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你真是个复杂的生物~ 1 2 4

更新有点慢哈,我这个人的说明书里有一个“完美主义按钮”,做事情总是想做到最细致,最无可挑剔。

但其实我对这个按钮是又爱又恨的,我也明白是什么导致了我会有这样的按钮,我也深知世上真的很难有真正的完美。

所以当觉察到自己又在和自己较劲,我便选择放下完美的要求,先行动起来,下笔开始写,如有不够完善的地方,未来的日子再和大家慢慢聊。

毕竟写“人”这个话题还是蛮深邃的,我也在不断的学习中,以期用最简单的表达和大家分享我这一路的思考。

我们每天大概会产生成百上千个念头,而且人与人之间是有很多差异的,不然这世界也不会那么丰富多彩,每天都有各种各样的奇闻异事。

我们所能接触到的有限的人里,也很难找到几个和自己各方面都很相似的人。

基于这种复杂,然后我又追求完美,所以对自己的行动设了限,这也是很多所谓“拖延症”产生的原因。所以如果你给自己贴上了“拖延”的标签,不妨和我一起来找找原因。

这一篇,我想从一个更深入的角度来和大家继续完善自己的“说明书”,比如,类似像“完美主义”这样的性格是如何产生的,它背后会有哪些我们并没有那么容易就能看到的“使用说明事项”。

(也许这一篇还讲不完)

1

上一份说明书更多是在外在以及在浅显的角度让我们对自己“初步解析”,但我认为那仅仅只是我们的30~40%。

因为我们会发现,人的组装“零件”好像都差不多,拿长相来看,每个人都有一双眼,一个鼻子,一张嘴。但同一张脸,每个人观察到的点和评判标准却不一样。

导致这个差异的,是我们强大而复杂的大脑,请允许我先简单粗暴的把大脑大致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大脑的基础功能,这一部分只要是正常人几乎都差不多。

另一个是大脑在高级神经活动中所产生的心理、意识。性格即是其中的一部分。我认为这也是人与人间最容易产生差异的地方。

2

先说说大脑基础功能的特点

人类大脑有多少功能这个自不必多说。

我想提到的是,人类有一个很普遍的特点:人们更喜欢优先去做那些相对简单的事情,对于比较难的事,经常会先怀疑,逃避,延迟面对。

之所以不想去做那些比较难的事情,是因为我们还存在爬行脑的特点。

爬行脑遵循本能反应,简单,迅速,基本不思考。

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人天生都比较喜欢玩,喜欢刷手机、刷剧,因为这几乎不用怎么动脑。

而让去学习总是没那么积极,因为主动选择一个相对困难的事去做,是违背大脑“运行规律”的,即所谓的“反人类天性”。

但是我们身边也总有些人热爱学习和思考,说明我们的大脑是可以通过某些因素进行改变或者训练使之不走本能的路线。

再比如说,男生和女生大脑构造天生就有差异,男生更理性,女生更感性,男生更注重整体,女生更注重细节等……

当然这也不是绝对的,大部分符合。这是基因导致的大脑构造差异。

另外,科学家发现人脑进化了大脑皮层,这项“升级”可以使得我们进行更多的深入思考。

比如,我们想事情越来越抽象,复杂,也容易产生各种各样的情绪,也由此创造了非常多的精神产物。

生活中肯定有人觉得自己懒,不爱看书,容易想太多等。

这些特点如果从大脑层面去理解,便就明白,这是我们大脑的“出厂设置”,也可能是自己平时培养出来的思维方式,给大脑设定了一个新的“运行程序”。

3

现在来看看大脑的高级部分

我们常常说的“心理”并不是在心脏上,而是基于大脑的运作,大脑在高级神经活动中所产生的意识。

我的理解是一个人把他接收到的外在信息,在大脑中按他的理解 转化或“翻译”成自己的看法。这个过程可能同时会有情绪产生。

比如,生活中经常会有这种情况:同样一句话或一件事,每个人的理解却不一样。

往好的方向理解的人,会展现出比较好的情绪,往不好的方向理解的人,也许就有生气,伤心,沮丧等情绪产生。

而决定这个人往哪个方向理解的,大部分与他的性格有关。

从上图中我们看到,我们比较熟知的性格只是心理的一部分。

性格是指我们对人对事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上所表现出来的心理特点。性格的形成包括遗传因素以及后天影响(比如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影响等)。

