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課程設計、畢業設計的一些總結與思考

研究生期間陸續幫一些老師帶了一些本科生的課或者課程設計,今年也幫老師帶了幾十個學生的畢業設計,參與了畢業設計的檢查和驗收,因而有機會接觸了更多的同學,也從很多更爲優秀的同學那裏學習到了很多東西。可能和很多老師不一樣,本身我也是學生,從學生的視角可能有一些特別的看法。最近負責了通信專業計算機通信網這門課程的課程設計,剛好結合前面的一些心得體會,以這個課程設計的一些數據和經歷,系統的總結下,之所以寫這些,是希望我們能夠關注些成績之外的東西。

關於課程設計

很多同學特別喜歡課程設計,因爲覺得這完全就是一門送分的課程,兩三個人一組,做個小設計,多數情況下網上都能找到近似的代碼,同學之間也可以互相參考,課程設計報告更是不用說,之前本科的時候宿舍同學把別人的文檔拿過來改個名字就交上去的也有很多,甚至很多學習非常好的同學,也是在應付。無論是課程設計還是畢業設計,目前最大的問題在於大家過分追求成績,而不注重學習的過程,本質上還是過強的功利心,於是在這兩三年中就出現了某一屆的優秀畢業生代表最後畢業設計做的是上下位機的數據採集,卻在驗收的時候不知道串口波特率;一位保送研究生,同時也是學生會幹部的同學在驗收的時候向我要代碼去演示,自己卻壓根什麼都沒做。成績只是非常小的一部分,恰恰卻成了很多同學唯一的追求。

無論課程設計還是畢業設計,所學的東西不在於做的內容本身,更多的是一種思維方式、學習方法的鍛鍊。很多同學還依賴於上課學了什麼,才能夠去做什麼,自己要做的一定要別人先教。而如果沒有這些實踐,很多人的看法可能永遠都不會改變。因此通過課程設計或者畢業設計,或者一個比賽、活動、項目,面對一個陌生的事情,短時間內去學習,去尋找解決方法,去解決問題,去找出錯誤,去提升和優化,這個過程本身就是非常好的學習和鍛鍊,至於做的內容和結果,反而是次要的。

關於態度

對自己負責

這次課程設計就遇到了些難以理解的事情,幾個同學沒有驗收,也沒有交實驗報告,通過其他同學聯繫上後就有了下面這樣讓人難以理解的對話:

和其中一位同學的電話:

我:你知不知道你選了這門課,需要做課程設計交實驗報告?

對方:知道。

我:這是不是你們的必修課啊?

對方:是的。

我:那你什麼都沒交,這個直接算缺考的。爲什麼沒驗收,也沒交報告?

對方:我們的課程設計太多了,有數據庫……(此處省略一堆解釋)。

我:那你課程設計多這個就不做了?

對方:那我現在交行不行?

我:別人都做了一個星期的課程設計,你現在怎麼交,交什麼?

對於這位同學反正我是無力吐槽了,之前在動員會的時候我就表態過,只要做了肯定不會掛科,而且我也是學生,學生不會爲難學生,而這幾個同學對自己不負責的做法,實在讓我難以理解。對自己負責,這是最基本的要求。

是態度,是責任,更是實力

去年帶畢業設計的時候,開會討論選題,題目本身有難易,有偏重,慎重的做法是根據自己的興趣是水平,選擇合適的題目,很多同學選題的時候我告訴他,你選某一題可能相對要難很多,另外一題可能更適合,兩位同學當時就表態:沒關係,就要有挑戰。這一表態讓老師很高興,對他們很讚賞。然而在後面做的時候,他們所做的卻與他們的表態大相徑庭,這兩個同學恰恰是做的最差的兩位,基本上什麼都沒有做,最後應付畢業也只是東湊西湊弄了點皮毛的東西,其中一位同學的論文還被我整理出來作爲反面的代表(點擊查看),很多時候我們都喜歡逞口頭之快,但是無論是承諾還是表態,不光是一種態度,更需要的是責任和實力,在生活中,在朋友之間,在戀人之間同樣如此。

表現自己,但是不要貶低別人

在課程設計驗收的時候,經常能夠遇到這樣的同學,一直在強調自己做的不夠好,是因爲自己是踏實做的,別的同學都是拷貝或者網上下載的代碼,都是互相抄的。雖然他所強調的是事實,但是在自己的小圈子中這樣的方式並不可取。

注重細節

就像上面那個說別人都是抄的,他完全是自己做的那位同學,我讓他打開大的工程文件夾,只需要看一個細節便可驗證他說的話,如下圖(圖是截圖我自己電腦的):

image

這就是一個非常簡單的細節問題,如果真是如那位同學所說“完全是自己做的”那麼除了一些引用文件,無論是工程還是涉及到具體功能實現源文件,多數文件的修改日期應該是最近,debug這種編譯生成的文件夾的修改日期更應該是最近時間,所以驗收的時候讓很多同學打開工程文件夾,看看一些文件的修改日期。雖說這並不是什麼高明的手段,也可以很容易躲過去,但是卻是絕大多數人都會忽略的一個細節。

