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 關、列表和字典

1、列表

1-1、什麼是列表

  • 列表的代碼格式:teacher=['七七','卡西','延君']
  • 這裏的['七七','卡西','延君'] 就是一個列表,一個列表需要用中括號[ ]把裏面的各種數據框起來,裏面的每一個數據叫作“元素”。每個元素之間都要用英文逗號隔開

1-2、從列表提取單個元素

注意:列表的偏移量是從 0 開始的,而不是我們習慣的 1 開始

teacher=['七七','卡西','延君']

teacher[0]='七七'

teacher[1]='卡西'

teacher[2]='延君'

1-3、從列表提取多個元素

口訣:“左右空,取到頭;左要取,右不取”

teacher=['七七','卡西','延君']



teacher[:2]=['七七','卡西']

1-4、給列表增加/刪除元素

1-4-1、給列表增加元素

格式:列表.append('元素名')

teacher=['七七','卡西','延君']



teacher.append('琦玉')  
# 結果爲 teacher=['七七','卡西','延君','琦玉']

 

1-4-2、給列表刪除元素

格式:del 列表['元素名']

teacher=['七七','卡西','延君','琦玉']



del teacher['琦玉']



# 結果爲 teacher=['七七','卡西','延君']

2、數據類型:字典

2-1、什麼是字典

  • 字典的表現形式爲:teacher={1:'七七',2:'卡西',3:'延君'}
  • 字典和列表有3個地方是一樣的:1.有名稱;2.要用=賦值;3.用逗號作爲元素間的分隔符。
  • 列表外層用的是中括號[ ],字典的外層是大括號{ }

2-2、給字典增加/刪除元素

2-2-1、給字典增加元素

格式:字典[鍵]=值

teacher={1:'七七',2:'卡西',3:'延君'}



teacher[4]='琦玉'



# 結果爲 teacher={1:'七七',2:'卡西',3:'延君',4:'琦玉'}

2-2-2、給字典刪除元素

格式:del 字典['鍵名']

teacher={1:'七七',2:'卡西',3:'延君',4:'琦玉'}



del teacher[4]



# 結果爲 teacher={1:'七七',2:'卡西',3:'延君'}

2-2-3、給字典修改元素

格式:字典['鍵']=值

teacher={1:'七七',2:'卡西',3:'延君'}



teacher[3]='琦玉'



# 結果爲 teacher={1:'七七',2:'卡西',3:'琦玉'}

3、知識拓展

3-1、sort()函數(永久改變列表的元素排序)

用法:列表名.sort()

a=[2,3,1,4,3]



a.sort()



print(a)



# 結果爲 a=[1, 2, 3, 3, 4]

3-2、sorted()函數(短暫性的對列表進行臨時排序)

用法:sorted(列表名)

a=[2,3,1,4,3]



print(sorted(a))



print(a)



# 結果分別爲 a=[1, 2, 3, 3, 4];a=[2,3,1,4,3]

3-3、reverse()函數(倒着打印列表)

用法:列表名.reverse()

a=[2,3,1,4,3]



a.reverse()



print(a)



# 結果爲 a=[3, 4, 1, 3, 2]

3-4、len()函數(確定列表長度)

用法:len(列表名)

a=[2,3,1,4,3]



print(len(a))



# 結果爲 5

3-5、insert()函數(在列表中指定位置插入元素)

用法:列表名.insert(索引,值)

a=['七七','卡西','延君']



a.insert(1,'琦玉')



print(a)



# 結果爲 a=['七七', '琦玉', '卡西', '延君']

3-6、pop()函數(刪除列表中的元素,而且返回刪除值)

用法:列表名.pop(索引)

a=[2,3,1,4,3]



b=a.pop(1)



print(b)



# 結果爲 b=3

3-7、remove()函數(用元素進行檢索刪除,返回None值)

用法:列表名.remove(元素的值)

a=[2,3,1,4,3]



a.remove(4)



print(a)



# 結果爲 a=[2, 3, 1, 3]

3-8、列表的簡單統計計算:mim函數(),max函數(),sum函數()

用法:min(列表名),max(列表名),sum(列表名)

a=[2,3,1,4,3]



print(min(a))



print(max(a))



print(sum(a))



# 結果分別爲 1;4;13

3-9、使用range()函數和list()函數創建數字列表

用法:list(range())

a = list(range(1,6))



print(a)



#  結果爲 a = [1,2,3,4,5]

4、習題

 

4-1、列表切片 01

list1=['延君','周杰倫','陳奕迅','馬化騰','林俊杰','歐陽娜娜']



list2=list1[1:5]



list3=list2[2:3]



print(list3)

這時候終端顯示爲

A、['馬化騰']

B、['周杰倫','陳奕迅']

C、['陳奕迅','馬化騰','林俊杰','歐陽娜娜']

D、報錯

答案:A

解析:這裏考察的是切片,看題目,打印list3是在list2基礎上進行索引的,而list2是在list1基礎上進行索引的,那麼首先打印list2,根據切片規則,左取右不取,則需要取得是偏移量[1,2,3,4]的元素,則打印出來的結果是 ['周杰倫','陳奕迅','馬化騰','林俊杰'],再根據list2再進行切片,list2[2:3]在修改後的list2的基礎上則爲偏移量[2],則打印爲['馬化騰']。

 

 

4-2、列表切片 02

name=['延君','卡西','加加','醬醬','吳楓','艾德']



teacher=name[1:6]



master=teacher[3:4]



print(master)

這時候終端顯示爲 (A)

A、['吳楓']

B、['加加','醬醬']

C、['艾德']

D、艾德

 

4-3、字典提取

d = {'我是誰':'我是人','我來自哪裏':'來自地球','我將要去何處':'去向不知道','你是誰':'誰稀罕'}



for i in d:

要想打印出:

>>>我是人

>>>來自地球

>>>去向不知道

>>>誰稀罕

應該輸入什麼並打印出上述語句?

 

A、print(d[i])

B、print(d)

C、print(i)

答案:A

解析:

  • print(d[i]) 打印的是字典裏面的鍵值Value,所以是符合題意的
  • print(d)打印的是整個字典,而字典裏面有四個元素,所以會打印四次字典
  • print(i)打印的是字典裏面的鍵key

 

4-4、字典與列表取值

題目:週末約上了你的女神,天氣很熱,現在你的女神很想要喝一杯奶綠,不要加冰,三分糖,還要記得加珍珠,你現在跑過去對面的一點點給你的女神買奶茶,你要怎樣正確點單?

milky_tea={'醇茶':'四季春茶','奶茶':'奶綠','甜度':['3分糖','5分糖','全糖'],'冰':'去冰','加料':['紅豆','椰果','珍珠']}

答案

print('我要一杯:'+milky_tea['奶茶']+milky_tea['甜度'][0]+milky_tea['冰']+'還要加'+milky_tea['加料'][2])

解析:字典取值要找的鍵,列表則是看偏移量,先找到想要去的值,輸入對應的鍵,鍵名字要記得加'',列表的偏移量是在0開始算的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