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易模式介紹

  前言:

    每個人進入股票市場目的都是賺錢的,爲何很多人都無法逃掉7虧2平1賺的定律,甚至很多人投資多年傾家蕩產,妻離子散;

     請問交易難還是容易?

     有人會說,我某個月或者某年,做了某個股票大賺50%以上,甚至翻倍,這真的沒什麼了不起,就像業界大佬說的,1年賺個3-5倍的人大有人在,5年賺1倍的人卻寥寥無幾;

    這說明時間拉長,甚多人的賬戶收益率曲線都是個區間震盪,而不是線形增長,一旦時間拉長也就意味之自動清除了運氣成分,經歷了多輪的牛熊轉換,還能全身而退留,在賬戶上的收益複利曲線纔是真正的牛逼。

     確定性來自於交易模式長期的執行

     那麼什麼遊資大佬他們能從幾萬塊錢做到上億,持續盈利靠的是運氣還是杜撰發財故事,吸引別人眼球?看過Asking,炒股養家,喬幫主,瑞鶴仙的文章,他們那個時代相互交流氣氛非常好,相互促進下的成長也特別快,當然那個時代的股市造就了這批人,龍頭戰法已經演化成現在的樣子,依然可以賺到錢。 遊資大佬每一個講自己的心路歷程,沒有一個不是爆倉,不痛苦折磨一段黑暗時期,然後頓悟出一些方法,甚至有些人學習哲學,佛法,心理學讓自己內心平靜下來,做到知行合一,減少自己內心的痛苦……

     交易模式沒有好壞之分,只有找到適合自己的纔是最好

     我們不能去單純比較交易使用哪種方法賺錢多少,而是自己在交易中找到快樂,找到自己追尋的意義,還能積累財富,內心需要安定,我們也知道很多人大賺過後大虧,那種賬戶收益曲線有什麼意義呢?顯然不是我們追求的。
交易模式來自於交易系統,約束我們的很多生理上的缺陷,規定什麼能做,什麼不能做,做模式內的交易。虧損也是模式內的一部分,但是它是對的,錯誤的盈利和錯誤的虧損區別在哪裏?這個讀者可以自己思考。


 

  交易模式訓練方法

    很多人意識到需要交易系統卻又無法構建,因爲這裏面需要驗證的東西太多,網上的碎片化的知識並不系統,這會浪費學習者大量的時間成本和金錢成本,下面我分享自己多年全職交易的一套自我訓練方法。


 

  1.如何區分模式化

     交易可以分模式化交易和非模式化交易,也可以認爲客觀交易和主觀交易,進一步區分就是做模式和做股票;
    如果你是按照技術分類去模塊化訓練,你會清晰認識到自己是某個模式的交易者,除此之外都是在做股票;
    做股票說的是基本面研究者,價值投資者,他們也會學一些技術並應用到操作上,但是他們關注的是某個板塊的某隻股票,低頻交易,中長期持股;
    技術派可以說是投機派,他們也會看股票基本面,看財務報表,但是主要看籌碼結構,市場情緒,資金接力,股票的K線形態,利用技術指標來判斷多空強弱,挑出符合模式的股票進行交易,他們關注的是整個市場,高頻交易,超短期持股;
    基本面研究者可以說是價值投資派,跟技術派之間沒有誰好誰壞之分,在技術派的範疇裏,也沒有哪種模式好壞之分,需要關注的是你適合使用哪一種模式進行交易。
    所以有人跟你說他是左側交易者或者右側交易者,長線交易者或者短線交易者,說自己是價值投資者,或者說自己看消息做股票的人,更有甚者說自己無門無派,就是拿着錢進股市賺錢的人,其實對自己做交易這件事認識不夠清晰,這是認知層面上的差異。
人以羣分,物以類聚,在這種情況下,你們是無法交流的。

做股票和做模式的人聊天笑話:
做股票就是在放羊,做模式就是在砍柴
砍柴的不能老跟放羊的聊天,自己的柴沒砍到,人家的羊卻餵飽了
但是每個人要清楚自己到底是在砍柴還是放羊
砍柴需要磨刀,爆發力強,砍完柴就可以回家幹別的事,放羊不需要,找個有草的地方就行,但是羊走到哪裏都要跟着,唯一擔心就是黑天鵝,被狼給襲擊了羊羣。

  2.模塊化訓練

 



模塊化如何訓練?

