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圖書館+我推薦這些書單,帶你進入美食的世界,品味生活

我和美食的相遇,也和你們一樣,從生命起始就已註定,在生活中一直並行着。

有關美食,我一直以來都是無比熱愛的,我將身影遍佈各處,媽媽的家常菜竈臺,每個城市裏的飯店,藏在古老巷子裏的小餐館......對於美食的尋覓,我有滿心赤誠。

我也多次去做美食,精心挑選不同的食材,搭配顏色,在煙與火中去見證美食的呈現。

那一刻,一切都是如此美好。

亞朵竹居,書中人生。我推薦這些書單,帶你一起進入美食的世界,品味生活。


一、食旅:在世界的角落裏探尋

1、《尋味世界全四冊》蔡瀾

蔡瀾是我讀過美食裏面寫得相當好的作者,他對於美食的研究影響很多人。這四冊書,是美食大家蔡瀾在不同地區的美食之旅。在這些書裏,我們除了能看到美食的一些差異性文化,也能瞭解世界各地的風俗人情。讀蔡瀾先生的這四本書,足以讓我們在美食的世界裏徜徉很長一段時間。

2、《全球美食發現之旅全四冊》 日 室田萬央裏 / 法 馬克·格羅斯曼 / 法 博姆·拉姆瓦耶 / 法 勞拉·扎萬

如果你想全世界看一看,也欣賞一下美食,那麼這次推薦對你來說就很重要。這四冊關於美食與旅行的全球著作,從東京到威尼斯到土耳其再到紐約,不同的國家地區,我們能看到不同的美食與飲食文化。讀這本書,不僅是發現世界美食所存在的包羅萬象,更能去思考不同國家地區因爲不同的地域、氣候、文化等差異,讀起來很有意義。

3、《舌尖上的中國》中央電視臺

第一次知道《舌尖上的中國》時,還是在電視上。中央電視臺的經典美食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讓我們可以看到人與天地萬物之間的和諧關係。一些美食的細節,從小到大,都是非常美。而這本書也是結合歷史的味道,人情的味道,故鄉的味道,記憶的味道改編而成。讀這本書,能讓我們瞭解很多中國的飲食文化和食材的知識,非常有用的一本書。

4、《香港味道》歐陽應霽

作者在香港尋找與美食相關的一切,對於作者而言,生活就是美食,美食就是生活。他的香港味道寫了很多經典的食物,不同場景的人與美食,是非常和諧的自然發展。

5、《世界上美味的事太多》張佳瑋

說起來,我讀過張佳瑋很多的作品,他寫過很多文字,從歷史到體育到美食。作爲旅行作者,張佳瑋的這本書通過遊歷不同國家,而把很多國家的飲食文化和過程全部告訴我們。彷佛將我們帶入到他的世界中,一同去飲食天下。

6、《用洗臉盆喫羊肉飯》日 石田裕輔

如果你想出發,記得把美食當作你去旅行的初心。這本書會帶你來一場野旅,只要你對美食是真誠的,那就一起來吧,無論生活多麼艱難,唯有美食不可辜負。


二、食器:在歷史的塵埃中突破

1、《中國飲食器具發展史》張景明 / 王雁卿

通過歷史,我們能學到很多,不僅是人文和藝術,而食器又是千百年來綜合的產物。本文以飲食器具爲主題,綜合運用考古學、歷史學、藝術學、民族學等各學科,把食器的發展史寫成一束畫卷,讓我們陷入其中,不可自拔。

2、《調鼎集:中國古代飲食器具文化》周新華

這本書的內容特別豐富,其中包括煙火、說竈、古代的火鍋、青銅饕餮、漆木成器、遠古的酒器、連理杯及其他、美食宜配美器等。通過對飲食器具的發展,能讓我們對食器有一個很好的認知。我讀後,學到不少知識,特別推薦給大家。

3、《食器之美》 日 高木教雄 /日 石井宏明

兩位美食作者通過潛心研究,把六十六件設計大師精心打造的食器描述出來。在這些食器中,東方器具和西方器具分別呈現,設計是一種美學,食器加入美學之後,讀這本書,等同於在美里徜徉。

4、《食器最高:來我家喫飯好嗎》河馬

一個60平的房子,邀請一衆好友,在每個靜謐的時光裏,一起喫飯,這是多麼美好的事情。但這麼美好的事情的支撐是什麼呢?就是一個個作者收集的食器,每個食器分別負責不同的作用,在與美食碰撞時,它們像有了生命,爍爍其華。

