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愛,是熱,是光華

今天是五月裏平凡的一天,卻因母親節而變得熱鬧非凡。朋友圈裏到處是爲母親的獻禮,喜馬拉雅裏充滿對母親的讚歌,學習強國開闢了母親節專欄,簡書上的文章也多爲母親而吟詠抒懷。

我在母親身邊,看着她鬢角新添的根根白髮,透視着眼眸間那永遠溫柔的眼神,忽然感覺少了些什麼。母親眼神中的光華哪兒去了?年輕的歲月是被眼角的皺紋偷去了嗎?記憶裏媽媽清澈美麗的眼神和那永不疲憊的幹練的身影,我還能尋得到嗎?

翻開我的相冊和無數的電子相冊,看到的全是近些年的留影兒,而找不到媽媽年輕的照片。那些艱難歲月裏的光影全鐫刻在時光裏了,留存在我們姊弟零零散散的記憶裏了,而沒有任何的物化。媽媽三十歲時的心靈手巧,四十歲時的奔忙勞作,連同五十歲時的艱苦不輟,都和我們姊弟們的求學與成長系連在一起了。在那漫長的時光長河裏,沒有一張媽媽的照片,或許根本就沒拍攝過。

再追溯,我找到一張發黃的母親三十歲前的芳照,惟這一張,黑白底色,烙着年輪的印記。二十六歲的媽媽抱着十個月大的我,依偎在高大挺拔的爸爸身旁。媽媽短髮齊耳,雙眼清澈,貯滿善和溫柔。這愛的擁抱好溫暖,溫暖綿延在我心間,化作我成長的力量,歲歲年年。

翻着近些年的照片,媽媽的容顏在我們姊弟們的手機中遞轉着,記載了新的歲月,更新着城市的變遷。十年前,弟弟把爸媽帶到廣州白雲山,他們登山尚可,步履輕盈;可是又過幾年,就只能珠海夜遊和泡泡溫泉了。這是自然的規律也是歲月的殘酷,這讓我們懼怕,懼怕自己的成長趕不上父母的衰老。

一生堅韌的父母卻樂觀豁達,他們很知足,常爲兒女的點滴孝心而欣喜無比。媽媽記得上海世紀公園的偌大美麗,喜歡共青公園的遊船賞青,也讚歎着黃浦江兩岸的燈光輝煌。在杭時爸爸驚歎G20會場的美侖美奐與高端大氣;也喜歡徜徉在波光粼粼的西湖邊,感受那底蘊深厚的風俗文化。爸媽常一起回憶美好的青島之旅,還念起年前在開封的清明上河園裏的獨特景緻。這些片片段段的記憶,留存在近些年的照片裏,翻開即觸景,觸景即生情。

今年春天時,每逢電話媽媽就提到家裏的葡萄,她的聲音裏流露着欣然和喜悅:“今年葡萄結得特別多,暑假時可以讓孩子們回來喫!”後來我來到家裏,的確看到了濃綠的葡萄架上結滿了葡萄粒,那麼稠,那麼密,彷彿能一下子望到夏天時的紫紅透亮!

媽媽的眼裏,最美的風景不是都市裏的摩高樓宇,而是她和爸爸打造的小院風光。這一手栽培起來的果木叢叢,春綠夏紅,秋收冬藏,就是年復一年美不勝收的無窮風光。

故土情結濃重的父母,一生戀着田地,他們放飛了兒女,卻固守着家園。母親節來了,應有一條語言之河寫下我對媽媽的感謝,流瀉的卻只一股溪流。願歲月靜好,母親安康……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