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寫文

一直想寫一篇小說模樣的文章,但無數次提筆都無從下手,這是爲什麼?關於這個問題的答案我想了很久很久,時至今日我還是沒能寫出一篇小說模樣的文章,但關於爲什麼無從下筆,我想出了一些理由。

衆所周知,小說必是人物故事和背景三要素組成,三者缺一就算不得小說,只能說是看法或者觀點。假如我們的生活每天週而復始的重複着,每天見到的人也都是昨天見到的熟人,大家都按照約定俗成的規矩機械的做着事情,第一遍的時候描述出來還有看頭,但也就很難用新穎的方式描述第二遍了,於是就只剩下枯燥乏味,總是有心寫,也找不到寫的東西了。這大概就是那些名家都喜歡遊山玩水,喜歡體驗人情冷暖的緣由了。有故事的人才能講故事,那些寫作名家不惜千辛萬苦翻山越嶺走南闖北,就是爲了豐富自己的經歷,這樣就有話可說了,小說不就是講故事嗎,聽的多了見得多了也就會自己講故事了。

佛吉尼亞伍爾夫曾經說過,沒有豐富的閱歷和知識的沉澱,意識如何流動又怎能流動?她說的是意識流小說。舉一反三,何嘗不是生活。如果你生來就一成不變的做着一件事,週而復始,無窮無盡,那麼你的世界裏就只有那麼多,假如讓你講故事,你的腦子裏只有你的世界,殊不知你的世界在大千世界裏無疑是蚍蜉大樹螢火和皓月的區別,你的看法或觀點也就就成了坐井觀天。

還有一個重要的因素,“思考”。通過事物的表象挖掘事物的真相。大千世界裏我們我們不過是一粒被塵埃卷裹的沙粒,稀奇古怪的事情固然很多,但我們僅僅是一個人而已。落一葉而知秋,管中窺豹,舉一反三,這些過程通通都在腦子裏完成,偉人說:“這就是人與動物的區別”。

我們的生活環境註定了我們不會像旅行家一樣擁有豐富的閱歷,但是,我們可以讀書。話說,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人會死,書不滅,我們可以從書中去很多地方,可以從書中進行空間上的旅行,可以從書中進行時間上的旅行,讀書甚至能幫你到達你不能親身到達的地方,比如歷史,比如未來。

讀書與寫文章的關係不言而喻,加油讀書,周遊世界。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