5、《食器之味》黃磊

這是來自明星黃小廚的書。黃磊對於美食有很獨特的見解,也在於他對於食器的把握上,我也一直相信,任何食物都離不開食器,器之美,當輔食之美。

6、《食具》日 山內昶

日本作者山內昶,善於研究與美食相關的歷史資料,在他的這本書裏,他細緻而生動風趣地闡述了世界各地食具的產生及其演變的過程,揭示了食具的出現、演變。我開始看食器時,也開始學會了解文化。


三、食評:在味蕾的縈繞中品味

1、《五味:汪曾祺談喫》汪曾祺

汪曾祺的美食散文讀之便有味,色香全部潤在文字中。這本書也不例外,他不同於其他寫美食的作家,他筆下的美食,有很多趣味。一雅一俗之間,能把美食寫得令人垂誕。我經常會翻閱汪先生的美食文章,一讀便停不下來。應和美食來一次親切相遇,是他一直存在的文心,也是他告訴我們生活的道理。

2、《唐魯孫談喫》 唐魯孫

唐魯孫出生貴胄之家,出入宮廷,親歷皇家生活,習於品味家廚奇珍,又遍嘗各省獨特美味,對飲食有獨到的品味與見解,有美食家之名。他筆下的喫是北平的甜食,上海的小喫,也是當時的中國文化。

3、《知堂談喫》周作人

散文大家周作人寫的這本談美食的書,在一雅一俗之間,把對美食的樂趣寫得淋漓盡致。生活中的美食,就是一種享樂。人生不享樂,還有哪種意義?

4、《至味在人間》陳曉卿

陳曉卿喜歡記錄美食,也把美食寫成文字。。從千里之外的江湖至味到靈魂深處的家鄉味道,從四面八方覓食的掃街嘴到飲食變遷的滄海桑田,世界之處,他都想把美食一一提及,然後讓我們與美食相遇。

5、《飲膳正要》忽思慧

中國第一部有關食物營養、療效食品、食物效法的專著。這本書由元代蒙古族醫學家忽思慧撰,有時代意義,也是美食作家研究的一本資料。

6、《蔡瀾談喫》蔡瀾

蔡瀾大師談的喫非常有味道,一道美食,就是一種人生的經歷,無論歷經多久,美食的記憶都無法抹去,讓我們在味蕾的縈繞下品味。

7、《窮中談喫》舒國治

喫就在生活之中,最簡單的被我們熟知的方式。舒國治筆下的食物,也是很簡單的一衆日常所見的美食,但讀起來卻能讓我們感同身受。

8、《民國太太的廚房》李舒

與民國有關的書,總帶有淡淡的復古情調。作者通過了解二十餘位民國時代文化大師的私生活,細數各位大咖的口味、嗜好、趣聞、雅事,把與美食相關的事,寫得婉轉耐讀。


四、食譜:在繁多的食材中組合

1、《隨園食單》袁牧

袁牧是一位美食家,卻用廚師的思維寫下一系列的美食食譜。本書涵蓋着不同的美食品類,對於熱愛美食的我來說,初讀就讚不絕口。袁牧用心記載的美食烹飪技術,也爲世界美食提升了一個高度,裏面所講的做菜手法與技術,我們可以親自嘗試。另外,我要告訴大家的是,美食不分地區,不分國度,所有與喫有關的事,都是與我們每個人有關。

2、《蔡瀾食材字典》 蔡瀾

作爲香港四才子之一的蔡瀾先生,一直是我對於美食嚮往的偶像作家。這本書收錄了衆多蔡瀾先生所講述的食材,從糧食、蔬菜、水果、魚肉到調料,雖然有些都很簡單,也比較常見,但他對於如何去喫卻講得非常清楚。讓我們對於食物的認知開啓新的角度,關於喫,從食材開始。

3、《四季便當》 日 吉井忍

看這本書的名字,我們就應該得到一些信息,一個是四季,一個是便當。關於四季,我從小就有過一份思考,父母做菜,講究選用當季的蔬菜,春夏秋冬,不同的季節,所生長的不同蔬菜,也對應人所經歷的暖熱涼寒。便當以簡便爲主,也是家人、親友或情人的寄託,在美食中,擔當愛的位置。

