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譯器優化選項帶來的影響邏輯的問題

最近遇到了編譯優化選項竟然會影響到代碼邏輯的事,然後上網看到一篇還不錯的文章,以防備用,粘貼如下:

原文鏈接地址:點擊打開鏈接

正文一

我們知道在C語言編譯時,有那麼幾個常用的優化編譯選項,分別是-O0,-O1,-O2,-O3以及-Os。之前一直覺得既然是優化選項,頂多是優化一下邏輯,提高一些效率或者減少一下程序大小而已。很少會覺得它們會影響程序的最終結果。直到最近在ARM平臺上發現一個程序裏的一個bug,才覺得這些優化選項有時候也沒那麼智能。或者說針對ARM平臺,還沒有那麼智能。
     首先看這麼一段程序,此程序是我將問題簡單化的程序:
#include<stdio.h>
#include<string.h>

int main()
{
  char buffer[1024] = {0,1,2,3,4,5,6,7};
  int iTest = 0x12345678;
  int *p = (int *)(buffer + 7);
  memcpy(p, &iTest, sizeof(iTest));
  printf("%x\n", buffer[6]);  
  printf("%x\n", buffer[9]);   
  return 0;
}

</pre><pre>
    乍看之下,覺得這個程序沒啥問題。然後我們將此程序文件名稱叫point.c。然後分別用交叉編譯鏈進行如下編譯:
   arm-xxx-linux-gcc point.c -o point0 -O0
   arm-xxx-linux-gcc point.c -o point1 -O1
   arm-xxx-linux-gcc point.c -o point2 -O2
   最終再分別執行三個程序,結果卻有點出人意料:
   ./point0
   6
   34
   ./point1
   34
   0
   ./point2
   6
   0
   只有在-O0,也就是沒有優化的情況下,結果才和假想的一致。但是同樣的問題在x86平臺上卻沒有問題。
   於是我通過用以下命令,分別來生成不同優化選項下的彙編代碼,來確定在ARM平臺上編譯到底出了什麼問題。
   arm-xxx-linux-gcc point.c -o point0.s -O0 -S
   arm-xxx-linux-gcc point.c -o point1.s -O1 -S
   arm-xxx-linux-gcc point.c -o point2.s -O2 -S
   然後對比三個彙編的代碼,發現問題出在memcpy這句話上。
   在point0.s中,程序是老老實實的調用的memcpy,然後就將0x12345678老老實實按照字節一個個的放到了buffer+7的位置。
   而在point1.s中程序則是沒有調用memcpy,而是用的語句:
   str        r3, [sp, #7]
   而此時r3中存儲的就是0x12345678;而由於我採用的ARM平臺是32位的,此語句執行時,地址線應該不會發生變化,所以最終的結果是buffer+4到buffer+7的數據被覆蓋了,而不是buffer+7到buffer+10的數據被修改。
   而在point2.s中,貌似又針對流水線進行了優化,程序執行順序會有所變化,在對buffer部分位置賦初值的順序是在str  r3, [sp, #7]之後,所以buffer+6處的數據反而是正確的6。
   分析到這兒,也許有人會說寫個簡單的程序,都會因爲編譯的優化選項不同導致結果不同,那這memcpy是不是就不敢用了?
   其實一般只要有較好的編程習慣的話,都不會遇到此類問題,比如下面的程序:
	#include<stdio.h>
	#include<string.h>

	int main()
	{
 	 char buffer[1024] = {0,1,2,3,4,5,6,7};
 	 int iTest = 0x12345678;
 	 char *p = buffer + 7;
  	memcpy(p, &iTest, sizeof(iTest));
  	printf("%x\n", buffer[6]);  
 	 printf("%x\n", buffer[9]);   
  	return 0;
	}
	這段程序其實只是簡單的改變了p的類型,就能保證在各種優化下,結果都一樣。可見好的編程習慣是有多麼的重要。



正文二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