     在前面的模塊化介紹裏,我們知道需要系統掌握完整的理論基礎,它其實就是“搶財貓_股票K線學習職業教程_教學大綱”,
    簡單來說就是K線,成交量,各類指標(均線MA,EXPMA,BBI,MACD,KD,WR,RSI),趨勢線,波浪理論。
    有了基礎之後,需要學會看盤,會覆盤,會解盤,會操盤。
    會看盤就是知道盤中要觀察哪些東西,人的注意力有限,不可能什麼都去關注,只需要關注模式內的東西,
    會覆盤就是通過盤後覆盤查漏補缺,有可能盤中關注的不全,思考一天的操作是否正確,是否達到預期,爲第二天交易計劃做準備,
    會解盤就是覆盤有些不確定的東西和疑問,自己能夠針對性解答,實在搞不定就放棄了,但是留下問題集備用來驗證系統有效性
    會操盤就是盤中看到觀察信號和提前準備好的交易計劃進行買賣交易,入場後確定買點,離場前確定賣點,有了好的買點纔有可能有好的賣點,光會止損只能不斷吞噬你的本金,要反省你的買點和入場點。
    以上的步驟,不同模式步驟一樣,但是內容區別很大,需要瀏覽大量股票和板塊指數的歷史K線圖進行積累,寫交易筆記。

  3實戰性反饋

 

     再完善的理論學習,最終都要靠實戰來驗證,但是交易的實戰試錯成本太高了,搞得很多新手還沒搞明白多少,就爆倉陣亡,或者長期被套;
    在實際交易中,人性很多缺點就顯露出來,比如:怕失敗,怕出錯,怕虧損,錯了死不認賬,甚至死扛,或者抱有僥倖心理
    特別一些多年的老股民都有一個毛病,輕倉就很輕鬆,重倉心理壓力很大,輕倉就能做上大漲股票,只要一重倉就被套,就開始虧損。
    這不難看出,同樣的操作不同倉位,對一個人產生了巨大的影響,這個問題不解決,交易和學習是無法正常步入軌道的,換句話說學習再多,練習再好,一到實戰就卡住了,交易還是無法走通。
    模擬盤其實需要被交易者重視起來,它可以起到驗證模式有效性,訓練自己按照實戰的步驟和方法去執行得到一個反饋,從而不斷優化自己的操作,最終適應了這種模式後,可以大膽去用實盤進行交易。
    很多人對模擬盤的態度嗤之以鼻,說什麼沒感覺,模擬盤賺很多,一實盤就虧死,這恰恰說明自己沒有模式交易而是隨性交易,說白了很多人就是在賭行情,擲骰子而已。
    如果模擬盤你都無法盈利,你的實盤一定虧損,當然即便你模擬盤能盈利也不能保證你實盤一定盈利,但是可以最大程度上降低你的試錯成本,交易需要選擇模式來提高勝率這是很多交易者忽略的問題。

 

  4系統性優化

 

         在學習和使用了遊資龍頭戰法和大量技術派技術之後,我發現需要融合,因爲如果都是低吸,我可以使用技術預警方式去低吸,也可以根據龍頭戰法也低吸,我只需要在盤中把握時機出手就好。
    很多人錯過一個股票,事後後悔說哎呀,錯過了,其實他就是不確定,沒有發出有效的交易信號,這怎麼能說錯過了呢,本質上它壓根跟你沒有任何關係。
    融合之後只需要進行倉位管理,最大程度上提高資金使用效率,在模式能夠保證一定的高勝率的前提下,最大程度上提高盈虧比,多做交易,所以更大程度上關注的是資金的流向,而不是把倉位都閒置等待。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