4、《半飽》 歐陽應霽

作者喜歡在美食中融入生活,每一道菜都有他的熱情所在,甜點、湯品、魚肉等食物接連上場,一道美食就是一個故事。作者對於美食的追求,又體現在這個“美”字上,食材追求融合,色相追求絕美。對於他的食單,我有親自嘗試過幾次,味道非同尋常。

5、《調鼎集:清代食譜大觀》童嶽薦

這本書所講的烹飪方式特別豐富,讀之很有趣味。從日常小菜醃製到宮廷滿漢全席,應有盡有。收葷素菜餚兩千種、茶點果品一千類。可以說是中國食譜類上品書目,在這本書裏,食材的組合也非常值得學習。

6、《宋宴》徐鯉/鄭亞勝/盧冉

宋朝,是中國一個藝術齊放的朝代,在這本書裏,食譜、隨筆、美學,三個方式,帶來不同的美食感悟。在不同的場景下,作者用心把這些食物進行編排,帶來宋朝的盛宴,栩栩如生地出現在我們面前。


五、小說:在人生的故事裏訴說

1、《寫給牡蠣的情書》 美 M.F.K.費雪

一份份美食,在故事裏被呈現出來,是一種美好。作者從巴黎的豪華餐廳到日本海邊的小攤,從美國的東海岸到中國的廣東,將想到的一切記錄下來。無論多久,這些美食的故事一直會存在。

2、《深夜食堂八冊》日 安倍夜郎

每個深夜的人,都會有很多難以言說的心事。我很想去一個深夜裏的食堂,把我的故事說給老闆聽。八冊深夜食堂,在這個城市裏,不同的人,不同的故事,將美食爲線在一直牽引。我們生活的苦悶也好,幸福也好,都可以用美食來傾訴內心,深夜的食堂可以做到。

3、《魚翅與花椒》 英 扶霞·鄧洛普

來自英國的美食記錄着,扶霞·鄧洛普去到中國的鄉村,在與人們叫交談的同事,她把所瞭解的事物寫成故事。美食也在她的心下開始有了靈魂,一切都說那麼自然。

4、《孤獨美食家》日 村上龍

二十二個有關美食的故事,講我們想要的感覺。在孤獨中長行,在人生中不斷前行,未來有很多美味,值得我們去品嚐。

5、《廚房》日 吉本芭娜娜

生活還有很多困難,我們應當有勇氣去面對生活。這部小說從生活的小事,把主人公的經歷寫成一個個連接的事件,不斷的新的轉折在出現,我們一直向前。

6、《日食記》姜老刀

無論視頻,還是書本。日食記一直在表達着他對這個世界上美食的看法,不同於其他美食者,日食記的視頻拍攝地非常有美感,而這本書在煙火氣中,給我們溫暖,治癒我們的人生。


六、散文:在飲食的意義中體驗

1、《雅舍談喫》梁實秋

《雅舍談喫》是梁實秋先生一生在飲食文化方面寫成的著作,這本書寫了很多美食,每一篇的文字都特別有趣,讀的時候,不知不覺,時間就過得很快。

2、《味的道》 二毛

這本《味的道》,二毛以詩人和美食家的雙重身份,與袁枚的《隨園食單》對應,解讀隱藏在兩百多年前隨園會所裏的佳餚,探尋是否更能接近“味道”本身,讀這本書,特別能感悟美食的真正意義。

3、《人間草木》汪曾祺

汪曾祺先生在美食中有他不同於其他人的認知,他的文字一直以來都特別有趣味。這本書中,汪曾祺先生寫了很多有趣的美食,連每篇散文的名字也都有意思,大家在讀這半書的時候,我相信一定停不下來。

4、《味道·味覺現象》梁文道

梁文道的觀點,一直以來都很有文化底蘊。他經常在綜藝節目露面,大談特談世事。這本書是他對美食的個人感悟,極度有深意的這本書,大家可以一讀。

5、《暖食》蔡瀾

蔡瀾的本書立足最質樸的食材,最家常的滋味,寫出一個個美食中的思考。燒菜如人生,看似平凡,其實酸甜苦辣,箇中滋味只有食者自己去體味。這是他告訴我們的經驗。

6、《別讓美食與愛擦肩而過》林依倫

這是明星林依輪寫的書,我之所以推薦這本書,是因爲他在這本中在講述美食的同時,還深究美食存在的意義,以及對家庭的一種暖心的掛念。


七、文化:在漫長的歷程中見證

1、《紅樓饗宴》聞佳

《紅樓夢》大觀園裏20道美食,新手在家也能做出來。一本出得廳堂、入得廚房的古典文學“美食考”。一茶一飯,一粥一器,琳琅滿目的“紅樓”佳餚,一段具有中國韻味的生活盛景;新手可快速上手的“紅樓”食單,感受中華傳統美學的摩登呈現;

