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澆滅孩子的恕火》

       中午下班回家,門一開,看到兩小子坐在沙發上,老二連忙哭着喊:“媽媽哥哥把我的氣球搞壞了。”大的一邊搗鼓氣球一邊回話:“沒有,氣球本來就壞了。”我沒吱聲,其實心裏想,騎了幾公里回來見你們,陪你們喫飯,一進門就這麼“招待“我啊。老規矩,冷處理。我當沒聽到老二的哭訴,反叫他幫我拿拖鞋,老二顯然是生我的氣了,坐在那裏沒有動。老大邊吹氣球,邊走去陽臺幫我拿鞋。孩子的微動作其實是探知其心理程度的一個方法,通過拿鞋這件事,我可以判斷老大還處於理智狀態。可是不理智的老二並沒有罷休,繼續申訴着。我放下包,脫套口罩,去洗手,做着進門該做的常規程序。老大說我沒有把你氣球弄壞,你看,氣球本來就有一個洞。老二說不對,就是你弄的,是你把氣球弄沒氣的,這麼兩三個回合下來,老大火了,氣球也不吹了,並把氣球裏好不容易吹進的一氣都給放了,然後把氣球甩給了老二,氣沖沖的回自己房間了,只聽門咔嚓一聲鎖上了。

       飯好了,我喊了兩聲喫飯了,見老大沒出來,又跑過去敲了一下門,說大寶喫飯啦。老大出來了,老二已經坐在桌子上津津有味地喫着午餐肉罐頭,可以看得出來,他是不願意分享一點給哥哥的,而哥哥呢,見他那副霸道自私的樣子也是恕不可竭,自己盛了一碗飯,帶着氣在夾菜,飯本來就裝的挺滿的,又這麼大力地夾菜,結果弄灑了好多菜,我看到了,但也沒吱聲,他慢慢地把灑在桌上的菜一點一點夾回碗裏,然後抱着碗跑去茶几那裏喫。從他把菜一點一點夾回碗裏的這個動作,我知道他對於情緒是有在管理的。

        每天中午我會用手機放一些故事,今天突然想起昨天新下載了《喬布斯傳》,於是點開播放,心裏想着,嘿嘿,咱就看看你們今天這齣戲最後咋個結局。過了一會,我跟老二說,你送一塊火腿腸給哥哥去,老二大概是因爲有火腿喫,氣球的事早過去了,所以他倒也願意,我說你弄塊大的給哥哥送去,他真照做了。我又對老大說來桌子上喫飯啊,老大回了句沒位子,我一看原來老二真的是佔了桌子的大半邊(平常喫飯他倆是坐一排的),我讓老二趕緊挪一挪。老大回到桌子上來了,老二也夾了一大塊火腿給哥哥,沒想到老大摸着老二的腦袋瓜說二寶真棒。好啦,相安無事啦!

       在處理兩孩子的問題上,經過這麼多年,算是積累了一些經驗吧。遇事冷靜,少干預矛盾,多用愛去喚醒,少用言語去說教,要一直尊重孩子。如果能把“看着窩火的鬥爭”轉化成“帶有溫度的和解”,何嘗不是一件有意義的,幸福的事呢。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