細節也能夠體現一個人的態度,很多同學基本的細節都做的不完善,遇到一個同學,窗體上只有幾個文本框,按鈕也沒有重命名,簡單的加個label說明下文本框的內容,給按鈕改個名稱說明下功能這種簡單的操作都懶得做,有怎麼能體現認真。

SNAGHTML998307

 

有的同學雖然做了,但是窗口控件卻堆積在一側,窗體大面積空白,或者控件壓根沒有排列和對齊。還有的同學爲了體現個性,爲窗體添加背景,那背景圖片的大小和比例就應該跟窗體相符,或者設置爲平鋪等方式,很多同學不是選擇了花哨的圖片,就是圖片放上去顯得非常彆扭,整體不協調,這些並不是什麼技術問題,很多細節在我們平時用電腦,用軟件的時候都能觀察的到,因此反映的就是我們平時用不用心,是否注重細節的問題。很多時候細節決定一切!

羅丹說過,“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對於細節也是一樣,對細節的關注,在意識上很難控制,是需要鍛鍊和培養的,而鍛鍊和培養的方法,就是平時對自己有高要求,做任何事情就盡力去的更好,完美達不到,但是可以及時總結,一次做的比一次更好。

計算機通信網課程設計

關於課題

這次課程設計張學武老師給的題目範圍很寬,串口、TCP、UDP隨便組合隨便做,做成什麼樣也完全靠自己發揮,完全沒有條條框框的硬性要求,因此問題就來了,很多同學覺得無法選題,無從下手。習慣了老師提出1234幾點要求,學生挨個去實現的,遇到這樣的自由度很多同學覺得茫然。在選題上,三個題目可以選一個,也可以任意組合甚至全選,從課程設計本身來說區別並不大,然而很多同學卻又患得患失,選了一個覺得自己做不深沒有高分,選了三個又怕做不完,反而進退兩難。

關於驗收

很多同學做網絡通信,做的是服務器和客戶端,竟然不知道先開服務器打開端口偵聽然後開客戶端,服務器都沒運行就弄個客戶端在那兒連接。你問他他還胸有成竹的說先開那個都無所謂,沒關係的。相當多的同學不清楚局域網的概念,有的甚至連IP地址都不清楚,填寫IP都能填寫一個超過255的數出來。一個通信專業的學生如果這些都沒概念,真的很難想象。

 

實驗報告案例分析

這次的實驗報告,沒有像以往那樣交篇論文,而是讓大家寫自己在做的過程中遇到的問題,並且推薦手寫,爲的就是提升複製成本,反應真實水平。下面是挑選的一些同學實驗報告,掃描出來做一個對比和點評。

實驗過程中遇到的問題

實驗報告要求寫出在調試中遇到的問題以及解決方法等,首先是關於遇到的問題描述,如下圖所示:

image

image

圖1和圖2代表了關於這個問題的兩個方面,圖1中描述的問題不是特別詳細,但是問題表述較爲具體,而且對問題有一定的探索和嘗試,相反圖2中的問題表述很難看得出來這個同學真正去做了這個課程設計,問題描述籠統,缺乏認識和探索。

還有一種類型是像下面的同學這樣,如下圖所示:

image

 

無論是在問題描述還是在如何解決問題等內容中,該同學始終在強調一點:沒學過,不瞭解,基礎差,做的很頭疼。在這裏的表述中可以適當敘述下自己的學習過程,但是如果通篇都是吐槽和抱怨則很難讓人產生好感,過分強調客觀原因卻不找自己的主觀因素這樣同學也很難得到別人的認可。即使因爲客觀原因做的不夠好,能對自己當前水平和所做的工作有理性的認識和分析,並能夠發現自己的不足和有合理的規劃,一樣能夠得到認可。

實驗過程中如何解決遇到的問題

遇到問題和解決問題最能夠體現具體做的如何,仍然看下幾個例子:

image

圖4對應上面的圖1,這位同學詳細描述瞭解決問題的過程和方法,例如“在CSDN上請教”“由於線程競爭問題導致數據處理異常”,“開了一個數據域用來緩存數據從而解決了這個異常”,問題表述流程完成,怎樣來解決問題,問題的原因、解決問題的方法,每一條都有詳細的描述。

image

圖5中的同學描述瞭解決問題的方法,還說明了該方法的缺點,對所用的方法有基本的認識。

相反在看看其他同學。

image

圖6中這位同學描述了具體的方法,但是描述的都是過於基本的問題,IP地址配置,端口號範圍問題,這些問題都提出來會讓人感覺你做的不深入或者壓根沒有認真做。

image

image

 

實驗改進與發揮

image

image

在實驗發揮與改進部分,上面兩位同學對所做的內容有基本的認識,明白功能缺陷和原因,並且清楚改進的方法和思路,還給出了問題的解決方案。相比之下很多同學就寫的很模糊籠統。

image

★emouse 思·睿博客文章★ 原創文章轉載請註明:http://emouse.cnblogs.com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