在我看来是后天影响居多。婴儿刚出生时都是张白纸,决定他未来会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更多是他成长的环境。

性格是相对稳定的,但也是可以改变的。

关于人的性格分类,意识产生,心理发展,行为驱动等,这里也有很多心理学流派,感兴趣的可以研究下,我也会在以后的日子里写一写我的思考。

4

上一篇的说明书不知道大家列出了多少关于自己的性格特征。

对于自认为比较好的性格,比如开朗,热情,乐观,上进等,这些特点大家应该都会自我感觉不错,而肯定也会有人对自己有不满,比如不够自信,拖延,懒等。

我想说的是,其实性格没有好坏对错之分,在不同的情境下,不同的性格都会有优劣势。我们的性格是自己成长多年的“产物”。

这一部分有些深奥,我花了很多年在这方面学习和探索,以期搞明白自己为什么是这样的性格。

而且我又是一个“完美主义”,我期望自己有完美的性格,希望自己什么都能做好,相应的,我不能接受自己在一个消沉的状态。

但我也发现,当我对自己要求越高,往往行动更受阻,结果就更是无法达到满意的状态。

于是我花很多时间去学习和探索,接触到了心理学,身心灵课程,禅修等等,这些年下来,我在心态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也终于看到,这世上最坚固的围墙就是心墙。

也是在这些年里,我对深度自我认知和超越有了很多的心得体会,让心墙裂缝,照进生命之光。当然这条路还有很长,我也希望和更多的伙伴一起,勇敢的“解剖自己”。

也许有人会疑问,搞清楚自己很有必要吗?

当然!回到最初说的,你这样一个比电脑还厉害的高级系统每天在操控着你的言行举止,更以一种也许你都无法感知到的“运行程序”编写着你的未来。

所以,我们只是在找寻一个方法能做自己的主人。

我们所有对自己的不满和对自己周围一切的不满,其实都是可以靠自己改变的,也许就是把自己大脑中的一个小小的按钮关掉或者打开就好了。

改变的前提是先要看到它存在的原因,形成的原理,启动的开关,然后才有可能在下一次又要启动程序时实施干预或是研发出一个“控制系统”。

end


碎碎念:

不知道有没有人觉得我的表达是否不够接地气,我不是要写学术论文,这些就是我的日常思考。哈哈

我平时比较喜欢有关生命,宇宙学相关的讯息。

当我走在路上,擡头看到浩瀚的蓝天,不停燃烧的太阳,世间一切壮美的风景,惊觉宇宙很是神奇,地球的存在更是一个奇迹。

而生命的诞生就更不用说了,这是多少亿分之一的幸运,是电光火石,是那一刹那的巧合,躲过了宇宙大爆炸,星球碰撞,自然灾害,地壳运动,它是风雨雷电 空气 土壤的完美配合。

如果这世间有完美,我觉得就是生命了。

当我了解了越多关于生命学说的相关知识后,有很多理论颠覆我的认知,比如:有理论认为,人只是基因的载体,人之所以会衰老死亡,只是遵循了基因这个“幕后推手”所安排好的路。

即当你的基因得以传承(繁衍给了下一代),并抚养继承者到他可以传承下一代的时候,便不需要你的存在了,所以基因不需要咱们活这么长。

再比如电影《黑客帝国》里描述的,也许有一个更高智慧正在操控着人类,操控着地球……

哈哈,这也不得而知。

我只是深深的感觉到,我们作为人类诞生在这个世界上,几十年的生命长度里,要活的明白,用我们丰富的感知去体验这个世界的灿烂,活出生命的意义。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