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在我们生活里几乎没有什么是头脑有意识处理的!

一,每日标记

本杰明·富兰克林因为发现了电而闻名于世,他也是美国的开国元勋之一。他用自己的人生经历体现了生产效率的价值,并且一生中完成了许多事。其中一个秘诀就是有一份检查清单,里面包含了他认为生活中十分重要的13个优点。如果他认为自己具备了其中一个优点,那当天他就会把这个优点从清单中划掉。

你也可以采用类似的方法来提高自己的生产效率。你可以列一份你希望自己每天关注的能够提高生产力的好习惯清单。每天你做到哪一点,就把哪一点划掉。这个方法很有用,它让你关注特定的思维习惯并且通过坚持这些思维模式而从中受益。

这里有一些潜在的检查标记:

1.晨礼。

2.自律。

3.避免拖延。

4.把时间放在最重要的位置。

5.朝着一个重要目标努力。

6.工作不分心。

7.完成每日工作。

8.把重要的事情放在紧急事情的前面。

9.运动。


二,制定一个出口策略

工作做完了该干什么呢?回答不了这个问题会让很多人受到阻碍。这就是做完事和忙得团团转的差别。出口策略就是当你完成一个项目,为接下来做什么而制订的一份计划。如果这一步没有做好,你会再次回到拖延的状态中,工作起来很容易,但是完成很难。

出口策略在项目上十分重要。当你完成了一个几个月的大项目后,你会做什么?休息两个星期?开始一个新项目?除非你知道接下来做什么,否则很容易推迟截止日期。压着项目不做也许安全一点,但除非你尽力去完成,否则就只是在浪费时间。

出口策略在任务上也十分重要。当你完成了每日目标后,你会做什么呢?如果回答不了这个问题,那目标列表很容易就占用你一天的时间。除非我对完成工作后接下来干什么有一个清晰的规划,否则每日目标列表会占用我所有的时间。知道结束后该做什么,你才不会停滞不前。

三,注意:习惯的角色

生活里几乎没有什么是头脑有意识处理的。我看过,有人估计称人每秒会将近11 000个感觉输入大脑中,但大脑会有意识地处理其中的40个,比例还不到1%。面对这么多信息,你的大脑必须依赖潜意识下的习惯来指导行为。不管你喜不喜欢,习惯无处不在。所以,你最好还是对这股力量加以控制。

注意力集中需要付出代价。这个代价占用了你意识资源的一小部分,占处理量的不到1%。这本书有99个点子,但你一次不可能全部都注意到—注意3个都有点儿困难。高生产效率要求你采用这些点子,并且把它们变成习惯。

每个人都依赖于习惯。没有人是自然而然地做某件事,也没有人做起事来像机器人。大多数人不知道他们的意识就是一个冰山,大部分都隐藏在水下。问题不在于你有没有习惯,而在于你是否改变了已有的习惯,并且让他们帮助你提高生产效率。


四,30天试验

非常受欢迎的史蒂夫·帕沃利那(Steve Pavlina)推荐的30天试验是改变习惯的最好方法之一。这个方法背后的思想其实很简单:

1.专注于一个月内连续培养一个习惯。

2.如果你忘记了或是出错了,重新设定时间,回到开始的第一天。

3.到第30天的时候,你的行为会被自动调节,不再需要费脑力。现在你可以在继续或是放弃中做选择了。

30天试验很简单,但效果是惊人的。我曾经用它来重新调整我的习惯,包括改变饮食、每日运动、实施行动管理方法、处理邮件等。30天试验通过专注的力量来发挥作用。通过专注于一个月内一个行为的改变,你可以利用意识资源的1%去塑造无意识加工处理的99%。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