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模式分類(創建型模式、結構型模式、行爲型模式)

轉載自http://blog.csdn.net/itpinpai/article/details/51244491

1.創建型模式
前面講過,社會化的分工越來越細,自然在軟件設計方面也是如此,因此對象的創建和對象的使用分開也就成爲了必然趨勢。因爲對象的創建會消耗掉系統的很多資源,所以單獨對對象的創建進行研究,從而能夠高效地創建對象就是創建型模式要探討的問題。這裏有6個具體的創建型模式可供研究,它們分別是:

簡單工廠模式(Simple Factory)
工廠方法模式(Factory Method)
抽象工廠模式(Abstract Factory)
創建者模式(Builder)
原型模式(Prototype)
單例模式(Singleton)
說明:嚴格來說,簡單工廠模式不是GoF總結出來的23種設計模式之一。

2.結構型模式
在解決了對象的創建問題之後,對象的組成以及對象之間的依賴關係就成了開發人員關注的焦點,因爲如何設計對象的結構、繼承和依賴關係會影響到後續程序的維護性、代碼的健壯性、耦合性等。對象結構的設計很容易體現出設計人員水平的高低,這裏有7個具體的結構型模式可供研究,它們分別是:

外觀模式/門面模式(Facade門面模式)
適配器模式(Adapter)
代理模式(Proxy)
裝飾模式(Decorator)
橋樑模式/橋接模式(Bridge)
組合模式(Composite)
享元模式(Flyweight)

3.行爲型模式
在對象的結構和對象的創建問題都解決了之後,就剩下對象的行爲問題了,如果對象的行爲設計的好,那麼對象的行爲就會更清晰,它們之間的協作效率就會提高,這裏有11個具體的行爲型模式可供研究,它們分別是:

模板方法模式(Template Method)
觀察者模式(Observer)
狀態模式(State)
策略模式(Strategy)
職責鏈模式(Chain of Responsibility)
命令模式(Command)
訪問者模式(Visitor)
調停者模式(Mediator)
備忘錄模式(Memento)
迭代器模式(Iterator)
解釋器模式(Interpreter)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