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GapYear間隔年,失去應屆生身份如何找工作? 你是哪一類gap的人? 去gap間隔年應該具備什麼條件? 不是應屆+無“工作經歷”,憑什麼要你? 後記:當代大學生生存法則

我就是那個本科應屆畢業,就花了半年,去環遊中國的人。

那麼,

我的結局如何?

公司憑什麼要一個畢業後毫無“工作經歷”的人?


你是哪一類gap的人?

一般來說

這樣的“無腦gap”分爲兩種:

1、有傍身技能;有Plan A+Plan B

2、真無腦,看着別人Gap很爽,就去了

你是哪種?


我這半年走下來見過形形色色的gapper,”第2種人“佔大多數!

他們早已被,各種牛逼的旅行經歷、酷炫的旅行大片兒侵蝕了心智。

一畢業,不假思索地走了。

心裏想的是:

“去nmd工作、去nmd招聘會,哥要去追尋夢想了!”

“你們這些傻x,早九晚九,月薪3k。爲了什麼?你們的青春被狗吃了嗎?”

瞅瞅,多帶勁。


慷慨激昂,熱血沸騰,羨煞旁人,:

“這tm纔是青春啊!”

“臥槽!這纔是人生該有的樣子!”

去gap間隔年應該具備什麼條件?

先說說我自己吧。

我在大學的時候挺喜歡折騰的:

我創建社團、做校園大使、參加營銷大賽、去各種沙龍、承辦線下路演、拓展各校人脈,也能夠靠副業養活自己不跟父母要錢……

因此,我去gap,

滿足2個基本條件

1、錢。完全大學裏自己攢的

2、技能。產品運營,攝影,營銷策劃,校園渠道……即使我出去了一無所獲,回來也能重操舊業,養活自己。


我的plan A,出去gap,瀟灑了一圈之後,然後走正常招聘流程,獲得一份自己滿意的職位;

我的plan B,回來之後通過正常的招聘流程,找不到一份自己滿意的工作,我也能夠靠着自身的這些技能自主創業,or實在不行去朋友公司幫忙,也不會餓死。

我這個人有個毛病:

想要爽,那就要破除一切後顧之憂

凡事做兩手準備總是沒錯的,

你覺得呢?

不是應屆+無“工作經歷”,憑什麼要你?

請注意

我把工作經歷這4個字打了引號。

首先你要搞清楚一個問題:

公司招人到底是爲了什麼?

是覺得你985 211的學歷能給公司撐起門面?

還是覺得你在BAT當過保安而牛逼不已?

都不是!


對大公司來說,學歷只是門檻,而聘用你的原因是能力;對小公司來說,沒有門檻,能力就是王道。

顯而易見了。

第一種情況,

你想要間隔年gap之後過得不差,那麼你在間隔年之前,就得培養一些日後靠它喫飯的技能,然後在間隔年之中玩得開開心心,活得瀟瀟灑灑

另一種情況,

已經荒廢了大學,無所成就。那麼,你就在間隔年一邊玩兒,一邊去培養一些謀生技能,這不僅讓你的間隔年過得充實,而且富有意義。

不至於淪落“大學畢業就失業,間隔年之後還是失業”的悲慘狀況。

後記:當代大學生生存法則

所謂的“應屆生”,只是給無能者的保護傘

當你牛逼了,誰在乎你曾經什麼樣?

祝各位小夥伴都有個“爽”的間隔年!



我是問雨

專注分享間隔年的一切+環遊中國故事

更多幹貨(比如“教你製作一份間隔年計劃書”),你能在各大平臺找到我,[問雨說間隔年旅行]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