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學之路體現的更是一場綜合實力的博弈


兒子進入高中學習已經過了兩個月的時間了。

讀過高中的人都知道,高中課程的難度相比初中要大,學習進度也更塊。對於“五大”(西安人都懂得)的孩子們來說更能深切體會到這一點。

高中剛開始的時候學校就組織了各種競賽班的選拔考試,學生自願報名參加。按照考試的最終結果選拔出數理化以及生物競賽的最佳人選,爲日後本校孩子們能多拿些自主招生的機會而努力。老師們都是利用週末休息時間爲這些入選的孩子們無償授課。

特別幸運的是兒子被選進了年級的數學競賽班。雖說不知道日後能否拿到理想的成績,但能有這麼好的學習機會總是讓孩子跟我感到非常的開心。

昨晚收拾完上牀我剛翻了兩頁書,兒子就跟我說他班的一個跟他上競賽班的孩子今天沒能來上課。他們班包括他在內選上三個學數學競賽的孩子。

聽他這樣一說我放下了手中的書,想聽聽究竟。

他說這個同學是從商洛那邊考過來的,爸媽沒有像我們一樣過來陪讀,他自己住校。週五晚上十點多突然流起了鼻血。同學們也幫他想辦法止血,但就是止不住。後來學生報告給了宿管老師,老師和同學們把他送到了醫院,所以第二天的數學課他就沒辦法來上了。

作爲一個媽媽,我聽了很是心疼這個孩子。

兒子很擔心地說:“媽媽他留了那麼多鼻血不會是有啥病吧?”

我跟兒子說了:“不一定,但也說明他最近可能過於勞累了,或者營養沒跟上睡眠時間太短都有可能,身體有點透支了。”

聽我這樣一說,兒子跟我說起了這位同學的近況。因爲這位同學離家遠,他在學校的喫喝拉撒和學習都得靠自己安排。剛入學不久他就參加了學校的一個社團,交了一千多的參團費。再加上近期經常買書和教輔資料,他花出去的錢有點多,所以他跟兒子說自己只能在喫飯方面省省,不願意老跟爸媽要錢。另外他說最近晚上睡不好,白天上課都感覺沒精神,這不沒多久就出現了這個狀況。

說話間我讓兒子坐到了我的牀邊。我拉着兒子的手說:“咱們家從你決定考這所學校的初中時開始我就下定決心要把房子買到你學校跟前。因爲那時本身也在考慮買房子,所以買到你就讀的學校附近是最好的選擇。早上比那些離得遠的孩子可以多睡會兒,晚上回到家可以喫上可口的飯菜;飯後作業寫累了還可以喫些新鮮水果,跟爸媽聊聊一天的收穫和遇到的開心事兒;睡前還可以聽會兒音樂洗個澡,熱水澡可以幫你沖走一天的疲憊。”

兒子也攥着我的手說:“老媽,這些年在一些大事兒的抉擇方面你做的決定都是正確的。”我倆都會心的笑了。然後他鬆開了我的手又去學習了。

剛好昨天下午店裏來了一位老顧客給她剛上初一的孩子來配眼鏡。她家在西安有房子,就在我店後邊的小區裏(平時她在延安工作)。給她女兒驗完光她跟我聊了起來。

她的女兒今年剛上初一,通過點考從延安被西安一所重點初中錄取。一家人特別高興,入學時選擇了住校。後來發現住校不行,同宿舍只要有一個孩子不睡就會影響到其他人。沒辦法她只能暫停了延安的工作在學校跟前租下房子當起了陪讀媽媽。

她問我家孩子是住校還是走讀,我跟她說爲了孩子上學我把離自己上班比較近的房子租了出去又在學校跟前買的房子陪讀,作爲家長在孩子求學的路上儘量把後勤保障做好吧。她聽了也非常贊同我當初的決定。

還有些家長認爲住校能鍛鍊一個孩子的獨立能力,我不完全贊同這種觀點。現在的食堂吃了飯碗筷都不需要自己去洗,衣服髒了有專門洗衣服的地方幫着洗。至於襪子內褲之類的,這麼大的孩子了難道在家不用自己洗嗎?在家可以每晚都衝個澡,在學校估計不太好做到。

我對孩子從小的教育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要學會整理自己的衣服和牀鋪。大一些了喫飯時要幫爸媽和長輩盛飯,飯後要主動幫大人收拾餐桌。小學高年級開始後作業量不是太多的情況下要主動收拾餐桌並負責洗碗筷,把廚房整理乾淨。

在學習和日常生活的不經意鍛鍊中,兒子學會了感恩。我們母子一直都像摯友一樣愉快相處。做這些零星的家務絲毫沒有影響到他的學習效率。一路走來他目標明確,學習中的難題也沒能成爲阻擋他前進的絆腳石,更多的是超越困難後的開心與自信!

每個家庭都有自己的特點,家庭即是孩子疲憊時停靠的溫暖港灣,也是教會他責任與擔當的最佳“示範點”。我們不能保證我們的孩子走到哪裏都會永當第一,但良好的學習氛圍和孩子健康的心態是需要我們家長有意識去營造的。

多年以後等孩子走向社會,大多數實現人生價值的孩子背後,應該都是那些未雨綢繆的家庭吧!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