹说,母亲的病来得突然,前阵子说她胃口不好,吃了几天开胃的药,但迟迟不见好。没过几天,就开始恶心、呕吐、昏睡,送去市医院做了全身检查,医生告知是肝癌,还是晚期。

我那时候才知道离别是什么,离别是迷眼的沙,沙一进眼,泪就出来了。

2

我长这么多,没见过像我母亲这样的女人。

她嫁给我父亲那年,正好二十,没有特别养眼的外表,却有养活全家的力气。

田地、养殖场、家里,她都打理得有模有样,在生活上既不过度节省也不大手大脚,该买就买,该花就花,从没让我们眼馋过别人家的孩子。

小时候,我总会见到很多大人沿街叫骂,骂孩子、骂老公,理由不外乎就是丈夫赚钱少,不顾家,孩子太顽皮,不省心。

这样的事却没有发生在母亲身上,不是她不苦,而是她总会自己扛下来,她不愿意让我们看到生活特别不堪的一面。

在母亲生下我们五个孩子后,父亲却跟母亲的朋友好上了。

母亲知道时,那女人已经怀了孕。我以为这次母亲一定会撒泼骂街,或者揪着对方的头发歇斯底里地吼叫。

但是,依然没有,她该吃饭吃饭,该干活干活,像什么都没发生一样。她说,这种事想拦也拦不住。她也从来没有在孩子面前说过父亲的坏话,咒骂那个抢了她丈夫的女人,一次都没有。

母亲像一泓深潭,深深埋藏了那些纠葛和丑陋,留给别人的永远是平静的清泉。

3

可她如此善良的人,一生坎坷,令人心疼。

先是弟弟,他是我们几个中最喜欢读书的,从来不让父母操心,也不像其他男孩子爱闹爱斗爱捣乱。

毕业后,他如愿考上了公务员,表现优秀很快被提了级,却在一次回家路上出了严重的车祸,人没了。

身后事是母亲一手操办的,她一直没有大哭,直到要盖上土的那一刻,她才突然间扑到棺木上,撕心裂肺地喊着弟弟的名字。

有时候,人倒霉起来是没有原因的。

再是二弟,他以前是出了名的大孝子,可自从娶了媳妇,分了家后,就跟母亲离心了。

他不再像以前那般对母亲嘘寒问暖,有时候一个星期都见不到人,直到他不小心摔断了腿,母亲放下手头的事情去照顾他,俩人才解开了心结。

母子俩重归于好没多久,二弟却因为囊尾炎救治不及时去世了。

两个儿子接连去世,不过几年的时间,白发人送黑发人,母亲一下就苍老了。

从头到尾,她把自己关进房里痛哭了一场后,便擦干泪,继续生活。

我有时候觉得,母亲坚强得让人害怕。

4

我刚到家,母亲睁开眼一看到我,忙笑着说:妈没事,别担心。

她当时说这几个字已用尽了全身的力气,说一个字就吞一次口水,可想而知有多难受。

二妹说从查出病情到现在,母亲都没有哭过。

到后来她实在说不出话了,就愣愣地盯着吊瓶,滴一滴,她就眨一次眼睛。

我们姐妹三个每天轮流照顾她,给她擦洗身体,蹲在床旁跟她说话,即使她说不出话,但她总会适时笑一笑,让我们知道她在听。

晚上等母亲睡着后,我们三个就会挤在旁边那张1.5米的小床上,紧紧地靠在一起,没有人愿意去别的房间,生怕母亲突然走了。

大概过了一个月,有天我在给母亲擦身时,发现她双拳紧握,好像很紧张的样子,嘴角处有一条细小的纸巾。

我急忙呼叫其他人,一起掰开母亲的嘴,发现嘴巴塞了一大团纸。

我们把纸巾掏出来后,纷纷跪在地上嚎啕大哭,母亲始终闭着眼睛,嘴唇咬得死死的。

母亲摸着自己的胸口,“呜呜呜”地哼着,我们知道她肯定很痛苦。

她“吞纸巾”是想早点结束自己的生命,她不想看到我们为了她,没日没夜的。她虽然舍不得离开人世,但更舍不得她的孩子跟着受累。

5

歪打正着,那些纸巾把母亲喉咙里的粘液沾了部分出来后,她开始能吃点东西了。

看着母亲像婴儿般一勺勺地喝着米汤,我们都哭了。

那段日子,父亲的“私生子”也纷纷从外地赶回来看望母亲,因为在那段是非满天飞的日子里,母亲从来没有因为对父亲的厌恨而把情绪波及到他们身上。

虽无任何血缘关系,但他们很尊重母亲。

可终究还是抵不过岁月和生命,我们没高兴几天,母亲就去世了。

送葬那天,来了特别多的人。不知是哀乐和家属的哭声过于悲戚还是其他,很多人都替母亲流泪,轻叹着她的不幸。

哭的人这么多,母亲在那条路应该会好走些,生时,受过太多的苦,走后,愿顺遂。

母亲生前常对我说:生活够苦,从不挣扎,尽力而为,放过自己。

每每想起,我都会鼻酸。那段最艰难的日子,母亲咬牙走来,为了不让我们委屈,她永远像向日葵一样,伴着阳光,闪闪发亮。

母亲走后半年,父亲也跟着去了。

父亲说这辈子最对不起的就是母亲,年轻时,没给过她好的生活;中年时,又带给了她那么大的打击;老年时,自己痴痴呆呆不记事,里里外外还是得靠母亲一个人撑着。

生时,亏欠;死时,同去。

我在五十那年,成了没有娘的孩子。

余生的每一天,我都深深想念她。我那睿智而坚强的母亲,一辈子历经坎坷,却永远笑颜以对。虽没有太多文化,却用她的一生诠释了生命的深度和广度,甚至没有哪本哲学书比她更周全。

母亲,如果有下辈子,我想继续当你的女儿。倘若还可以许第二个愿望,我希望母亲的下辈子不要那么苦。

注:本文为真实生活记录,文中的“我”是作者的婆婆。为方便读者理解,以婆婆为第一人称来讲述。

作者:木骆;编辑:墨花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