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是一顆閃爍的星星

前兩天讀了一篇文章,是陳春花老師寫的,感觸良多,讓我更加堅定人才的區別培養和激勵的重要性!總結一些點和感悟與君分享。

陳春花:沒有不好的員工,只有不好的管理者

這個標題與我的人理念和思想不謀而合,我始終相信每個人身上都有優點,把一個人身上的優點最大化就實現了雙方的價值!良性長久的發展。她文章裏面提到幾個模型:

(1)赫塞–布蘭查德模型:員工處於一個分佈狀態,每一個員工都可以發揮作用,員工也是公司的用戶,每個員工在公司都有一個生命週期,在所處的不同階段施以不同的激勵方式和培養,將有利於他與公司的持久發展。模型中提到兩個維度:一個是員工能力,一個是員工對公司的認同;這兩個維度合起來生成員工成熟度,也就是員工在公司整個生命週期的成熟階段,一般分爲四種:有心有力、有心無力、無心有力、無心無力。針對這四種我們給予不同的培養和幫助:

有心有力——給予極大的授權、信任,換句話說就是大膽放手讓他去幹,你是他堅強的後盾。

無心有力——給予不斷激勵,這個階段的要很多去指揮,安排;

有心無力——給予更多指導,引導他提升能力,給予更多支持;

無心無力——進行調整(有可能是老員工),幫助重新定位目標找回最初的狀態

一般企業中高績效員工佔30%;分佈是動態的,要追求的是整體水平提升。

關心人員成長是持續循環往復的事情。

關於《情境領導理論》

赫塞和布蘭查德認爲,領導者的領導方式,應同下屬員工的成熟程度相適應,在下屬員工漸趨成熟時,領導者依據下屬的成熟水平選擇正確的領導風格取得成功。

赫塞和布蘭查德將成熟度定義爲:個體對自己的直接行爲負責任的能力和意願。它包括兩項因素:工作 成熟度與心理成熟度。前者包括一個人的知識和技能。工作成熟度高的個體擁有足夠的知識、能力和經驗去完成他們的工作任務而不需要他人的指導。後者指的是一個人做某件事的意願和動機。心理成熟度 高的個體不需要太多的外部鼓勵,他們更多靠內部動機激勵。

(2)途經—目標理論:核心人才的領導方式,讓核心人才發揮作用,自燃型人才有自驅力,取得績效不依賴於領導者行爲,這主要就是針對那30%的有心有力的核心員工。

這類人才注意兩點:需求和所承擔任務的複雜程度;有能力取得績效的人要給到願意去實現目標的途經。

一是領導方式必須是部下樂於接受的方式,只有能夠給部下帶來利益和滿足的方式,才能使他們樂於接受。

二是領導方式必須具有激勵性,激勵的基本思路是以績效爲依據,同時以對部下的幫助和支持來促成績效。也就是說,領導者要能夠指明部下的工作方向,還要幫助部下排除實現目標的障礙,使其能夠順利達到目標,同時在工作過程中儘量使職工需要得到滿足。

(3)塑造型領導理論:激活新生代員工

新生代員工最大的差異是價值觀的巨大差異,激發年輕人去做事就要注意三件事:

1、領袖氣質、使命驅動(時代不同,思想不同);

2、個人的關心;

3、心智的激勵,改變並調整對新生代員工的心智模式;

新生代員工的三大挑戰:價值觀、生活方式、心智模式。

關於激活新生代,我們不得不瞭解,時代不同、起點不同、思考方式也不同。曾經我們的父輩一輩子只幹一份工,而我們至少三年跳一次槽,未來我們的子女或許同時幹多份工,零工經濟時代的不斷推進,靈活用工的模式盛行,不能固有的思維模式考慮所有人。尤其是新生代,我們的內部用戶在不斷演變!

但我們始終以尊重、信任和包容去看待每一位夥伴,將贏得他們的支持和擁護!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