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描述子距離種類

1.hausdorff距離
  微分動力系統原理 這本書裏有介紹
  Hausdorff距離是描述兩組點集之間相似程度的一種量度,它是兩個點集之間距離的一種定義形式:假設有兩組集合A={a1,…,ap},B={b1,…,bq},則這兩個點集合之間的Hausdorff距離定義爲H(A,B)=max(h(A,B),h(B,A)) (1)
  其中,
  h(A,B)=max(a∈A)min(b∈B)‖a-b‖ (2)
  h(B,A)=max(b∈B)min(a∈A)‖b-a‖ (3)
  ‖·‖是點集A和B點集間的距離範式(如:L2或Euclidean距離).
  這裏,式(1)稱爲雙向Hausdorff距離,是Hausdorff距離的最基本形式;式(2)中的h(A,B)和h(B,A)分別稱爲從A集合到B集合和從B集合到A集合的單向Hausdorff距離.即h(A,B)實際上首先對點集A中的每個點ai到距離此點ai最近的B集合中點bj之間的距離‖ai-bj‖進行排序,然後取該距離中的最大值作爲h(A,B)的值.h(B,A)同理可得.
  由式(1)知,雙向Hausdorff距離H(A,B)是單向距離h(A,B)和h(B,A)兩者中的較大者,它度量了兩個點集間的最大不匹配程度


2.歐式距離


  歐幾里得距離定義: 歐幾里得距離( Euclidean distance)也稱歐式距離,它是一個通常採用的距離定義,它是在m維空間中兩個點之間的真實距離。
  在二維和三維空間中的歐式距離的就是兩點之間的距離,二維的公式是
  d = sqrt((x1-x2)^+(y1-y2)^)
  三維的公式是
  d=sqrt((x1-x2)^+(y1-y2)^+(z1-z2)^)
  推廣到n維空間,歐式距離的公式是
  d=sqrt( ∑(xi1-xi2)^ ) 這裏i=1,2..n
  xi1表示第一個點的第i維座標,xi2表示第二個點的第i維座標
  n維歐氏空間是一個點集,它的每個點可以表示爲(x(1),x(2),...x(n)),其中x(i)(i=1,2...n)是實數,稱爲x的第i個座標,兩個點x和y=(y(1),y(2)...y(n))之間的距離d(x,y)定義爲上面的公式.
  歐氏距離看作信號的相似程度。 距離越近就越相似,就越容易相互干擾,誤碼率就越高。
  所謂歐氏距離變換,是指對於一張二值圖像(再次我們假定白色爲前景色,黑色爲背景色),將前景中的像素的值轉化爲該點到達最近的背景點的距離。
  歐氏距離變換在數字圖像處理中的應用範圍很廣泛,尤其對於圖像的骨架提取,是一個很好的參照。
  所謂歐氏距離變換,是指對於一張二值圖像(再次我們假定白色爲前景色,黑色爲背景色),將前景中的像素的值轉化爲該點到達最近的背景點的距離。
  歐氏距離變換在數字圖像處理中的應用範圍很廣泛,尤其對於圖像的骨架提取,是一個很好的參照。
  ========
  歐氏距離:(∑(Xi-Yi)2)1/2,即兩項間的差是每個變量值差的平方和再平方根,目的是計算其間的整體距離即不相似性。
  我們熟悉的 歐氏距離雖然很有用,但也有明顯的缺點。它將樣品的不同屬性(即各指標或各變量)之間的差別等同看待,這一點有時不能滿足實際要求。例如,在教育研究中, 經常遇到對人的分析和判別,個體的不同屬性對於區分個體有着不同的重要性。因此,有時需要採用不同的距離函數。


3.馬氏距離:
馬氏距離是由印度統計學家馬哈拉諾比斯(P. C. Mahalanobis)提出的,表示數據的協方差距離。它是一種有效的計算兩個未知樣本集的相似度的方法。與歐式距離不同的是它考慮到各種特性之間的聯繫(例如:一條關於身高的信息會帶來一條關於體重的信息,因爲兩者是有關聯的)並且是尺度無關的(scale-invariant),即獨立於測量尺度。對於一個均值μ,爲協方差矩陣爲Σ的多變量向量,其馬氏距離爲((x-μ)'Σ^(-1)(x-μ))^(1/2)。
馬氏距離也可以定義爲兩個服從同一分佈並且其協方差矩陣爲Σ的隨機變量與的差異程度:
  如果協方差矩陣爲單位矩陣,那麼馬氏距離就簡化爲歐式距離,如果協方差矩陣爲對角陣,則其也可稱爲正規化的歐氏距離'.
  其中σi 是 xi 的標準差.
馬氏優缺點:
  1)馬氏距離的計算是建立在總體樣本的基礎上的,這一點可以從上述協方差矩陣的解釋中可以得出,也就是說,如果拿同樣的兩個樣本,放入兩個不同的總體中,最後計算得出的兩個樣本間的馬氏距離通常是不相同的,除非這兩個總體的協方差矩陣碰巧相同;
  2)在計算馬氏距離過程中,要求總體樣本數大於樣本的維數,否則得到的總體樣本協方差矩陣逆矩陣不存在,這種情況下,用歐式距離計算即可。
  3)還有一種情況,滿足了條件總體樣本數大於樣本的維數,但是協方差矩陣的逆矩陣仍然不存在,比如三個樣本點(3,4),(5,6)和(7,8),這種情況是因爲這三個樣本在其所處的二維空間平面內共線。這種情況下,也採用歐式距離計算。
  4)在實際應用中“總體樣本數大於樣本的維數”這個條件是很容易滿足的,而所有樣本點出現3)中所描述的情況是很少出現的,所以在絕大多數情況下,馬氏距離是可以順利計算的,但是馬氏距離的計算是不穩定的,不穩定的來源是協方差矩陣,這也是馬氏距離與歐式距離的最大差異之處。
  優點:它不受量綱的影響,兩點之間的馬氏距離與原始數據的測量單位無關;由標準化數據和中心化數據(即原始數據與均值之差)計算出的二點之間的馬氏距離相同。馬氏距離還可以排除變量之間的相關性的干擾。缺點:它的缺點是誇大了變化微小的變量的作用。
  如果用dij表示第i個樣品和第j個樣品之間的距離,那麼對一切i,j和k,dij應該滿足如下四個條件:
  ①當且僅當i=j時,dij=0
  ②dij>0
  ③dij=dji(對稱性)
  ④dij≤dik+dkj(三角不等式)
  顯然,歐氏距離滿足以上四個條件。滿足以上條件的函數有多種,本節將要用到的馬氏距離也是其中的一種。
  第i個樣品與第j個樣品的馬氏距離dij用下式計算:
  dij =((x i 一x j)TS-1(x i一xj) )1/2(T、-1、1/2都是上標)

  其中,T表示轉置,x i 和x j分別爲第i個和第j個樣品的m個指標所組成的向量,S爲樣本協方差矩陣。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61330-526762.html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