2、《蘇東坡美食筆記》伊俊

蘇東坡是北宋詩人、文學家、書畫家,也是著名美食家,他最出名的美食就是“東坡肉”,這本書裏以蘇東坡對美食獨特的品味和獨到的見解,寫下中國最著名的多種美食。

3、《紅樓夢中的經典美食》周小雨

《紅樓夢》不僅是一部偉大的文學名著,更是一部反映明清時代的百科全書。這本書的重要性在於能帶我們瞭解有關飲食文化,也可以在家中來實際烹製一番,製作這百年前的大戶美味。

4、《飲食文化典故》李朋

飲食應當是有文化存在的,本書涵蓋中國傳統節日的飲食文化,中國名菜文化典故,民族風味飲食文化典故,滿漢全席文化典故,風味小喫文化典故,名人飲食文化典故,中華茶文化典故,中華酒文化典故,飲食老字號名店典故,飲食文化與飲食養生,世界飲食文化交流等方面,全面展示了飲食文化典故的全貌。

5、《千古食趣》君淮

食物能帶來樂趣,我們在喫的同時,也是對美食的一種對談。《千古食趣》是一本全面介紹中國飲食文化的通俗讀物,以飲食爲寫作的緣起,進而用文化俘獲讀者的心,在杯盤碗盞觥籌交錯之中,讓我們見證歷史人物情感。

6、《人間味道》李書崇

人間有詩,也有味道。讀這本書的時候,中國飲食文化就在我眼睛裏穿梭,那些美食的魅力也會讓我們一併愛上。


八、品類:在喫喝的生活中感受

1、《茶道:從喝茶到懂茶》王建榮

我是一個非常愛喝茶的人,平時都會在寫作和讀書的時候,喝一杯茶。如果你想從愛茶到懂茶,需要好好看這本書,教你看懂茶湯,買到好茶,泡出香茶,品出茶味,瞭解茶的點點滴滴。從綠茶、紅茶、普洱茶到茶道、茶藝、茶史,品出你的格調生活。

2、《米飯的126種料理》甘智榮

米飯,是我們生活上的必需品,也是美食的基礎。這本書的有趣之處就在於,它是一本米飯烹飪大全,列舉了蒸飯、拌飯、炒飯、燴飯、焗飯等做法,中式、西式、日韓、東南亞等各種風味皆有,還介紹了用米飯製作的特色小喫,讓做飯喫飯成爲一件賞心樂事。

3、《267碗好喫的面》楊桃美食

這本書是我非常喜歡的書,因爲我個人特別喜歡吃麪。而這本書主要就是對面的一種拆解,教大家學會做面,還可以做267碗美味的面,很實用的一本書,在家就可以操作。

4、《營養早餐分分鐘就搞定》楊桃美食

越來越匆忙的生活,很多人都不太愛喫早餐。早餐關係到我們身體的健康,讀這本書,能讓我們輕鬆上手做早餐,答應我,以後的早餐,一定要好好喫。

5、《減脂輕食》薩巴蒂娜

健康飲食,是現代人越來越追求的飲食方式。輕食能夠減脂,保證健康,這本書是講究輕烹飪、重營養搭配的生活方式,帶我們一起好好享受生活。

6、《你不懂咖啡+你不懂葡萄酒+你不懂麪包》日 石脅智廣

三本你不懂系列,特別直白,帶我們從簡到繁瞭解咖啡、葡萄酒喝麪包。這三套書圖文並茂,不會太難讀,重要是讓大家瞭解這三種美食品類,並愛上。喜歡這三類的人,可謂說是非常適合你的一本好書。

我精心挑選的美食書單,包括八大類目,以不同的角度讓大家共品這場亞竹和簡書的美食之感。

亞朵謐意,簡書行文,日食暖心,美食盡見。

食者,美也。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