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230沒有功夫練習,就有機會製造問題

愛自己就是悅納自己本來的樣子,愛自己就是正能量能領思考問題,全然體會當下的喜悅感。

所謂人生就是一場修行,修行就是有意識內觀自己的想法和情緒,打斷自己不想要的,主動聚焦在自己所要的,最終養成時時事事主動創造的思維習慣。

沒有功夫練習,就有機會製造問題。

永遠不要去擔心你的孩子,永遠去祝福他信任他,他的人生會非常精彩,她的人生會非常獨特,作爲父母唯一要做的就是活好自己,當他長大後給他留下一個好印象:爸爸媽媽日子過得喜悅和平,爸爸媽媽是我人生的榜樣,未來我要成爲他們這樣的人。爲什麼孩子不聽你的話,因爲你沒有成爲他的榜樣,經常以愛的名義來控制他,讓他按照你的方式過人生,如果你自己每天都是苦瓜臉,你有什麼資格要求孩子,如果按你的方式走呢,那樣結果只有一個,孩子也跟你一樣成爲苦瓜臉,甚至比你還苦。把所有的關注力都放在自己身上,好好活出你自己吧。活出喜悅與平和,然後再去引導孩子,引導但不執着,愛但不控制,永遠把關注力放在自己身上,讓自己開心讓自己快樂,慢慢的你會發現,孩子變得越來越好,孩子變得越來越棒,你的世界也變得精彩絕倫。

反問式的舒緩,能夠讓我們清楚自己想要的和不想要的,同時挖掘到內心深處,與本原相連,越來越釋放,越來越輕鬆。這種自問自答的方式,就是自我對話。自己跟自己對話,對調和能量很有幫助。往往在自我對話的過程中,就不知不覺讓自己跳出舊有的慣性動能,同時更能看看事物的另一面,人看問題也更圓融。慣性動能太強大了,需要事實覺察,打斷,舒緩。

你不能認爲一個協議就可以讓孩子立刻變好,需要過程,需要時間。孩子之所以是孩子就是在不斷的試錯中感受和成長的。很多家長就只盯着沒有做到的,做到的卻覺得沒有什麼價值,沒有什麼值得感賞的。感賞也只是口頭說說而已,說說也只是爲了孩子讓改變。做不到是正常的,就好像家長總是忍不住要焦慮,明知這樣是有害的,還是忍不住要焦慮。承諾要好好學習愛不完課程,好好練習基本功,但是也只是堅持了幾天,就又回到原有的舊模式了。只是家長做不到的時候,也只是自責一下而已,對孩子沒有做到的,卻耿耿於懷,揪住不放。說好了在沒有影響的基礎和智慧之前,只會有負面的影響,還是忍不住要去影響。碰壁多次了,還是忍不住要去碰壁。本來應該要先把自己修煉好,等時機到了纔要影響的,還是忍不住要去掌控。形勢不允許,時機不對,基礎不具備,還是忍不住要去管。該緊緊抓住的自己修煉沒有去做,該讓自己好好聚焦在現狀你要的一面沒有主動去聚焦,還是被舊模式綁架,把現狀拖着鼻子走。爲什麼會這樣呢,因爲慣性動能太強了。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