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就喜歡做老好人

當下很多人把不爭不搶,不發脾氣不得罪人的叫做老好人,覺得這種人就是平庸之輩。生活中總是可以看到那些隨和厚道的、從不得罪人、看起來似乎沒有一點兒脾氣的,人傢什麼忙都願意幫,按理來說,這種人應該最討人喜歡。然而調查卻正相反,正是這種不拒絕,也不反抗的人,在“世界上最討厭的人”排名中名列前茅。哎呦,出了力還不得好,爲什麼會這樣呢?

這歸根於有名的阿倫森效應,所謂阿倫森是指伴隨獎勵減少,態度也逐漸消極;伴隨獎勵增加,而態度逐漸積極的心理現象。

阿倫森效應提醒人們,在日常工作與生活中,應該盡力避免由於自己的表現不當所造成的他人對自己印象不良方向的逆轉。

你會發現經過無數次的幫助而建立起來的好感就因爲僅有一次的拒絕就被破壞了,這究竟是誰的錯?老好人想必也是捶胸頓足,有口難言。可能有人會說“這都是老好人的自作自受,誰讓他一直都充當這個老“好人”呢,但事情遠遠沒有那麼簡單。

之前大家肯定都聽說過得寸進尺這個成語,然而針對得寸進尺效應有個新名字就是“登門檻效應”,這個指一個人如果接受了別人的一個小要求,那麼別人在此基礎上再提出一個更高點的要求,這個人也會傾向於接受。這就是一方面,人們對於簡單易行的目標較容易接受:一方面人們總爲了維護自己一貫性的形象而接受過分的要求。

要不要擺脫老好人形象?答案是看你自己的定義,只要不影響生活、工作也沒關係,就可以當老好人也無妨;但如果影響了自己的工作生活那麼就要慎重了,對於別人的請求,需要選擇性的幫忙,你要帶上辨別是非的眼睛去進行篩選。

根據不同的圈子的人去有選擇性的去幫忙,生活是美好的,每個人都是善良的。幫助別人也是快樂的。但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誰也沒有義務去無條件地幫誰,與其做一個博愛的濫好人,不如去愛少數人,也爲少數人所愛。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