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MC插幀技術及屏幕分辨率的各種別稱:VGA、WVGA、QHD、UHD、360P、720P、2K、4K

Progressive Scan 逐行掃描

常見的480P、720P、1080P這種命名方式,當中的P指的是逐行掃描,數字指的是垂直方向上的掃描行數。
1080P格式的視頻,在單個掃描週期會進行1080行的逐行掃描,後來電視、顯示器、手機廠商將這種命名方式運用在了實體屏幕上,作爲分辨率的通俗簡稱。
通常720P和1080P屏幕的畫面比例爲16:9,但現在的全面屏手機都普遍採用19:9的屏幕比例,只要滿足了寬度爲1080像素的屏幕大都也稱爲1080P屏幕(手機橫過來放)。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以K命名的分辨率

以K命名的分辨率比較模糊混亂,其中2K可以泛指長邊有2000像素等級的分辨率。DCI (Digital Cinema Initiatives,數字電影聯盟) 將2048×1080分辨率定義爲2K,不過更多廠商喜歡將2560×1440分辨率定義爲2K。也有些廠商將稍大於2K的分辨率引申爲2K+甚至是3K。
根據定義4K、8K屏則是指長邊分辨率分別達到4000和8000像素級別,寬達到2000和4000像素級別的分辨率。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但現在手機屏幕做的越來越長,對K的定義也隨之改變。全球首款的4K HDR屏幕手機,索尼Xperia XZ Premium,採用標準16:9的4K屏幕,分辨率爲3840×2160,後來的XPERIA 1雖然也是4K屏,但比例改成了21:9,所以分辨率相應變成了3840×1644,總像素減少了大約23.89%。

字母簡稱命名方式

該方式的命名系統基本沒有規律可循,但是指向性比較明顯,一看到名字就可以知道是什麼類型的屏幕,不像2K、4K這麼的模糊。
HD (High Definition):就是高清晰度的意思,指的是1280×720分辨率,現在大多數分辨率的簡稱就是在它的基礎上命名的。例如FHD、QHD、UHD等等。
但有一個特別的是小寫的qHD (Quarter High Definition),q的意思是四分之一,指FHD總像素的四分之一。所以長寬都只有FHD分辨率的一半爲960×540,實際分辨率比大寫的QHD小得多。
SD (Standard Definition), 意思是分辨率不足以達到HD的標準,一般標準4:3的比例是640×480 (VGA),16:9是840×480 (WVGA)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一些氣他少見的分辨率簡稱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參考: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T7411y7Yi

MEMC視頻插幀技術

MEMC (Motion Estimate and Motion Compensation),也就是運動預估和運動補償。對於視頻插幀技術,最早是在一些高端的電視機上運用的比較多,不同的電視廠商對視頻插幀技術有不同的叫法,但都跟MEMC類似。

原理是根據兩個相鄰幀的關係,通過算法計出物體的運動軌跡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根據運動軌跡將生成的中間幀插到原來的相鄰幀當中,以此類推來提升視頻幀率,讓畫面更流暢,運動細節展示更清晰。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因爲目前主流的電影幀率多爲24幀,在面對高的刷新率時,在一些高速場景下會出現畫面模糊、不連貫的情況,很影響觀影體驗。所以即便你的手機屏幕支持高幀率,但是所打開的視頻源是低幀率的,實際上的觀影效果和一塊低幀率屏幕上面看到的效果是一樣的。
但是整個插幀過程的實現需要較高的算力,所以通常要搭載一顆獨立的外掛DSP芯片。對於MEMC動態補償技術,需要綜合調動屏幕、處理器、O1芯片,難度可想而知。

參考: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fE411n7hM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